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宏生命日记(373)那些擅长狡辩的能人, 除了短暂的快感,还能得到什么

胡子宏生命日记(373)那些擅长狡辩的能人,

除了短暂的快感,还能得到什么

(一)

有些人不服输,但是他不是靠本事,而是靠狡辩。这类人,嘴上功夫最为了得,自身未必薄技在身。

譬如,我说衡中升学率高,教学管理好,他就说,有本事把那些中考200分的学生送到北大,这才算本事呢。或者,他会说,衡中厉害,怎么不把全省的清华北大名额都占了呢?

看看,这种狡辩纯属无理取闹。他把不可能的事实,替换成现实,于是,在口头上,他似乎赢了。换言之,这类人狡辩的规律是,你说鱼能游泳,他非让鱼跑步,否则鱼就不是好鱼。你夸奖一匹千里马,他非要搬出来胖头鱼,证明千里马不是好马,因为它不会游泳嘛。

这些人,在自己无能的时候,往往不能承认失败,于是用一种语言的自慰,来赢得短暂的快感。譬如,有的人,孩子的高考没有给自己赚来脸面,于是就大肆抨击现实的应试教育,或讥讽那些名牌大学生们只是考试的机器,即便是考上了清华北大,也未必适应社会,到头来还是难以跟官二代和富二代竞争。

有的人实在是难以致富,实在是囊中羞涩,于是就拿甘于清贫来自慰,似乎别人有了钱,就纸醉金迷、萎靡奢侈、低级趣味、道德败坏。往往是,一些情趣相投的穷人,凑在一起,骂一回富人,就解气了,就觉得自己高尚了。

(二)

这不,前几天,我又读到了一篇文章《为什么说学习中等的孩子最有前途》,流传者还专门评述道:说的真有道理。我仔细地看了一遍,却发现,题目中的含义,与现实中的情况的大行径庭的——如果你家孩子是程度是中等,你信了这句话,甚至拿这句话来享受语言的自慰,那么,你就会误入泥淖了。

文章作者开始提出的论点是,以他多年招聘的经验看,在校学习成绩中上等的孩子是最有前途的,尤其是其中兴趣广泛的学生。因为成绩中等的孩子在学习之余,培养了一些出了校门之外十分有用的能力和经验。这就给人一种误解,那些成绩中等的孩子,往往因为没有把全部精力拿出来学习,才是中等,而且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出色。如此一来,假如我们家孩子的成绩是中等,那么,我们孩子比那些成绩突出的孩子还会有前途呢!

且慢,让我们继续读下去。人家提到的孩子,可不是小学生中学生,而是名牌大学的的学生。人家说的是,名牌大学的尖子生,是让自己可以放心交代工作的一批人,而爬上领导岗位的,是成绩中等的人,跳槽的也是学业上并不出类拔萃的人。

哦,明白了吧,人家说的成绩中等,是名牌大学的学生,不是高中生,更不是小学生。我的理解是,如果你家孩子连名牌大学都考不上,那么,你连被人家议论的资格都没有。记住,名牌大学的中等生,也不是随便考的呀。

这篇文章,引用的论据,甚至来自台湾。我不知道台湾的社会状况如何,但是我肯定一点,台湾的社会阶层,肯定不如时下中国的社会阶层这么复杂,贫富差距这么大,社会问题这么多。换言之,台湾的学生对社会阶层提升的欲望,肯定不如大陆农村的孩子迫切。

一个很有意思的论据是,林清玄当年考大学,复读了两年,才超过分数线半分,成了倒数第二,而倒数第一的张毅,后来成了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老板。林清玄想说什么呢,他可能是说,高考算什么啊,瞧我们是复读生,分数那么少,我们也很聪明,这不,一个是企业家,一个是作家。

这种特例,有什么价值吗?林清玄复读两年,才考上大学,成了著名作家。俞敏洪复读两年,考上了北大,成了著名的教育家企业家。嘿嘿,你让孩子也复读两年试试,说不定会把孩子读傻了,至少,成为林清玄或俞敏洪这类人物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你非要狡辩,俺可没工夫陪你费口舌,你试试就知道了。反正,我见到的复读两年的同学,还真没有成为红红火火的人物。

(三)

实际上,张毅和林清玄的成功,跟高考半毛钱关系也没有。也就是说,即便是多考几分,或者,高考落榜,张毅依然会成为企业家,林清玄依然会是作家。

再就是,林清玄和张毅,根本不像大陆考生这样必须凭借高考来提升自己的社会阶层。这种压线录取的大学生,后来竟然成为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在大陆看来,也只能是马云之类的奇迹。试问,在中国大陆,马云之类的奇迹,有谁能复制呢?

