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学·散文·王凌琴】“缠沙”的亲老 姑 ——沙苑亲戚3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203
“缠沙”的亲老 姑
——沙苑亲戚(3)
原创/王凌琴
大老姑
老姑是谁?那当然是父母亲的姑姑,祖父或外祖父的姐妹了。
我的祖父有两个姐姐,都嫁到“缠沙”的两个村,我姑且称他们为大老姑和二老姑吧。
大老姑丈夫早年去世,两个儿子都成了家。小儿子娃多,生了六个小子,她就跟了小儿子生活。人常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何况六个?小表叔聪明能干爱唱戏,拉得一手好板胡,他的妻子我叫姨,姨是个善良的大大咧咧不知忧愁的乐天派,哪怕儿子们的裤子烂了衫子扯了,鞋子后露柿子前露枣,姨全不着急,该串门还串门。这不,锅里蒸着馍,刚气圆,她给灶膛里塞把硬柴,自个串门去了。谝上一会儿回来就揭锅,有时馍只熟了八九成,老姑指责,姨却大大咧咧地说:“嫌不熟?吃到肚里让它慢慢熟去。”好在小子们早已饥肠噜噜,守在灶房跟前,就像一群围着猎物的狼。一揭锅,三下五除二,一篦子半馍就完了。姨一边拾掇,神色颇为得意。大老姑黑着脸道:“白天串门走四方,黑了点灯补裤裆,死不害熬煎。”姨说啥?她理直气壮地说:“熬煎?熬煎死了也不顶个啥啥,我才不哩。”
是的,父子七个大大小小的男人都要穿衣,女人就是没黑没明的纺线织布,做衣服纳鞋,也供不上那几个上树掏鸟下河抓鱼的小子们穿,他们就是“费缰绳的驴”,拴到桩上也能踢腾出个烟尘滚滚来。做母亲的就是整天不睡觉地干活,也供不上他们的需求。姨无可奈何,横下一条心说:破车拉到雨地里,随它淋去。如此这般,大老姑只得弯下腰使劲干,纺线织布做饭,给儿子“拉套”,熬红了眼累弯了腰。
但姨也有令老姑满意的时候。每次去她家,姨都会拿出沙苑的特产黄花菜红枣花生塞进你的包里,你谦让着不要,姨都会认真的强调:“北岸没有这些,拿上。”那毋庸置疑的话语,令你的心里暖呼呼的。老姑这时不吭声,但她的满意写在了脸上。
我们迁移到沙北(北岸)以后,老姑姐妹俩回娘家的次数减少了,由过去的无数次变为一年两次,七月初十是曾祖父的生日,来一次,再就是冬季农闲了。
冬腊月里,姐妹俩就来沙北看望老父亲。只要住到第三天,大老姑就急了,念叨着要回去,母亲问她:“姑,你急啥?远天远地地来了,就多住几天。”
老姑忧愁地说:“我不在,麦草(姨)那“窜杆子”不知窜到哪里去了,快过年了,娃娃们还没得穿。”
二老姑无奈,只得随她回去。
记得那一年渭河发了大水,河里流来了肥大肥大的鱼,表叔的小子们派上了用场,他们下到河里,用网用鱼叉,弄了不少鱼。大老姑发话了:“快给你外爷送去。”
表叔蹬个烂自行车,那车除了铃不响哪儿都响,除了闸不跐(ci)哪儿都跐,穿越四十里沙路,赶在早饭时到我家。这儿可是缺鱼的地方,看这肥大肥大的鱼,村上人都来了。奶奶把鱼剁成块,熬了一大锅鱼汤,吃了全村人。曾祖父笑嘻嘻的,骄傲极了。
大老姑活了八十多岁,到了年老力衰的时候,熬娘家来了。我故意逗老姑:“老姑,你不回去,看你孙子吃啥穿啥?”
