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随笔】吴恒侠的另一风景
吴恒侠的另一风景
——吴恒侠散文集《柳的另一风景》序
文/晏金福
抚着眼前的这本《柳的另一风景》,我脑海里浮现的是吴恒侠的另一风景。
那是2013年夏,久违的吴恒侠突然来到我家。济南归来的他,又做起了散文梦。那天,他带来了一篇散文《聚会》,是写他们同学五十周年聚会的。说实在话,文章从标题到内容,都比较一般。可是文中有几个闪光点,就是那几个同学毕业后的表现。那是个个惊艳,就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只要把他们穿起来,就会变成一条名贵的项链。经过几遍修改,就是现在书里的《一生一美梦》。
听说吴恒侠写文章了,有人说:“别看他干行政轰轰烈烈,做生意风生水起,可是写作——哼,他真不一定是那块料。”可是我是坚信他会成功的。首先是他有坚韧不拔、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其次是他有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眼光。
果然,他成功了。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他先是在《安徽日报》“黄山”副刊发表了散文《家乡的水塘》,接着又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发表了散文《柳的另一风景》。三年以后,又给我们奉献出这本内容厚重的散文集《柳的另一风景》。
对吴恒侠的成功,我还想做一点稍微详尽的分析。在我看来,吴恒侠的成功,源于:
一、他对散文的痴情。记得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吴恒侠第一次赋闲。有一天,他请我去他大庙的家。我当时想都没想到,他正在做着散文梦,请我去就是给他看文章。那两三篇文章的内容我现在已经记不得了,可是印象最深的是他订了一份《散文》杂志。三十年后重温旧梦时,他告诉我,这么多年,虽然很忙,《散文》杂志他从来没有漏订过,也从来没少看。他说,他此生的最高目标,就是能在《散文》上发表一篇散文。再次动笔,他更进入了忘我的状态。他一篇篇地写,一遍遍地改,有时几天都不下楼。一篇文章往往要改几遍、甚至十几遍。俗语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吴恒侠凭的就是这种精神。
二、他对亲人、恩人的深情。吴恒侠出身贫苦人家,特别懂得感恩。这种深情成就了许多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也让一批高大的形象耸立在我们面前:那为了能让儿子读上书,不惜扒屋卖棒、寄人篱下,连大男子都很难做到的农村小脚妇女(《走近远去的老娘》);那为了接济亲戚而举债、被迫远走他乡的五叔(《留在心中的感动》);那为从未谋面的族弟慷慨解囊的二哥;还有那一个个爱生如子的老师,甚至是不亲不故的外乡人……这些形象永远活在他的心里,也会长时间活跃在我们眼前。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珍惜,才能获得人生最大的收获,吴恒侠做到了。
三、他对大自然和传统文化的钟情。吴恒侠不仅感恩人,而且感恩大自然。他对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对土地上的一草一木,无不顶礼膜拜。在他的笔下,普普通通的花生成了“独树一帜”、吃苦耐“涝”的英雄,引得他“致敬”(《向花生致敬》);其貌不扬的马儿菜成了“善解人意”、人见人爱的“救命菜”,让他感动(《马儿菜》);还有那鸡(《农家鸡的风景》《爪印》)、那鱼(《鱼趣》)、那小杂粮(《赵小英,和她二亩地里的风景》),更不用说,还有那与人合一的柳(《柳的另一风景》)。大自然里的万物,只有来之不易的才懂得珍惜。吴恒侠正是这样的人,他对一针一线、一草一木都很珍惜,没过过那种日子的人,对这种感情是很难理解的。
值得一提的还有吴恒侠对传统文化的钟情。他在春节期间,跑到小张村去参加人家的新春联谊会,领受孝道文化的熏陶(小家族坚守大文化),他对吃喜面、闹洞房、节祭,直至葬礼的追踪与描写(《生命之歌》《人生命中最神圣的日子》《春节四大祭》《灵堂前的洗礼》),还有他对灵璧地标、护城河的考察和研讨(《春天里的灵璧地标》《灵璧的灵气》《护城河,环城河》),无不浸透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爱。
我和吴恒侠相识已有半个世纪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二十多岁的吴恒侠担任九顶公社党委书记。他带领九顶人民战天斗地,硬是把不毛之地的盐碱滩,改造成为旱涝保收的高产田。在没有一点工业基础的小镇上建起了十厂两队。还给人们留下了风光旖旎、造福万代的九顶水库。那时,我领略了吴恒侠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美景。可惜造化弄人,吴恒侠接下来的仕途,一路坎坷。退休后,他应邀去济南、替朋友管理一个大型花卉市场,一干就是十年。听说他从商得心应手,把个花卉市场经营得红红火火。可惜我无缘目睹那处风景。现在,他用短短的三年多时间,从对散文的一知半解,做到行文驾轻就熟,这是他的另一风景。我幸运地成了这道风景的第一见证人。我坚信,这风景会越来越艳丽,越来越璀璨。
本文作者为晏金福老师,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宿州作家协会会员,宿州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磬乡文学》杂志主编,灵璧家园网文学版版主,灵璧著名作家,著有散文故事集《岁月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