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板结构改变的命名和病因,你了解多少?
终板(vertebral endplates)分为骨性终板和软骨终板,其实我们常说的终板其实指的是软骨终板这部分,文献报道其厚度<1mm。教科书中讲到,椎间盘分为3部分,即中心的髓核,外周的纤维环以及上下的软骨终板。
椎间盘是人体最大的无血管组织,其营养来源主要靠软骨终板的渗透。软骨终板除了提供营养,也维持椎间盘的完整性和弹性。
而骨性终板,其实是椎体软骨下骨,又分为骨骺环和中央终板。
既往体外弥散研究发现,终板损伤可能是椎间盘退变的关键起始因素。然而,临床上也常发现,在常规MRI平扫上发现非退变的椎间盘却有明显的终板改变或损伤,而很多退变的椎间盘,其上下终板并无损伤。
因此,终板改变到底是椎间盘退变的原因,还是结果?尚存争议。
另外,终板损伤,如Modic改变或疼痛性许莫氏结节与腰痛密切相关,且有研究发现,Modic改变的大小与腰痛程度呈正相关。
既往,对终板损伤的研究多集中在Modic改变和Schmorl结节,然而,临床上,也存在很多不典型的许莫氏结节和终板信号改变。最近尸体研究将终板损伤分为骨折(fractures), 侵蚀(erosions),微创伤( micro-trauma),椎体边缘病变(vertebral rim lesions)和钙化(calcifications)。但临床磁共振研究多将这些终板结构改变定义为许莫氏结节。
是否这些结构改变的病理相似?是否都存在密集的神经分布并与腰痛相关?仍是疑问的。
回顾文献,目前仍无统一的终板结构变化的命名。最近,国际腰椎研究协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the Lumbar Spine (ISSLS) Spinal Phenotype Focus Group )成立小组专门针对终板结构变化的命名和病理机制进行探讨,并对纳入的13张人类T2加权、矢状位的磁共振图像(包含上下终板)的终板结构改变进行命名和病因的讨论。
图:纳入的13张MRI图片
根据文献回顾,纳入14个可能的命名术语和10个可能的发病机制术语。并对每一个终板变化的严重性进行评估(分为不严重、轻度、中度、严重和非常严重)。
14个可能的命名术语分别是:Normal, Abnormal, Atypical, Changes, Defect, Erosion, Findings, Fracture, Irregular, Mixed lesion, Schmorl’s node, Typical, Other, and Not sure/Don’t know。
10个可能的发病机制术语分别是:Not applicable, Congenital, Degenerative, Developmental, Genetics, Infection, Metabolic, Traumatic, Other, and Not sure/Don’t know.
最终,只有55个参与者完成了13张图片的终板损伤命名、病因和严重程度调查问卷(87%为男性,85%45岁以上,39个临床医生和16个基础研究者)。68%的基础研究者和74%的临床医生有16-20年的工作经验。
图:参与者的相关情况总结
图:13张终板结构改变图片的命名选择总结
图:a图参与者一致性认为图片为许莫氏结节改变,但b图命名选择多样
图:13张终板结构改变图片的病因选择总结
图:13张终板结构改变图片严重程度评估情况
1927年最原始文献定义许莫氏结节是靠平片和干燥尸体研究,然而,许莫氏结节的具体概念仍存在争议,有些人认为,文献中常常把很多不同的终板损伤定义为相同的许莫氏结节变化。
本研究发现,终板结构改变的命名、病因和严重程度的选择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67%的人认同Modic改变是终板损伤。84%临床医生和80%基础研究者认为将终板结构改变统一命名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是重要的,且是需要的。
作者简介:李永超,同济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师从谭军、彭宝淦、庞晓东教授。Spine脊柱微信公众号发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