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诊入门(第三回)-腹满与心下痞鞕诊察

作者:花轮寿彦  北里大学东洋医学综合研究所

译者:存心斋主

腹满诊察

腹满是指肠内积存气体和粪便,腹部呈现胀满的状态。从外观上也能有所体现,用探询的方式敲击的话,可以清楚地听到腹满的人肚子会发出用手指敲大鼓那样的“咚咚”的独特鼓声。有时一次还听不出来,所以一定要多次叩击腹部(照片1、2)。

腹满分为实证的腹满即实满和虚证的腹满即虚满两种,需要加以鉴别。一般实满的人有便秘倾向,肚子很硬。虚满的人因积气而痛苦,但不太诉说有便秘,肚子软绵绵的。实满适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等承气汤类,虚满适用桂枝加芍药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等处方(表1)。病位:实满为阳明病,虚满为太阴病。

腹满一般是指整个腹部的膨胀,有时也包括脐下小腹满(下腹部的膨满)或小腹肿痞等。小腹满用小承气汤,小腹肿痞有大黄牡丹皮汤。脐下膨满与血瘀密切相关。

蠕动不稳

另外,作为腹满的特殊例子,如照片3所示,有时也会在外观上看到腹壁下的肠道的气体高涨和不自然的移动(蠕动不稳),古典(《金匮要略》)中有“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的具体记载。这种状态在发生肠梗阻之前,或处于轻微肠梗阻状态。对这种状态有用的现代药品不多,而使用大建中汤非常有效。现在,大建中汤的作用机理也逐渐阐明,成为外科医生日常使用的中药之一。相反,无视如此独特的腹证不使用大建中汤的现状也是一个问题。

心下痞鞕诊察

心下痞鞕是心窝部他觉性的抵抗(图)。只有心窝部自觉的不快感和痛苦,没有其他感觉的抵抗的情况下称为心下痞。心下痞和心下痞鞕有必要加以区分,但很多情况下同时会存在。

心下痞,心下痞鞕病态的出现和横膈膜上下的诸器官的功能异常有密切的关系。最常见的是消化系统功能失调的反应。另外,横膈膜中央部分的膈上的心脏和肺的功能异常的反应也要考虑到。

诊断心窝部时,用三指抵住胸骨剑状突起的下方,垂直或稍稍向上按压。开始时轻轻按一下。这时如果看到患者的脸感到痛苦,就不要再按压了(照片4)。如果心下不仅僵硬,还伴有疼痛,则称为结胸。结胸是横膈膜上下凝聚“水毒”和“热毒”的病态,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肋膜炎。

将三指放在胸骨剑突的下方,手指从上方垂直或稍稍向上按压。开始时轻轻按一下。如果有抵抗,判断为心下痞鞕。这张照片的患者,完全没有痛苦,没有心下痞鞕。

心下痞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心下痞硬用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等使用含有黄连、人参、半夏等的处方。结胸根据具体症状选用小陷胸汤大陷胸汤,但是结胸经常伴随胸胁苦满,所以临床上最常用的是小柴胡汤和小陷胸汤的合方柴陷汤(表二)。

其他心下的腹证

比心下痞硬更严重的叫做心下坚或者心下痞坚。这种情况一般与伴随心力衰竭和肝功能障碍的右心衰竭有关。实证使用木防己汤,虚证使用茯苓杏仁甘草汤。心下急是心窝部强烈的急迫状态,可用大柴胡汤。心下支结是轻度的心下痞硬,兼有胸胁苦满和腹直肌挛急的症状,可用柴胡桂枝汤“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可选用桂姜枣草黄辛附汤枳实汤

第三回  终

腹诊入门系列 共八回(已更三回)

(0)

相关推荐

  • 经方:苓桂术甘汤(呕而晕眩,中隔积水)

    苓桂术甘汤 原文: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作者]张仲景 [出自]<伤寒论> [经典回顾]  1.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 ...

  • 丁酉年终之气疾病预测(二)

    运 丁酉岁终之气.2017,11,22-2018,1,20,自小雪日酉正至大寒日未正,凡六十日有奇.年运木运不及,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少阴君火客气加临太阳寒水主气.水克火,主气克客气,为不相得 ...

  • 腹诊入门(第二回)—腹力检查

    作者:花轮寿彦  北里大学东洋医学综合研究所 译者:存心斋主 患者的姿势和诊察者的位置 开始汉方腹诊前,请患者仰卧,伸腿.通常,在西医的诊察中,在膝盖竖起的状态下消除腹肌的紧张,以便检查肝脏和脾脏,而 ...

  • 腹诊入门(第一回)—什么是腹诊

    前  言在学习<分经候脉法>之前,斋主建议大家系统学习一下腹诊,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可惜靠谱腹诊书籍寥寥无几,要么就是文献汇编,让人无从下手.但最近斋主从网上下载到了一个八回本的<腹诊 ...

  • 腹诊入门(第七回)-瘀血的压痛点诊察

    作者:花轮寿彦  北里大学东洋医学综合研究所 译者:存心斋主 瘀血的压痛点诊察 瘀血是汉方医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如果硬要用现代医学的说法,一般认为是微循环障碍的一种症候群. 瘀血的压痛点是指脐周围的压 ...

  • 腹诊入门(第六回)-正中芯和小腹不仁诊察

    作者:花轮寿彦  北里大学东洋医学综合研究所 译者:存心斋主 检查有无正中芯 所谓正中芯,是指解剖学上所说的脐下白线部分,触摸起来像铅笔芯一样的东西. 多见于消瘦的人.体质虚弱的人.疲劳的人等及虚证. ...

  • 腹诊入门(第五回)-腹直肌挛急诊察

    作者:花轮寿彦  北里大学东洋医学综合研究所 译者:存心斋主 腹直肌挛急诊察 腹直肌过度紧张的状态称为腹直肌挛急(图1). 有时一看就能知道腹直肌紧绷的状态,但很多情况下必须摸一摸才知道. 腹直肌的痉 ...

  • 腹诊入门(第四回)—胸胁苦满

    什么是胸胁苦满 胸胁苦满是通过腹部触诊来确定季肋部的抵抗和压痛,是腹诊中最容易理解的观察之一.也有不是抵抗和压痛,而是"浮肿样的冷感"的情况. 胸胁苦满被认为是少阳病期出现的代表性 ...

  • 腹诊入门(第八回)-胃内停水和背部、手脚诊察

    作者:花轮寿彦  北里大学东洋医学综合研究所 译者:存心斋主 胃内停水诊察 有消化功能低下或胃下垂的患者,用手轻轻拍打心窝部,就能听到吧嗒吧嗒的振水音. 这样的情形被称为胃内停水(照片1,图1). 先 ...

  • 王宁元精读:龙野一雄论腹诊(三)

    以上语音是王宁元译"龙野一雄论腹诊"第三部份的原文,文字部分在下文. 龙野一雄,1905-1976,日本著名汉方医家.医史学者,曾任日本东洋医学会首任会长,主要著作有<汉方入 ...

  • 经方腹诊(三十六)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汤 大黄3两 附子3枚  细辛2两 胁下偏痛,发热.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 注:应辩有寒症,积聚. 700)this.width=700;" > 图片:大黄附子汤.b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