橘子:十年
十 年
山东德州 橘子
站在一年的岁尾,她一阵儿心发慌。这一年和以往逝去的任何一年原本没有什么两样。但她还是莫名其妙地叹息。就仿佛徒然站在了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无论脚尖往哪儿落地,心都紧张地直发颤。
最近网上一句流行语:你的十年是什么?呀!十年,乍一听多么漫长。在人一辈子数十年的基数之上,十年足足占了一个分量极大的百分比。她沉默很久,是呀!她的十年是怎样的呢?十年意味着眼角的皱纹又加深了几道杠;十年意味着街上比她高出大半头的小伙子喊她阿姨借借光;十年意味着服装店的售货员挂着实诚的笑容对她说:大姐,这边中年专柜的衣服更适合您;十年意味着她越来越注重自身的保养,就像年纪很大的老人那样,但凡对血压血糖血脂不利的食物都躲地雷似的避之不及,甚至一有点儿头疼脑热就吓得要命。这充分说明一个问题,活得越久,对于生命越依恋,相反的,越依恋,你就会觉得它失去得越飞快。小时候总觉得日子过得太慢,一入冬就开始趴在墙上的挂历那儿画圈圈,盼过年。越盼越急,越急越慢,好不容易那串圈儿连成了一条线,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终于把这一年送走了。新袄新裤穿上身,手里攥着花花绿绿的压岁钱,心里又已经在盼着下一个年了。孩子的心思就是这么直白,总是慷慨地用大把的时间来兑换一丁点儿的小惊喜。在他们看来一天和一年没什么不同,因为有时一天漫长得就像一年。
十年还意味着什么?这样想着的时候她披了件衣服走出了家门。在一个和以往任何一个岁末的日子没什么不同的时刻,她的心竟有了一丝敏感,诗人般的敏感,这敏感细柔如同发丝,目光所及之处都有异样的情感流露,不得不说,这种感觉真怪!她记起来了,她搬来这个小区恰恰就是十年前,不多不少,整十年。那时她是年轻的,女人的年轻完全可以成为炫耀的资本,不管漂亮的还是不漂亮的,可以不加任何人为的主观和客观的修饰,你往那儿一站就是一道耐看的风景线。可惜这个简单的道理她在十年以后,几乎动用了所有人为的力量,最终还是瞪着眼看着青春的小尾巴晃悠了几下就没了踪影时才咂摸出来滋味儿。
那时她年轻,年轻就难免气傲,眼眉总是高挑着,小辫子恨不得撅上天。哪哪都瞧着不怎么顺眼,小区的大门怎么能朝南呢?应该朝东才对,设计师脑子被驴踢了吧。小区里面连个像样的花园都没有,仅有的面饼大小的地界儿,被一帮老头儿老太太私自开发出来种了菜,俨然成了个菜园子。她最受不了的就是单元楼里那几个大妈,一没事儿就凑一块儿,嘁嘁喳喳,不是解调儿媳妇不孝顺,就是编排婆婆事多。一张张苦哈哈的老黄脸写满了忍气吞声的窝囊相和巴不得看谁点热闹的猥琐样儿。她委曲求全或者说是忍辱负重地住进这个小区,时刻保持着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姿态。她当初的抱负蛮大的,三年大变样,五年争取离开这个破地方,挤进城中高档区。然而这一住就是十年,当初的棱角早已打磨得光溜溜的,她如今也时常趿拉着拖鞋站楼下,和一帮顶一头鸟窝的邋遢大妈东家长西家短地闲唠,动情处会拍着巴掌嘎嘎笑。
时过境迁她才明白,抱负如同气鼓鼓的氢气球,一开始是挺的,硬的,慢慢就变成软踏踏的猪尿泡。生活可不是氢气球,它是实打实的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角斗场,谁来走一遭,都得挂点彩,破点相。很显然,从某一方面来看,她是生活的手下败将,平庸,愚昧,有一点小矫情,却又被世俗同化的异常之快。说的雅一点她是成熟了,世故了,大彻大悟了。实则却是圆滑了,活得久,长了心眼儿,不再那么轻易和自个儿较真儿了。就像走路一样,遇到坑坑洼洼的嘿嘿一笑绕着走开,不再硬碰硬。
十年了,小区门前的两排树窜得像大小伙子一样棒实。她每天打它跟前路过,今天像是突然发现它的变化似的。她心里一阵惭愧,就像愧对老伙计那样。事实上这些树确实像老伙计一样四季轮回地陪伴着她。从春天的第一片新叶吐露,到深秋的最后一片落叶飞舞,这份被她忽视的陪伴一刻都不曾间断。站在一棵树下,她伸出手拍了拍那树,不曾想却惊动了树丫上的几只麻雀,麻雀扑棱着翅膀,叽叽喳喳叫了几声飞走了。她突然在想:这些麻雀是不是也是十年前的那一群?
小区东边的那片空地,不知道哪年建成了一所学校,她可真够粗心的,隔着这么近她竟没发现,她只偶尔听见过课间铃声。
这世界除了变,就是不变。你瞧,马路拐弯处的这个快餐店就没变,“张记快餐店”,牌匾很破,是那种铝合金的框架,许是年岁久了,也可能安装的时候就不对当,她第一眼看到那牌子时就感觉是斜的,她甚至想哪天风大一准会把它刮下来。事实上,十年了,牌子依然斜楞着挂在哪儿,丝毫没有动摇的意思。不对,不对,变了!快餐店的老板由意气风发的年轻帅哥变成了眯一双肿眼泡见谁都堆满笑的中年大叔。
溜达了一圈,那些看得见的变化和看不见的变化都真实地存在着。大街上行人如流,那些步履匆匆的路人从哪里来,又赶往哪里去?站在又一年岁末的她蓦然悟到一个道理: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却无法改变它自己。她竖了竖衣领,义无反顾地加入如潮的人群,奔赴下一个十年的行程。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作者鞠迎春,笔名橘子,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德州市作协会员,作品常见于《山东工人报》《齐鲁文学》《鲁北文学》《德州日报》《德州晚报》有作品获山东省职工原创文学大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