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学习是人生的第一需要。古人说:“天下之福,莫大无敌;天下之祸,莫大无知。”说的就是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关于读书学习的典故有很多,印象最深的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明史·张溥传》记录了《张溥嗜学》的故事: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小时候的张溥,天资并不聪明,尤其是记忆力很差,读过的书转眼就忘。但他是个有志气、很刻苦的人,心想:别人读一遍,我就读十遍。可这个办法虽然有效,但不是很理想。后来老师罚他抄写十遍课文,没想到第二天就流利地背出来了,张溥很高兴。再后来,凡是要求背课文,他都抄几遍,这样每次都很快地背出书来。此后,张溥靠着“烂笔头”,勤奋学习,著作宏丰,终成一代名家。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仅是从古至今的一句俗语,也是许多人读书学习的经验之谈。毛主席的老师徐特立先生说:“不动笔墨不看书。”强调读书不但要动脑,而且要动笔。曾国藩在给儿子的信中写到:读书要看、读、写、作四者皆备,“每日不可缺一”。胡适谈读书时强调“手到就是劳动劳动你的贵手。读书单靠眼到、口到、心到,还不够的;必须还得自己动动手,才有所得”。

在这方面,毛主席是榜样。毛主席一生博览群书,经常笔不离手,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手迹。一本《资治通鉴》,被他大量圈画和批注。历史上研究《资治通鉴》的专家学者甚多,但像毛主席那样领悟、体会得深刻的,可谓寥寥无几。晚年,毛主席为了深入阅读理解英文版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年逾花甲坚持学习外语,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学,密密麻麻地用蝇头小字批注。他诙谐地说:“我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尽可能多学一点,不然,见马克思的时候怎么办?”

读书之功,在于精读。只有精读,才能入脑入心,才能有所体会、感悟、消化、吸收。若要精读,不仅要眼到心到,还要手到,手脑并用。古今中外,真正能做到“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人,凤毛麟角;对大多数人而言,“烂笔头”强过了“好记性”。这些“烂笔头”抄录、笔记、批注的地方,就是读书学习时心脑活动、认真思考的真实记录,也是和书中思想、观点、看法、感情的互动交流。

学习之要,在于领悟。如何领悟?静思是一个方面,笔谈也是一个方面。拿起笔来,眼到笔到,可以标示重点段落词句,可以记下疑惑难解问题,可以定格思维闪光之处,也可以及时记录学习心得。心血来潮时,或抄录佳言金句,或写下体会批注,或记录引申感言,日后重温,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动笔过程中,与古圣先贤对话,携科学文化同行,领悟思想之“味”、感受文化之“美”,就渐渐解脱了自己、慰藉了自己、充实了自己。

读书学习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无定式。有人喜欢翻阅浏览,有人爱好抄录笔记;有人热衷博览群书,有人注重联系思考;有人动用“好记性”,有人推崇“烂笔头”……实在没有必要统一步调、统一格式,也别将自身之法强加于人,更勿对他人的方法指点评判。读书学习的方法和形式可以千差万别,可以因人而异,可以私人定制,只要做到“书为自己而读、联系实际而读”,大概也就“走心”了。

常言道:“人不可以不学,犹鱼之不可以无水。”读书学习,伴随人的一生。至于什么是最好的读书学习形式,我看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如果能够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无论是博闻强记,还是抄写批注,都能学半功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