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杂记】旧物的温情

十岁时,六月夏收过后布好田(插秧),母亲带着我几姊妹,戴着草帽背着螃蜞卡(箩),散到田垌去,到刚插上秧的水田田埂壁,寻找有小泥球的小洞,伸手将里面的螃蜞掏出来。螃蜞有公有母。母的青壳,个子小。公的紫色壳,举着一双大锯钳,雄纠纠气昂昂的样子。如果不小心给他钳,可真的是要命。

螃蜞抓回来,用清水洗干净,然后放石臼里用木棍捣成酱,拿纱布过滤,把壳碎隔开。

把螃蜞煮熟,放盐调好味倒进瓦坛子里,倒进准备好的黍子,最好用湿田泥浆封起来。

冬天来了,开坛倒一碗出来,煮熟拌饭面,那真的是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无独有偶,母亲前晚从三妹家回来,带的就是一罐螃蜞。打开盖,母亲蒸熟一碗,旧时岁月全回来。

图片来自朋友阿仁

那日整理杂物房,翻出六弟的一堆子史经类的旧书,从书堆翻两册蓝皮的《白话聊斋》,三秦出版社出版。翻开书扉页,落款日期是2009年3月7日。

2009年刚过完年,父亲从小城回珠海,过几天说身体不舒服。刚巧那时我没事做,就回珠海陪父亲。

这两册书是陪父亲期间,在拱北文华书城买的,每册六元。

医生叫父亲戒烟戒酒,抽了一辈烟喝了一辈子酒的父亲,要戒烟戒酒了,开始非常不习惯,脾气暴躁,经常发火。

我读这两册书时,在书的封底记下陪父亲的文字。

父亲得的是癌症,回故乡后5月1日去世。

突然翻出来这两册书,拿在手里时,感觉书烫手,眼睛有些辣。

父亲走后,母亲搬到六弟家住。父亲和母亲住的房子暂时空置。

有天,母亲打电话给我说,乞食仔,把那房子卖了吧。

我问母亲为什么要卖?母亲不作声,就是咬定要卖。

六弟儿子锋儿告诉我,奶奶每次去旧房子收拾打扫卫生,经常坐在爷爷生前坐的藤椅流眼泪。

听了锋儿的说话,我什么都明白了。无论我怎么劝说,母亲坚决要卖。

父亲和母亲住的房子,是老小区的一楼,楼梯房,三房两厅两卫。父母亲住一间,兴儿当时陪爷爷奶奶住。

母亲要卖,我是舍不得的。因为房子有父亲的许多旧物,我想保留下来。跟六弟商量,找到做房产中介的朋友,让他扮做买家,母亲过户手续做做样子。然后我把房子的钱通过朋友支付给母亲。

母亲只捡了父亲几样东西,还有他们在翠亨中山故居留影,其它的家具等都不要了。

拿到钥匙,有空时我开车过去,坐在父亲曾经坐过的老藤,给自己泡一壶烂薯苗味的滇红茶,一坐下去就是一天。

有时会在房子里转来转去,这里摸摸那里摸摸。

喝醉酒时,跑到那房子里睡觉,等酒醒了再回家。

工作压力太大时,也开车去那房子,冲一壶茶发呆一天。

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回到那房子,坐在老藤椅里,总感觉是在跟父亲对话。父亲的音容笑貌,房子里的每个角落全是。

2021年6月26日晚。记于雨初堂

(0)

相关推荐

  • “房子给你弟,娘家永远欢迎你”,母亲说的“永远”只有一年半

    文/唯晨 前些天在网上看到这么一个小视频,所拍摄的内容是一位年轻爸爸在医院的产房里陪妻子和儿子,产房不是单人间,隔壁床生的是个女儿. 视频中,这位生儿子的爸爸全程面带不自觉的微笑,两眼目不转睛地盯着隔 ...

  • 散文||像母亲这样的人

    像母亲这样的人 母亲之所以伟大,源于她最无私的爱. --题记 母亲给爱人的印象:不好接触,说话听不懂,生活习惯不好,口味偏咸.母亲却认为爱人过于挑剔,又不好沟通.说来说去,我觉得她们都一样的说法.在我 ...

  • 【文化宁海】寸草心(连载中)

    作者:叶元丰 先点看:寸草心(上) 1951 8月 力洋 大邱村 1951年8月,我们全家7口人迁到了大邱村.在村北面分到一块约一亩左右的"长爿地",可种一季番薯,一季小麦:村前一 ...