因此,看别人的文章,不管什么道理,放在自己的世界里行得通的,道理才算是道理,倘若断章取义,那就误解了别人的意思。如果我们的孩子,在班级的成绩是中等,那就是危险了,如果是末等,那就更危险了。因为,时下的应试教育是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你家孩子在中下游,那就意味着与上一级的重点学校绝缘。上不了重点初中,就上不了重点高中,进而很难考上重点大学。

有些逞强的人,在寻找语言的快感时,还往往搬出别人的例子。譬如,曾经,我的办公室来了两位家长,他们带着孩子来我这里,希望我给孩子做做思想工作。孩子妈妈感慨道,唉,考上大学又如何呀,周遭的这么多大学生,都没有工作,四处打工。

我反讥说,哎呀,你看到的大学生是什么层次的大学生啊,都是本一以下的大学生,你周遭的,有985、211大学生闲得无聊瞎晃悠吗?我举了个例子,在海边,你会发现很多小虾小蟹闲得无聊而游逛,你见过鲸鱼来海边晃悠吗?

有些逞强的人,往往搬出北大学生卖猪肉的事例,来证明考上北大也不过如此。那好,你也让孩子卖卖猪肉,看看自家孩子能不能卖出名堂。北大学生卖猪肉是个新闻,当地政府觉得不好意思,卖猪肉的北大学生又被吸纳到公务员序列,得到一个不咸不淡的铁饭碗。再后来,陆步轩成为卖猪肉行列里的名人,目前他的猪肉正在畅销。

陆步轩卖猪肉,因为有北京大学的背景,最终还是发达了。恐怕你家孩子卖多少年猪肉,都不会翻身得解放。口舌上逞强,往往是掩饰自身的怯懦,修饰自己的失败而已。

(四)

面对一篇文章,会读的读出门道,不会读的读的是热闹。就像《为什么说学习中等的孩子最有前途》一文,题目和内容似乎并不怎么搭接。它其实没有回答出所谓学习中等孩子有前途的理由。即便是举例,也是有点歪,因为成功的例子,与所谓成绩中等没有形成因果关系。

不过,文章的末尾一句话很好——父母想要孩子有出息,就要在提升自己的水平上下功夫。如果孩子是条船,父母就是载舟的水,只有我们自己的水位提高到一定程度,孩子才能扬帆远航。

最近还有一篇奇文,大概意思是,有一个老师观察了多年自己的毕业生,得出的结论是,班级里那些7-17名的学生,混得最有出息。这样的文章给人的误解是,我家孩子没有必要刻苦努力去争取前几名,获得7-17名,才容易成功。

这又是扯淡的文字,如果前几名的学生不更接近于成功,那刻苦努力的意义又何在呢?而我这些年接触到的学生,那些混得成功的,生活幸福的,还是学业拔尖的人多一些。

那些学业上的平铺塌,在生活中也没有混出多大的名堂。在学业上的拔尖者会拥有很多美好的品质,譬如专注,譬如修养,譬如刻苦,譬如思辨,这些都是7-17名乃至以下名次的孩子难以具有的。

语言的自慰是短暂的快感,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我们都要牢记,所谓理论,必须与实际结合才有理论。我们如果输了,那就不要找任何借口,只能抱怨自己天资不够,刻苦不够。

如果你真的觉得中等的学生最容易成功,如果你真的拿“名牌大学毕业也不过如此”来遮掩自己在教育上的懈怠,那么,你只能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关于“胡说”广告的几句交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