老姑认真地叹了口气:“老了,管不了啦,随他去吧。”于是很安心地住下来。冬天的火炕上暖意融融,满头银丝的老姑安卧在被窝里,我就着煤油灯的亮光,把老姑的棉袄棉裤都翻过来,为她清理衣缝中密密麻麻的虱子虱卵,心里说,老姑,只要你愿意,你爱住多久就住多久,谁让这儿是你的娘家呢?
这是她最后一次熬娘家,第二年秋天正收花生的时候,老姑病逝了。
二老姑
二老姑长得白皙皮肤,淡眉细目,中等个儿不肥不瘦,安详的神态跟欧洲名画“蒙娜丽莎”像极了。名字也非常好听,叫“爱娃”。老姑聪明善良,又有主见,是家中的主心骨。老姑父呢,大高个子,红脸膛,就像沙窝中的百年枣树,他沉默寡言却非常能干。俩老人配合默契,从来没有红过脸。
二老姑的家是我童年的圣地、乐园。
五九年,我们成了三门峡库区移民,迁移沙北。离开了渭河岸边的巢,那个世世代代祖居的土地。孤苦伶仃的年轻母亲领着年幼的我,犹如失群孤雁,在陌生的土地上艰难地挣扎,举目无亲。我们无数次地穿越连绵不断的茫茫沙苑,奔回故乡,亲戚们接纳了形似逃难的我们,老姑家就是我们逃难途中最温暖的一站。
一个普普通通的沙边老村,村头高高悬起的秤杆井,厚厚的城墙,墩台,城墙边的土地庙,第二家就是老姑家了。门前有一棵老槐树,前门房里安着石磨,中间是四间对檐厦屋,后边是上房带着插檐,上房东北角上,一铺火炕用薄墙隔开,墙外便是灶火,通着火炕,这种火炕通常是极热的,若是蒸了馍,晚上会烫屁股。西边有一张大床,夏天,大床上便撑起土布蚊帐,我和她的女儿孙子们就睡在床上。睡不下,就在房中间铺张芦席,旁边放一条蒿草拧的“火葽儿”,点着熏蚊子。
二老姑是个基督徒,她唱诗的音色非常美,银子一般纯净,就像环佩叮当,深山凤鸣;就像溪流综综,珠落玉盘。在落雨的秋夜里,能抚平远行旅人的悲伤;在流火的七月里,能息灭农人焦躁的怒气。那歌词是这样的:
天主啊天主啊,
求你开恩吧,
医治我疾病,
解除我痛苦,
安慰我伤心,
擦干我眼泪,
赐平安与喜乐
充满我心。
老姑或者捡豆子,或者择菜,就一边哼着歌,后院里石榴花正开得灿烂,太阳光筛下了一地碎影,黑白花的猫咪睡在树下打盹,这时,歌声细雨般渗透到我的灵魂中,惶恐无助的心渐渐宁静下来,犹如风浪中的小船泊了岸,覆巢下的幼雀有了家。我知道,老姑是这个家的主心骨,是这个家的菩萨、玛利亚,只要有她,一切都会有条不紊,一切都会安然若素;只要有她,家的航船便会平稳行驶,任凭惊天骇浪,她掌舵着大海中的方舟。
老姑父我叫“爷”,他住在沙窝中的饲养室喂养牲口,吃饭时回家,老是不及时,老姑就为他留了饭,等他回家后给他热热,看着老汉狼吞虎咽吃得满脸流汗,老姑的欣慰写在脸上。
那时,母亲老生病,吓得十一二岁的我慌了手脚,这时只有送她去老姑家,在那温暖的环境里,妈的病就好了一半。
邻村医院有个菩萨一样的冯先生,他眼神像沙井一样宁静,说话像春风一样柔和,慢声细语的问诊,便给病人极大的精神安慰,小表叔跟他学医,妈就在这里看病,十天半月,病就好得差不多了。
沙窝里产蔬菜,每到夏天,产的茄子辣椒往往吃不完,老姑便把茄子切成条,辣椒切碎,沾上面粉,放在锅里微微蒸一下晒干。她知道沙北地硬水深,缺菜,就为我留一些。我来了,务必给我装好带走。回家后,蒸馍时把它们放在碗里加上水、调料油盐、葱段蒜片,同馍一起蒸,揭锅后葱蒜的香气直扑鼻子,茄子干辣子麦饭的美味,直到现在仍留在我的记忆深处,终生难忘。
