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广州越秀五仙观及岭南第一楼

广州越秀五仙观及岭南第一楼位于广东省广州越秀区惠福西路233号。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石室圣心大教堂北1.3公里。


    广州又称羊城、穗城,这两个别称则来源于五仙的传说。相传周夷王时,广州为荒芜之地。一日,五位仙人骑着五色仙羊飞临广州,五羊口衔优良稻穗。仙人将稻穗赠予广州人,祝愿此处五谷丰登。仙人离去,五羊化为石头留下。当地人为纪念五仙,建五仙观,塑像奉祀。五仙观在唐南汉时为府尹祭祀五仙的谷神祠。五仙观曾多次迁建。宋代时在十贤坊(现广东省财政厅一带),南宋时始具观之规模,建于药洲旁(古西湖畔,今教育路一带),又称“奉真观”。明洪武十年(1377年),布政使赵嗣坚将观迁建于今惠福西路。

明、清时期,五仙观宏大壮丽,殿堂十多处。今五仙观坐北朝南,依地势而建,现存头门,后殿,岭南第一楼和东、西斋的部分建筑。岭南第一楼又名“禁钟楼”,位于五仙观大殿之后。为明代城楼式建筑,原为洪武七年(1374年)行省参知政事汪广洋而建。后毁,万历年间重建,现存第二层的木构架是清代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的遗构。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把它与镇海楼、海山楼和拱北楼合称为“四大崇楼”。钟楼坐北朝南,高两层17米,下层楼基以红砂岩砌筑成一高大方台,中间为拱券洞门,前后贯通,简洁浑厚。第二层为木构方亭,重檐歇山顶,正脊饰鳌鱼宝珠。楼上悬铜钟一口,钟高3米,径2米,重万斤,为广东现存最大的古代铜钟。钟体铸铭篆文“大明国洪武十一年岁次戊午孟春十八日辛卯广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铸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