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随笔】冬的记忆

冬的记忆

文/王潘



瑟瑟柳丝送寒声,路上北风动吾情。我早早地吃过,踏上乡村的水泥路向学校奔去。路上来来往往的人真不少:送孩子上学的算是主力军,其次是上工地干活的……虽然很多是熟人,但是,我们也略去打招呼的文明与礼仪,那是因为那些人太“全副武装”了,手戴套子,头卡帽子,围巾绕脖,嘴挂口罩,全身裹得严严实实,一群群,一拨拨,不点头,不寒暄,从身旁匆匆闪过。我“赤手空拳”地一阵疾走,一阵慢跑,暖乎乎的似乎融化了整个冬季。

当我走进校园,不禁浮想起儿时的冬季。那时候的冬天比现在寒得多,雪下得多而大。记得有一年冬天,积雪的厚度和我的个子差不多,那时的房顶都是麦草缮成的,屋檐下冰凌凌就像我玩的红缨枪一样长直戳地面,有时,我用木棒猛地砸去,冰凌凌“咔嚓”一声断成几截陷入积雪中,我迅速地捡起一截,悄悄地插入走在我前面伙伴的后背上方的脖子里,小伙伴像触电似的把脖子一缩,猛地上下蹦了几下,那冰凌凌带着一点歉意和委屈顺着棉袄与裸体之间溜了下来,接着,对手也捡起一截冰凌凌向我追来,我早有准备地逃跑了。

那时候,物质贫乏,买粮要粮票,买布要布票。新年到来,还不一定能穿上一件新衣服,更谈不上像现在路上行人穿的羽绒服保暖衣了。我们穿的全是棉裤和棉袄,脚上穿的是茅窝鞋,它是用嗮干的茅草和芦苇花编成的。春夏季节,沟边长满了茅草,河边长满了芦苇,到了秋季,茅草花,芦苇花纷纷扬扬,就像冬天里飘下的雪花,每家每户都积极采集,那些上了年纪的人,一有点空闲就用茅草搓绳,然后和芦苇花编在一起,就编成了茅窝鞋。编茅窝鞋可是个技术活儿:首先用茅草绳编好鞋底,同时布局好茅草鞋上面的“经线”和“纬线”,然后,用芦苇花像编篮子一样,有顺序地,一层压一层地镶嵌在“经线”和“纬线”之中,最后,收口整理成鞋。我穿的时候,在里面铺设厚厚的毛绒绒的芦苇花,就成了我当时的“保暖鞋”。走到学校,脚踝被磨得通红,但是它丝毫不影响我们在一起玩耍的快乐。

下课了,经过四十分钟“冰冻”的我们一呼百应地聚集在教室东墙边排成一排,一个一个靠在一起玩起“挤油”游戏来,我是个高个子,大多数站在最前面,当我大声喊“一、二、三——开始”,他们便奋力地向我们这边挤来,我使出吃奶的劲头顶着,像一棵大树一样岿然不动,正当他们大呼小叫的时候,我忽然一抽身,他们呼啦呼啦地倒下了,当小伙伴不服输邀请再来一次,当当当——上课铃声响了,我们又迅速地冲进教室,当我正想坐下的时候,同位的“小淘气”一看报复时机到了,用腿把板凳向后一滑,我“扑通”一声坐在地上,引起大家哄堂大笑,只有当老师进班了,激烈的争吵声才嘎然而止。

放学了,我们互相追逐着,在高低不平的泥路上奔跑,有时还捡起地上的土榔头瞄准对方互相“袭击”,我们在一起左躲右闪,一会儿攻,一会儿退,浑身汗流浃背,当我们用手拭擦脸上的汗珠的时候,我们马上变成了京剧里的净角,你指着我,我看着你,大笑起来。也许是当时物质贫乏,路上看不到车的影子,所以那时根本不谈安全的事儿,孩子们不像现在车接车送,而是十分自由,放荡,洒脱。