后院的石榴熟了,老姑必然给我留几个放在箱子里;大表叔在外工作,他为妹妹扯了灯草绒鞋面,老姑必会为我掰下一双;冬季里的红枣花生,总要给我留一些。这些点点滴滴的阳光雨露,滋润着我和母亲孤独悲凉的生活,温暖了我们干涸绝望的心。
记得一个深冬的下午,天气阴沉得想要飘雪。久病的母亲忽然想起要去沙南,思乡情切,我赶紧准备自行车,带了母亲,急急出发了。出了门,天色愈加阴沉,我加大力度,使劲的蹬车,刚修的沙路铺了一层土,又被车子行人刨得坑坑洼洼,十六岁的我骑得满头大汗,不时地要从车子上跳下来避窝子。到沙苑的中心白马营村天还是黑了,这时刮起了西北风,而且飘起雪花来,还有十来里蜿蜒在沙梁沙窪更难走的路。自行车在沙坡上一步一陷,俩腿酸的想要抽筋,雪花越来越大,灌进了衣领里。我和母亲跌跌撞撞地赶到沙里老姑父的饲养室,饲养室正生着火,暖融融的,槽上的牲口悠闲的反刍着肚子里的草料,白沫从嘴角边溢了出来。老人拿了草筛给牲口添草,看见我们出现,惊讶极了,不容分说推过自行车,领着我们冲进风雪里,朝村庄走去。下最后一道沙坡,远远地就能看到城墙边上老姑家昏黄的灯光。以及深巷中传来狺狺的狗叫,那一刹那,一种“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温暖油然而生,我的心为之一颤,眼眶发酸,继而欢呼雀跃:“到家喽!”
温暖的时光往往是短暂的,一九七零年,老姑在和病魔斗争了半年多后,在鲜花盛开的五月去世了,我恨上帝的不公,为什么要带走她?带走我的玛利亚?为什么啊?
起因很悲惨。老姑的大儿子在某县城工作,担任学校领导。妻子是教师,一九六八年夏天,表叔夫妇遭到批斗,妻子跳井去世,留下了刚刚满月的孩子。
脏兮兮又瘦骨嶙峋的孩子被舅舅送回了老家,找了奶妈奶了出去。所有的人都对她隐瞒了真相,直到第二年她才知晓。
老姑病了,心口疼,吃不下饭,吃药无济于事。那时正是困难时期,家里只有豆子和高粱,还有小表叔设法从河南买回的红薯干,妈妈伺候着老姑,每天用仅有的白面为她做一小碗沫糊,她还是喝不下去。麦收季节,她去世了。
老姑父成了失群孤雁,他仍在沙里喂牲口,只是回家来再没有老姑嘘寒问暖了。不善言辞、像老枣树一样沉默的他,常常来到老伴的墓地,默默地坐着,直到夕阳西下,暮色吞没了沙苑,他才缓缓起身,蹒跚着走回饲养室。
这年的冬天特别冷,雪花纷飞,凛冽的西北风把大地冻成了冰窖。“哀莫大于心死”,几个月的煎熬,无法言说的痛,撕碎了他的心,腊月里,老姑父终于油尽灯干,訇然倒下,追随老妻去了。
五十年过去了,今天,谨以此文纪念我最亲的亲人,老姑,在天堂里,你们安息吧!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凌琴,姓王,平生喜文学,爱绘画,好音乐,乐文史,更崇书法。多年笔耕,舞文弄墨,艰难前行,一串脚印。自以为天地间一匆匆过客,如草芥之于土地,浪花之于江河,微留划痕,仅此而已。歌曰:我所生兮渭水边,我所居兮沙之苑,此生无成兮自嗟叹,惟将余光兮写故园。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邢根民
顾问:马行健 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敬
请
关
注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