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古国——偪阳国,小国被逼出大能量,十三国联军讨伐
偪(bī)阳国,也称傅阳国,但偪和傅是完全不同的两支族氏,各有源头。商周之际,傅国(山西平陆县圣人涧镇一带)遗民迁到东夷,与偪阳国人融合,偪阳国也成了傅阳国。偪阳国,商代已存在,据《国语·郑语》记载为妘姓之国。妘姓,祝融之后陆终娶鬼方女,生六子,分化出祝融八姓(己、董、彭、秃、妘、曹、斟、芈),妘姓为第四子求言之后。偪阳国的地理位置在今天山东枣庄市台儿庄西南,境内有春秋偪阳故城遗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考古队在该遗址内经过多次抢救性发掘,出土墓葬多座,文物五十余件。
偪阳城
偪,即畐(fú),商代晚期铜器“畐父辛爵”(藏上海博物馆)可能为畐族人所有。“畐”的甲金文均为“加了盖子盛满酒(水)的容器”之象形,据说就是后来的壶。看到“畐”,我们会想到另一个字:酉(yǒu)。“酉”的甲骨文是一个“空酒坛子”,金文为“装满酒的坛子”,到后来的“奠”,多了层“祭祀”之义。从“福”字甲骨文看,“畐”和“奠”一样,都可用以祭祀。而“畐”是“充盈的盛器”,象征物质丰盈,故《说文解字》说:“畐,满也。”引申到“充实”,“畐”装满酒之容器的本义消失。又从“充实”引申到“紧迫”,故“畐”字又派生出新的一支,读音为bi,如偪、逼。上古畐阳族应该是一支擅制畐器的部族,畐器多由陶制,畐阳族当跟瓦族、缶(fǒu)族等氏族一样擅长陶制品。据说畐阳故城遗址内陶器残片随处可见,当地《峄县志》也说:“峄地(枣庄)古陶颇多。”
酉的甲骨文
在周代,除了山东的偪阳国,可能还有一个以“偪”命名的国家。《左传·文公六年》载:“杜祁以君故,让偪姞而上之,以狄故,让季隗而己次之,故班在四。”晋襄公是晋文公和偪姞的儿子,晋文公死后,晋襄公当上国君。原本是晋文公正式夫人的杜祁因为母以子贵而主动让位给晋襄公的母亲偪姞,自己屈尊其下。又由于强邻狄人的原因,让位给晋文公的另一个夫人季隗,再次屈人之下。也就是说,晋文公重耳的妻妾排次中,原本位居第二的杜祁(正室是文嬴,秦穆公之女),这样一来,偪姞成了第二,季隗第三,自己则位居第四。《路史》说:“晋襄公母,偪姞,即偪阳也。”其实不妥,偪阳为妘姓,偪姞当为姞姓女子,也就是说,当时除了妘姓偪阳国,还有一个姞姓偪国同时存在。
畐的甲骨文
偪阳是小国,整个西周没值得可记的大事。直到进入春秋,由于大国之间的拉锯战,许多小国被迫卷入历史洪流,史家不得不为它记上一笔。春秋中期,晋楚争霸拉开帷幕,城濮一战,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楚国被迫退归荆南。楚庄王即位后,三年蛰伏,一鸣惊人,为雪城濮之耻,北林(河南郑州中牟县西南)之战大败晋军,之后双方陷入长期混战。前597年,楚国再次击败晋国,赢得邲(今河南荥阳北)之战,楚国夺得霸权。晋国不甘示弱,寻找反攻时机,此时,楚国东边的吴国崛起,晋国看准时机,与吴国结盟以牵制楚国。晋国凭借当年晋文公打下的霸主余威及中原大国的势力收拢了晋吴之间的大多数小国,只有一个小国表示不服,那就是与楚国同宗并且与之关系暧昧的偪阳国。偪阳国挡在吴国北上的路中间,令吴国也不爽,晋国为了讨好盟国决定灭掉偪阳国。
畐父辛爵
根据《左传·襄公十年》记载,前563年春天,晋悼公召集鲁、宋、卫、曹、莒、邾、郳、滕、薛、杞、齐等国与吴国在苏鲁交界的柤(zū)地(今江苏邳州市西北枷口)会盟,商讨伐偪大事。当年九月,十三国联军四面包抄将偪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但偪阳国虽是小国,却城池坚固,估计春天会盟时,偪阳斥候已得到消息,有了防备。加上偪阳国君妘豹领导有方,手下将士齐心,全民皆兵,誓死保国,十三国重军压境居然久攻不下,还差点被“关门打狗”,光这一点,也值得史官大记一笔了。后来鲁国派秦堇(jǐn)父(孟孙氏家臣)、郰(zōu)人纥(hé)(孔子之父叔梁纥)、狄虒(sī)弥“三虎将”前来助阵。这三人以力大著称,孟献子赞之为“有力如虎”,在“三虎将”的前锋助阵下,鏖战月余,偪阳国亡。
偪阳国亡国了,但虽败犹荣,偪阳城也因为“城小而固”一战成名。晋国将偪阳地盘赏赐给亲晋派、宋国大夫向戌,最终沦落宋国版图。《左传·襄公十年》载:“(晋侯)以逼阳子归,献于武宫,谓之夷俘。逼阳妘姓也。使周内史选其族嗣,纳诸霍人,礼也。”意思是晋悼公灭了偪阳国后,带偪阳国君回晋国,献于武宫(关押俘虏之地),把他称之为“夷俘”。偪阳国为妘姓,晋侯派周朝的内史选择妘姓宗族的族嗣,让他们居住在“霍”这个地方。
文 /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