  • 酒缘‖文/刘之秋

    酒缘 "人一旦跟酒结下缘,这辈子就断不了." 这话好像是我父亲说的. 我父亲的家族中,人人都喜欢喝酒,个个都称得上饮者. 父亲的外公,被称作"四固酒翁".他每天 ...

  • 忆上边外

    忆"上边外"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一个家庭在尘世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时间不会因为你的悲惨苦难而加快脚步,也不会因为你的幸福风光而滞留片刻. 开春还未等长岭石佛小学开学,我就被迫离开 ...

  • 姜星合:佛面狼心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二刊""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 ...

  • 堂哥平娃(小小说)

    记得在读初中时,到了初三学习紧张时,我就住在学校教书的老家在我们生产队的一个堂哥那里.学校食堂的刘师傅对我很好,我不知不觉就对他产生了一种浓浓的依恋情绪.一个下午,他有事回家去了,我望着对面远处的山岩 ...

  • 写给父亲的信(散文)

     写给父亲的信(散文) 美文墨夜 除了怀胎十月,他做的不比妈妈少. 愚公把两座大山移开,他的儿子们从此不必再绕路上学. 后羿射日,不忘留一颗太阳给孩子们取暖. 尊敬的父亲: 今天是您的节日,为儿心里很 ...

  • 父亲酒中的岁月

    微醺人生  有酒有故事 请您关注酩悦 过往的种种,不管是自己的遗憾亦或是养我长大的艰辛,或许这些年只有酒懂我父亲.酒,何尝不是一个知心朋友. 征文作品,原文标题:<父亲酒中的岁月> 文:闭 ...

  • 【随笔杂记】小城读书郎

    三月份里,永忠告诉我,南门头小学准备筹办一间读书吧,供学生和村民阅读,叔打算让我捐赠一批书籍. 后来,叔也跟我提起捐书这件事. 五一假期最后一天,与永忠.华哥等人在高涧村旧址喝茶时,华哥是南村村委会的 ...

  • 【随笔杂记】城北的凤凰花

    雨霖岳母家后面的树,景乐拍 七十年代初,舅公是村里的生产队长. 记得奶奶讲过舅公的一个故事,有年农忙时期,舅公经常犁田耙田,裤筒卷到小腿位置.舅公每天在水田里劳作,这卷起的裤筒湿了干,干了湿,一穿就是 ...

  • 【随笔杂记】与老树相遇

    上周跟永忠打侧边鼓,我的意思是打算在周六或周日再骑一场长途. 永忠说:周六要上班,周日滨海收藏协会有一场会员交流日活动.周日有空吧?要不你也参加活动吧.叔也回来. 周六晚十点半左右,叔打了两个电话给我 ...

  • 【随笔杂记】立夏花开

    【随笔杂记】立夏花开

  • 【随笔杂记】山水之间有清契

    今日立夏 四月里第二次去活竹村,在离村不远的下坡路旁边的石头,碰到有个老者在凿字,当时凿成的字是:出入文明.下句大家猜是"欢迎再来." 昨天,海哥在"三七"骑行 ...

  • 【随笔杂记】生活,有细节才像生活

    【随笔杂记】生活,有细节才像生活

  • 【随笔杂记】母亲三两事

    母亲这个习惯,记不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们兄弟姐妹们出门,母亲都会发红包买水. 记得小时候,每回到小镇玩,母亲除了给买东西的钱外,还要把一毛钱放进我另外一个口袋嘱咐我:这是救命钱,不到万一不要用. ...

  • 【随笔杂记】南山庐的真柏小盆景

    题记:去南山庐喝茶,写几段文字以作记录.等璁儿长大了,他读到这些文字,就会知道爷爷带他去过哪里,跟谁在一起. 图片来自南山庐 初夏夜,南山庐里两道茶,一道龙井,香郁味醇,齿颊生香.一道普洱熟茶,茶香浓 ...

  • 【随笔杂记】暮春南山庐雅聚

    上午打电话问叔是否还在小城,还是回茂名.叔说他还在小城,他让我告诉永忠,中午回南村永忠家吃饭. 永忠昨夜三点才从广西回来,我告诉他叔中午准备回他家吃蚝粥. 三和猪杂的猪杂汤,叔最喜欢. 三和猪杂在府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