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新华:静下心来,听听大自然的声音!

原创 林新华 新华观察 2月20日

(静心听听,这是天籁之声)
对幽幽谷的风景,我原本没抱有太多的期待。
初识她是在我们《衡阳日报》上,记者王靖和罗盟用他们优美的文字和出色的摄影技术,对她有过认真的描述和记录。虽然在他们的推介中,幽幽谷是美的,幽深而独特。
但在我看来,她只是一个小小的景区,只是一条小小的峡谷,这样的峡谷太多太多,唯一令我感兴趣的,是她们介绍这里留存大量冰川遗迹奇观。
春节天气好,我没有去人群集中的地方去凑热闹,决定到一些清净的地方去看看。
幽幽谷便成了一个理想的去处,目的只有一个,去看看冰川遗迹。
从许广高速东湖出口进来不远就是幽幽谷景区。
这是一个地处衡山县东湖镇天柱、石碑、杏溪三村交界处的一个峡谷。
令我迷惑的是,这里海拔并不高,为何会有冰川遗迹?
因为冰川是极地或我国西部高海拔山地才有的地貌景观,衡阳地处亚热带,为何会有冰川遗迹呢?
对这一迷惑,《衡阳日报》的报道里有过解惑——
据专家介绍,此处在地质上当属冰臼奇观。冰臼是古冰川作用和古冰川气候环境的直接产物和重要遗迹,是冰川融水携带冰碎屑、岩屑物质,沿冰川裂隙自上而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对下覆基岩进行强烈冲击和研磨所形成的石坑,因其形态很像古代舂米的石臼而得名“冰臼”,从这个角度来说,幽幽谷又可以叫“冰臼谷”。
沧海桑田,大自然变幻无穷!
今天的奇观,就是昨天的造就。
就因为这个变化创造的地貌,我来到了幽幽谷。
与我的预期一致,幽幽谷几乎以原生态接纳着我——
一条简易的小路沿着峡谷向上延伸,可能是因为来人不多,小路不时被杂草遮挡、青苔覆盖。
峡谷两旁的山虽然秀丽,但在南方众多的山峰中,她是那么平常。
当然这是我意料之中的景致,因为看幽幽谷并非为山而来,是为冰川遗迹而来。
峡谷必有溪水,幽幽谷也不例外。
幽幽谷中的溪流,发源于祝融峰,沿西岭一路蜿蜒而下,经众多小溪河流,而后汇入湘江。
我去的时候,并非风水期,此时的溪水不多,倒让冰川遗迹几乎全面呈现在我面前。
因此我的视线一直在峡谷的河床上寻找,寻找她的那份独特。
据悉,溪谷全长约4公里,共三级三段,其中第二段留存大量冰川遗迹奇观。
我从公路沿着谷底上行,刚进入峡谷时,看到的是普普通通的一如我们在许多地方看到的峡谷景致。再往里行进,慢慢就看到在峡谷中的一些巨石,这些巨石多以灰白色为主,形状各异,有的说这块像狗,有的说那块像马……对于这样的描述,我没有去评判,毕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步一步往前行,各种各样的巨石看得多了,如果不是因为知道这些是冰川遗迹,我可能早就失去了前行的动力。
经过一段陡峭的路,来到一个小水电站。从水电站再前行,路不再陡峭,远方的山上,散布着一些民居,如果有一些桃花盛开,我还真有些误入桃花源的感觉。
过了水电站,河床更为开阔,布满巨石,但此时的我已经没有了初识时的兴奋了,幽幽谷在我的感觉中,慢慢有了不过如此的印象。
或许因为意兴阑珊,我没有了再前行的动力了。
于是在那里找到一块巨石,坐在溪水流经的巨石上。
前行的人已经遥遥在前,后来者还相距甚远,此时的山谷中,只有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溪水流经的巨石上,也许是爬山爬得有些累了,坐在巨石上的我,在暖暖的阳光下,决定闭目养神。
犹如僧人打坐一样,我静静地在巨石上闭目养神。
此时山谷万籁俱寂,溪流的声音突然放大,潺潺之声入耳,这声音似乎带着清澈的溪流,洗去我内心的焦躁、思虑……
我在静静倾听中,品味着溪水从高处流入小池,又从小池溢出,缓缓流经巨石的表面,再急速流入下一个小池……周而复始的声音,在静静坐于巨石上的我听来,是那样的清脆、那样的悦耳、那样的动听,犹如天籁之声,让我进行一次心的洗礼,犹如对心的一次悄然放空,我感到了内心的欢悦,这份欢悦是任何外景都难于创造的。
当前行者返回,后来者赶到,大家同聚的此地已经不再静怡,溪水的潺潺之声渐渐被掩盖,那个独特的享受自然就不复存在了。
静静听溪声,悄然洗心灵,妙处在感悟,处处是风景,神奇大自然,美景在心中。
这是幽幽谷给予我难得的享受和启迪。
世界纷繁复杂,我们难免不焦躁,但总是焦躁的内心,无法享受人生的美好,其实不时给予内心片刻宁静的修炼,才能让自己拥有更加快乐幸福的人生。
不畏俗事遮望眼,但得内心多欢悦。
大自然的馈赠是无价的,也是无私的,而得到她们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会领悟。
春天来了,我们可以去看看风景,我们更应该静静地让内心与风景对话,倾听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无论是鸟声,还是溪声,亦或是风声……只要我们让心静下来,大自然必会给予我们无穷的美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