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标的技能(2):可用于备课的课程标准的信息

—— 一标多本带来的问题与机遇

充分利用课程标准的有关信息进行备课,是现代教师的基本工作内容之一。课程标准作为课程领域的基本规则与教学行为依据,可以提供诸多有助于备课的信息。

一、课程标准提供了教科书编写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要求

教科书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的教与学的资源,对其内容与特征的定位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

相对于以往的“一个大纲多套教材”,今天的“一个课程标准多套教材”更富有弹性,多元化的教科书格局已经初步形成。教师在备课等教学工作中,如何切实从课程标准之中获取有效信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参考作用。

(一)课程标准对教科书作出了明确界定,这是备课的基本出发点

长期以来,教科书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种是在绝对意义上的正确性和精确性——它呈现的每一个知识、每一种解题方法都应当是最准确的,而每一种表达知识的方式,甚至每一个词语也都应当是最精准的,是不容质疑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常常会被要求“背诵教科书上用黑体字注明的定义和定理”,被要求“用书上规范的语言表述一个知识内容”……对学生而言,教科书是学习过程中供模仿的对象;对教师而言,她是一种预期的、最为理想化的学习结果——如果能将教科书“复印”到学生的头脑中,那就是最成功的教学。

课程标准持有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为本。对不同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在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他们头脑中理解的知识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他们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这个意义之下,教科书须要改变原有的内涵和形式——不再是学生学习活动时的模仿对象,或者说,它向学生提供的不再是一种不容改变的、定论式的客观知识结构,而应当具备新的含义。确切地说,教科书应当是学生从事学习的基本素材,它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活动机会。对学生而言,教科书是他们从事学习活动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结目标”,亦即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二)课程标准提供了教科书编写的基本思路

按照课程标准的理念,教科书的基本含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此,课程标准向教科书的编写者们提供了教材编写建议,其目的在于阐述作为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为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而编写的教科书应当具备的基本特征,其内涵主要包括内容、编排体系、呈现形式等三个大方面。其中,教科书内容的选材标准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有丰富的学科内涵的内容。而编排体系倡导探究式的呈现方式。

【案例呈现】初中数学“代数式”初始内容的教科书呈现

以往常见的教科书大都采用如下的呈现方式:罗列学生以前曾经学过许多数学公式,例如……给出代数式的定义(含义)、有关概念的说明[FY]提供一些旨在复习相关概念的例题和练习。

课程标准主张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科书则更倾向于如下的呈现方式:提供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数学的或有现实背景的),或者一个有趣的游戏,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接触到“代数式”列举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典型实例提出若干供学生思考、交流的问题,意在帮助学生通过归纳、概括等活动,去获得“代数式”本质特征(定义)叙述代数式的含义与相关概念。

显然,前者是以一种“范本”的形式出现的:直接向学生呈现“代数式”的含义以及相关的概念,一些旨在熟悉这些概念的例题和用于模仿例题的习题,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代数式”,“如何求解有关代数式的题目(最好是能够熟练求解)”。后者则主要向学生提供了若干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有趣的需要思考的问题情境,求解的经历,思维的空间,概念的本质属性,其用意在于:首先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要学习代数式”,“代数式是怎样产生的”,并通过学生的自我活动(归纳与概括,思考与交流等)去获得代数式的基本含义,同时,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学习一些认识新事物的基本方法,发展一般能力。

不言而喻,课程标准中的这些内容是我们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最直接材料。

二、课程标准提供了教学内容的学段目标要求

与教学大纲不同,课程标准提供了教学内容的学段目标,而没有指出这个目标是在哪个年级,应该在哪个学期达到。这就给教材编订者提供了发挥的空间。

作为教师而言,在备课中,我们必须研究课程标准,从中洞察学段目标的标准,对照教科书,把握本单元、本节课的具体的教学目标。

与此同时,研究课程标准的有关建议,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揣摩教科书编者的意图。甚至可以评判编者的意图的正误。

