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纪合散文】两宜涝池大似海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两宜涝池大似海

文|周纪合

在古村落中,每个村都有一个大涝池,它除了收集雨水外,还改变了村子的小气候,为村子增添了不少的灵动性

两宜古城涝池之大,之美,是渭北诸县少见的。

两宜古城始建于同治七年( 1868年),由乡绅权执忠主持,动员17 村民工历时4年完成,建筑风格相传仿长安城修建。四条大街呈卍字形,各条小巷按照八卦形式排列,如迷宫一样曲折蜿蜒,县东北片凡有头面的人都在城内设有公馆,居民按居住方位分为四社,常住人口达3000有余。为了解决排涝和居民生活用水的问题,在古城十字口修建了一个大涝池。

据说权执忠精通堪舆,在两宜城的选址、城垣建设上动了不少脑筋。因为古城建于镰山之阳,且城内居民众多,阳气旺盛,为了达到阴阳静谧和谐,须建一大涝池以平衡阴阳、敛气聚财。所以把涝池建在了人口最密集的十字口。

两宜涝池占地6亩左右,深十多米,呈圆形,石条锁边,青砖砌墙,红胶泥楔底,防渗功能非常好。为安全其间,涝池周围筑有两米左右的花墙,东南、西南和正北留有三个取水口,六个石狮子雄踞两旁。传说涝池建成之日,人们正在旁边的雨王庙举行庆祝仪式,干旱多日的天空飘来几朵祥云,两宜城内大雨如注,而不远处的镰山顶却艳阳高照,大街小巷的雨水全部流入涝池。两个时辰雨住后,涝池满满当当,水平如鏡,人们高兴的搭台唱起了谢神大戏。

历史上关中地区缺水年份比较多,镰山上下十年九旱,人们对水十分爱惜。古城里的涝池对改善小气候,供居民洗濯,为牲畜提供饮用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早些时候,家家都有一个专门存放池水的大瓮。喂猪、饮羊、拌牲口,人们洗脸洗衣,基本都是用的涝池的水)。一场大雨,把涝池灌注满了,那对居民来说,可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在古城街十字口涝池的西边,有一座建于明代的“凌云楼”,小巧玲珑,楼基约七米,三层四挑角,内可旋转而上。四角吊有风铃,遇风铃声清脆洪亮,音传数里。天气作晴、风平浪静时楼影倒映在东边的涝池内,金光闪闪的“凌云楼”三字清晰可见,“凌云倒影”为古城八景之首。

每当清晨东方微曦,涝池边就响起铁桶的撞击声,勤劳的庄稼人开始担水喂牲口。村妇们打发男人下地、孩子上学后,提着大木盆、夹着全家的换洗衣裳来到来到涝池边洗涤。她们挽起袖子和裤脚,露出浑圆结实的胳膊、小腿,蹴在专供洗涤的大青石板上进行搓洗。遇到衣领、袖口等比较藏的地方,裹上皂角,抡起棒槌击打,白皙的胳膊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涝池里泛起一层白沫,散发出阵阵清香。不一会,一大盆衣服就洗得干干净净,她们就坐在涝池边的台阶上张家长李家短地拉起家常,四社发生的事情一会儿就传遍全城。抬头一看,太阳已经两杆子高了,做早饭的时间到了,端起木盆一路小跑赶回家里。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人们都躲到阴凉的地方午休,孩子们偷偷地溜出来钻到涝池里打水仗,狗刨着学游泳。水性好的孩子可以在涝池里游个来回,更有甚者还可以“扎猛子”,闭着气在水下呆上近十多分钟。但是一旦被父母发现,轻则教训,重则责打,因为古城涝池呈锅底状,越到中间越深,人在浅水区容易滑向深水区,发生危险(学校也严格规定不许下涝池,如被发现,不是罚站,就是叫家长谈话)。  夜幕降临,年轻的小伙子们打着赤膊,尽情地在涝池洗浴畅游,卸去了一天的疲劳。不知谁家养了几只白鹅,也早出晚归,来涝池凑热闹。遇到大旱年份,周围村子里的涝池都干了,井里也只能汲半桶泥浆水,但古城的涝池还是碧波荡漾,甚至镰山上的人也会把衣服拿到这儿来洗濯。古城遇农历一、五为集市日,大街小巷里挤满了人,涝池周围更是热闹异常,卖菜的、卖吃食的、卖百货的,把涝池围得水泄不通。一些初恋的青年男女,也把涝池岸边作为约会的场所,“两宜涝池巴(进水口)见!”成了一句约会用语。遇到干旱年份,城内四社的人们还会集聚到涝池边祈雨。涝池南岸设有香案,供着三牲瓜果,烧着高香,燃着黄表,男人们头戴柳条帽,赤裸着上身,虔诚地跪在地上祷告;女人们则穿着裙子,拿着器皿给石狮子洗浴,嘴里不停地念着“先洗狮子头,(雨)下的满街流,再洗狮子尾,下的没处避……”的歌谣。在农人眼里,涝池就是一个小海子,也归龙王管辖,能腾云布雨,祈雨也就灵验。在交通不便、信息落后的年代,对于客死他乡或者外出多年没有音信的人,亲人们会拿着其穿过的衣物到涝池岸边招魂,相信涝池通着江河湖海,亲人会乘舟船回到家乡。每到中秋,文人雅士会在凌云楼饮酒赏月,天上的月亮光洁如玉,照得大地如泻银一般,涝池里的明月随风起伏,波光粼粼,别有一番风味。

