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明明死于785年,但唐朝却说他必须死于784,有何猫腻
安史之乱
今年夏天,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都咸阳城考古队在对上百座汉唐墓葬进行考古发掘的过程中,在罗婉顺墓中发现一方墓志,这方墓志的丹书者就是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该墓主人下葬于天宝六年(747年),根据颜真卿本传记载,颜真卿于天宝五年(476年)由醴泉县尉改任长安县尉,正好在墓主人生活的地区。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颜真卿丹书字迹,对于了解颜真卿书法的发展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颜真卿不仅在书法史上名垂青史,在唐代历史上也是一个重要人物,他历经安史之乱和李希烈之乱,是唐代由兴而衰的主要见证者之一,他坚毅的品格和对唐王朝的忠贞影响了后来的很多人,但就是这样一位重要的人物,在死后却卷入了一场政治风波,最终导致关于他的死亡日期有两种不同的记载。
一、颜真卿其人
颜真卿,字清臣,祖上琅玡颜氏出过不少名人,写《颜氏家训》的颜之推,为《汉书》作注的颜师古,都与颜真卿出自一门,可见颜氏家族是一个注重文化修养的中古士族。颜真卿在开元二十二年(734年)进士及第,其后一直在御史系统内做官,后来因为得罪了吉温而被宰相杨国忠贬到平原郡做太守。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颜真卿趁着安禄山进攻洛阳的时机,联合河北道南部地区的17个郡县同时反抗安禄山,切断了安禄山军队与范阳老家的交通线,为唐廷调兵遣将争取了时间。
影视剧中的安禄山
唐肃宗在灵武自立继位后,颜真卿通过蜡丸和肃宗朝廷取得联系,将肃宗继位的消息传到了河北道南部的郡县。在安禄山军队强大的攻击下,颜真卿不得不离开平原郡,最后辗转到了灵武,此后一直在中央和地方之间任官。等到唐德宗继位时,颜真卿已经是四朝元老了。建中四年(783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反叛唐廷,嫉恨颜真卿的宰相卢杞向德宗推荐让颜真卿去招抚李希烈。傻子都看得出来,这是借刀杀人,因为颜真卿为人刚正不阿,他去劝降李希烈肯定会斥责李希烈,周围人都劝颜真卿不要接这个任务,但颜真卿以王命不可违为由,接受了这个必死的任务,最终他果然被李希烈杀害。
影视剧中的卢杞
二、唐代的史料编撰情况
我们对唐朝历史的了解,主要来源于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其中《旧唐书》的史料价值最大,其本纪和列传的大部分直接来源于唐代时就编撰的国史。而国史的史料来源是当时政府各个部门每季终发给史馆的资料,由史馆的大臣汇编成日历、起居注和实录等。大臣本传的史料主要来源于他死后其家人、故吏或朝廷任命的官员所写的行状。所谓行状,最早是东汉时由举荐官给被举荐者所写的生平、家世和功德,后来逐渐演变成官员死后记录其生平的公文,也是官员碑铭和列传编撰过程中最重要的史料来源。
一般行状写好后,都要交给尚书省的尚书考功,“诸职事官三品已上、散官二品已上身亡者,其佐吏录行状申考功,考功责历任勘校”。考功郎中主要掌管历年来官员考核的档案资料,他们需要用这些资料去核实行状中提到的事迹的真伪。因此行状内容虽然对死者大多有褒美之词,但主要生平的叙事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考功郎中确定好行状的真伪后,会将行状分别移交太常礼院和史馆,由太常博士撰写谥议,最后由尚书省的官员决定谥号,移交史馆的部分便是后来碑铭和史传撰写所主要依据的材料。
颜真卿楷书《郭虚已墓志》
二、颜真卿死亡日期背后的博弈
颜真卿的行状和神道碑现在都保存下来了,分别由他的故吏殷亮和令狐峘撰写,行状和神道碑的文字大体上相同,可以断定神道碑在书写过程中主要参照了行状,但在神道碑上,关于颜真卿的死亡日期竟然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日期。在神道碑的开头部分,叙述颜真卿简要生平时,提到“有唐名臣赠司徒鲁郡文忠公颜公……今上兴元元年八月三日,蹈危致命,薨于蔡州之难”。兴元是唐德宗的年号,兴元元年就是784年。但在后面具体叙述颜真卿死亡经历的时候,令狐峘写道:“贞元初,希烈陷汴州,是时公幽辱已三岁矣,度必不全,乃自为墓志,以见其志。是年遇害于汝州之龙兴寺,春秋七十有六。”贞元也是唐德宗的年号,在兴元之后,贞元开始于785年,贞元初比兴元元年要晚一二年,令狐峘作为颜真卿的故吏,不应该在颜真卿死亡的日期上犯这么严重的错误,这件事肯定另有隐情。
影视剧中的颜真卿
行状的撰写者殷亮也是颜真卿的故吏,并且与颜真卿有亲属关系,作为颜真卿死后第一份盖棺定论的资料,行状中记录颜真卿的死亡日期为贞元元年,且详细记录了李希烈在龙兴寺逼杀颜真卿的经过:是年八月二十四日,颜真卿被李希烈的部将辛景臻杀害,享年七十七岁。行状中还引述了江西节度使曹王皋的上表:“去年八月二十四日,蔡州城中见封,有邻儿不得名字,云希烈令伪皇城使辛景臻、右军安华于龙兴寺杀颜真卿,埋于罗城西道南里,并立碑。”这应该是颜真卿死亡日期最确切的记载,可以断定颜真卿的真实死亡时间为贞元元年,也就是785年的八月二十四日。
颜真卿剧照
之所以神道碑记载颜真卿死亡日期为兴元元年,乃是因为在兴元元年,唐军在淮西前线与李希烈的战争处于优势,李希烈部不得不放弃汴州,退保汝州和蔡州,作为人质的颜真卿一直被带在身边。当时唐廷和李希烈之间的信息联系已经完全断裂,颜真卿自知必死无疑,因此提前写好了墓志和遗表,这些文字经过流传,让外界误认为颜真卿已经被李希烈所害。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当时德宗想要召回外放的卢杞,此举遭到朝中大臣的一致反对,当颜真卿的死讯传来时,在朝官员将颜真卿的死归咎于卢杞,强大的舆论压力让德宗最后收回了诏书。可以想见,当颜真卿真正的死讯传到朝廷时,对于皇帝和满朝官员而言肯定特尬尴,因此在官方认定的资料中,颜真卿就被设定为死于兴元元年,反正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而令狐峘作为颜真卿的故吏,不愿恩主的真实死亡日期被埋没,因此在后面的书写中委婉地道出了真相。
影视剧中的唐德宗
文史君说
官修正史代表着朝廷的意志和立场,但在官修正史中,往往会留下很多自相矛盾和空白的地方,这恰恰是历史事实寄身的地方。比如颜真卿的死,倘若没有令狐峘关于其死亡日期前后矛盾的记载,我们肯定会完全相信唐廷对颜真卿死亡日期的认定,离历史事实越来越远。
参考文献
《颜鲁公文集》,《四部丛刊》本。
唐雯:《盖棺论未定:唐代官员身后的形象制作》,《复旦学报》2012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南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