【案例呈现】一位物理教师关于“电磁感应现象”一课的亲身经历

为了演示磁能生电,并理解其实质就是能量的转化,把条形磁铁从线圈插入或拔出,电流表的指针发生摆动, 说明了磁能生电, 演示现象明显。

在这节课的一次集体备课中,一位年轻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把电流表换成小灯泡,能不能发光? 如果能发光的话不是更能说明磁生电了吗?”其他老师都说:“肯定不亮! 因为产生的感应电流很小,只有微安数量级,不足以使灯泡发光。”随后,大家还是在办公室内进行了验证,灯泡果然不亮,用发光二极管代替灯泡后二极管也还是不亮。接着,一位老师偶然想到:“没有现象的实验”也是实验,不妨让学生探究一下为什么灯泡不亮,灯泡不亮是否就说明回路中没有电流, 能量是怎样转化的,这样很自然地引入关于能量转化的分析。这是这次集体备课的成果之一。

对此,通过反思性研究这位教师认为,本实验在所有的教材、教辅资料等均没有出现过,几乎没有人想到过,却是教学设计中一个实用性极大的“没有现象的实验”。因而,这位教师主张:在备课中,应该先分析课标要求,参阅课本,自行设计方案,教学思路不要受某一版本教材的限制;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不放过任何一点质疑、一颗火花,树立“任何教材都是可以超越的”的思想。

在备课时,对照教科书上对教学内容的选取,我们可以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应该选取哪些素材,如何编排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一般情况下,备课、编写出教案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与教科书章节的编排应相对一致。

三、课程标准提供的评价建议,可以借鉴课堂教学质量标准的制定

课程标准提供的评价建议包含了课程实施过程中评价活动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给出的结合具体事例的评价建议,可以直接运用到教案的设计之中。例如,数学课程标准给出的第一学段的评价建议中指出的如下建议实际上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质量标准,只不过要注意把握评价的时机和时间安排。【案例呈现】对第一学段有关计算技能的基本要求

表1中的这些要求是在学段结束时应达到的,评价时应注意把握尺度,对计算速度不作过高要求。

四、课程标准提供了大量案例,可以借鉴为课堂教学案例

课程标准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不仅提供了大量教学案例,而且给出了比较细致的案例描述。这些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课程内容及其目标,其中的许多案例实际上可以直接用到课堂教学中来。

【案例呈现】课程标准中的案例

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本等,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历史课程标准)

分组调查一个民族不同地区的艺术,并将艺术形式与该地区的建筑、服饰、方言等联系起来,全班分享调查结果。(艺术课程标准)

上面的两个案例,如果直接用教案,可能显得有些宏观,尚须进行一些细致的加工、添加和完善。而如下的案例可以直接运用于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之中,几乎不用修改,这正是课程标准提出“增加可操作性”的基本思路。

【案例呈现】

直观阐述基本事实:两组对应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说明]虽然这个基本事实是不须要证明的,但是通过证明可以启发学生进行直观分析,探索结论的合理性。如图1所示,一个三角形由六个元素构成,即三条边和三个角,因此,两个三角形如果三条边和三个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问题是:最少几个元素就可以确定三角形从而构成全等条件呢?

观察图1中的ABC,如果对图中的边BC“视而不见”,这样,对∠B和∠C也就“视而不见”了(如图2),此时ABC的形状和大小并不改变。这就是说,AB、AC两条边及它们的夹角确定了ABC 的形状和大小,于是可以推断,两边以及这两边的夹角可以确定一个三角形。因此,可以认同“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个基本事实。

另外,也可以用图形运动(叠合)的方法确认“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个结论。对于基本事实“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直观分析可以借助下面的图3和图4。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三个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不能成为基本事实。对于以上事实的认可,也可以从六个元素中的一个出发,既由少到多进行考虑,通过画图探索出需要几个元素即可确定一个三角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