涝池,成了古城人必不可少的生活设施与活动场所。

作者简介

周纪合,陕西省大荔县人,生于1955 年正月。自幼酷爱写作,怎奈水平不高,难成正果;后专攻医学,术不精而转从政。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老来偷闲舞文弄墨以求自娱,如一丛路边小草,不为争妍芬芳,只为与世界添一抹绿意。

主编:李跃峰

本期小编:草庐居士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图片来源:网络搜索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心灵圣地,芝兰之室。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0)

相关推荐

  • 北京门头沟:十字道村老村遗迹与过街楼古韵风采

    十字道村位于门头沟区永定镇深山区,就在潭柘寺到王平镇南北向谭王路通过的山岳中部相对平缓台地上. 十字道村很有名,过去是京西古道峰口庵到王平的必经之路,旧时古道经商而来的牛.马.螺车.轿子.行人汇集到此 ...

  • 广西凌云古城

    4月24日下午四点多,我们到达广西凌云,安排好住宿,都没顾上洗把脸就直奔凌云古城,步行大约20多分钟吧,群上环绕中的古城美景,古朴的建筑.百年古树.清康熙古桥以及那里的一切令人充满诱惑......由于 ...

  • 【大荔文苑】渭南有个孝义镇

    渭南有个孝义镇 文/王成 有位同事的孩子今年考上了河北工业大学,名字说是河北,却是在天津市.由此,想出了好多地名上的蹊跷,上一次在车站,有位女士问我从大荔县去韩城市的长途汽车在哪儿?我便和她攀谈,因为 ...

  • 乌盟人小说连载: 《小中专生讨生活》第三部《事业篇》 27章“夜探古城 ”

    27章"夜探古城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话一点儿也不假. 二海,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却藏龙卧虎,隐藏着的各种势力龙争虎斗.有买卖人.社会人.庄户人:白天上班的,晚上偷铁的,抽空 ...

  • 【吃在大荔·周纪合散文】情系打麦场

    情系打麦场 原创/周纪合 大集体时候,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个很大的打麦场. 我们生产队的打麦场在村子的西南角,有6亩大小.场的东.北.南三面筑有一人多高的围墙,西面是一个很深很广的大坑,东边盖有三间场房, ...

  • 【草庐书屋·周纪合散文】舍饭义举泽乡梓 大荔八鱼李家故事之二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舍饭义举泽乡梓 大荔八鱼李家故事之二 原创/周纪合 大荔县羌白镇八鱼村李氏家族,自明末从山西晋阳来陕,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清康乾年间,已成为富甲一方的地主 ...

  • 诵读:【周纪合散文】老梅经霜终芬芳(下) ——忆苦难的母亲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老梅经霜终芬芳(下) --忆苦难的母亲 儿维友口述  孙纪合执笔 (四) 父亲的去世,犹如天塌了一般.时年母亲才二十八岁,家里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如何抚育 ...

  • 诵读:【周纪合散文】老梅经霜终芬芳(上) ——忆苦难的母亲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老梅经霜终芬芳(上) --忆苦难的母亲 儿维友口述  孙纪合执笔 纷纷扬扬的大雪,把世界妆扮得玉雕粉琢.院内的腊梅花儿迎着凛冽的寒风怒放,一阵阵清香扑鼻而 ...

  • 诵读:【周纪合散文】历史上最年轻的太皇太后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历史上最年轻的太皇太后 原创/周纪合 纵观历史,最年轻的太皇太后是大荔县朝邑镇上官村的上官风儿.她六岁当上皇后,十五岁时更不可思议地成为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太 ...

  • 【周纪合散文】父亲送我上卫校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父亲送我上卫校 原创/周纪合 现在,每到开学时候,高校的门口就停满了各种小轿车,家长们给已经成年的孩子提箱子.背被子.铺床铺,爱子之情溢于言表,每看到这些 ...

  • 【周纪合散文】“老婆婶”小记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老婆婶"小记 原创/周纪合 我说的"老婆婶"不是头绾发髻.走路袅袅婷婷的女子,而是个紫红脸庞.五大三粗的男子汉了 ...

  • 诵读:【周纪合散文】树殇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树  殇 原创/周纪合 清明节回家给父母亲扫墓,发现坟旁已经长了30多年的龙柏被烧荒人烧得焦黑,只有北边一枝有少许绿意,我想这次柏树恐怕是难逃厄运了.前几 ...

  • 【王凌琴 周纪合散文】同州城里的“乔家大院”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同州城里的"乔家大院" 原创/王凌琴   周纪合 黄河呼啸北来,划开秦晋两省,河东为晋,河西为秦. 晋地多山地丘陵,人们生活苦焦,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