当太阳落山了,小鸟扑愣着回巢了,我们才各自向家奔去。吃完晚饭,我连衣服也不脱就钻进被窝暖和暖和冻僵的小脚,看着父亲用芦苇花为我们编织茅窝鞋,看着妈妈一针一线为我们缝补因顽皮撕毁的衣裤。妈妈一边缝着,一边给我们讲述《王二小》,《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就是这些小故事伴随我度过了儿童时代既清贫又快乐的日子,也就是这些日子,我们虽然吃着窝窝头一天天地熬过,但是,我们也过着“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没有缰绳羁绊自由而快乐的日子。

王潘,宿州市散文协会会员,一名农村教育工作者,宿州市优秀教师,灵璧县先进教育者,在《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文汇》《拂晓报》《农村孩子报》上发表过文章。灵璧家园网新晋写手。

(0)

相关推荐

  • 茅窝

    又到"一九二九难出手"的数九寒天了.有些奇怪的,今天的"数九寒天"远不像从前那样寒不可耐.什么原因?全球性气候变暖,冬季的绝对温度与昔日相比,高了不少是一个方面 ...

  • 许桂林 | 茅窝子记忆

    总第1287期 文字 | 许桂林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插队那一年的冬天,淮北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头一天的下午,天空中就彤云密布,细细的冷风好像要侵入人的骨髓.接着就飘起了凌乱的雪花.那雪花越来 ...

  • 杨立宇:​ 杨家的草

    杨家的草 山东 杨立宇 我生本无乡 心安是归处 芸芸众生.芸芸众生.天底下最多的人是老百姓,最普遍的植物是草.我的杨家是个不足二百口人的小村庄,最富有的,是草. 我对几种草很熟. 芦草的生命力很强,碱 ...

  • 乡土散文:茅窝子

    寒从脚起,旧时家乡人越冬,深谙其道,注重脚上包装,少不了选择一种特殊的护脚之物"茅窝"来取暖抵御寒冬. 茅窝,又名茅蓊,是家乡人就地取材.巧妙编制的一种草鞋.在农村普遍,城市少见, ...

  • 推荐|朱永严:抽茅衣

    抽  茅  衣 朱永严 春天,乡下野地里田埂上长满一种针状的茅草,儿时我们称作茅衣.茅衣抽穗之前,花裹在腹中,柔嫩可食,味道有点儿微甜,有一丝淡香. 阳光轻照或柔风轻拂的日子我们常常三五成群结伴去抽茅 ...

  • 【灵璧随笔】写给青春的记忆

    随笔 文/卜凡 青春总是在眼泪.喜悦.感动以及彷徨中度过. 想来人生任何一个阶段大抵都没这段时光这般耐人寻味和引人深思过.再过些年,性格磨圆了.灵魂也不再矫情了,人生归于平淡,我亦不再勇敢,是否还会坚 ...

  • 【灵璧随笔】记忆中岳母家那条老狗

    老狗 文/刘辉    我的岳母家有一条老狗,在八年前离世了. 以往到朱集星光村岳母家,我与爱人.子女们刚到门口,老狗就欢蹦乱跳窜东窜西迎接我们,因此我对它有些许感情. 有一年中秋节前,我给岳母下礼.到 ...

  • 【灵璧随笔】记忆中的稻草火桶

    记忆中的稻草火桶 文/聆听雪静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今天这零下五度的温度,恰逢周末,我就在家"抱被窝"  啦!突然好怀念火桶.火桶是皖南地区以及湘西地区的御寒器物,现在南方很多 ...

  • 学生习作——苏江浩:冬阳·记忆·我的童年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至为重要.虽说"年"从根本上讲只有一天,但中国传统上,从农历腊月二十三便进入了年,开始了这一年的倒计时. ...

  • 步层随笔:过年记忆 / 轩诚播读(第1793期)

    过年真的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尤其是这两年因为疫情宅家过年,我的小孙女可是乐开了花.不用上幼儿园,也还没有作业的压力,全家人以她为核心,要吃有吃要喝有喝,还得陪她玩游戏,一天到晚高兴得不得了.和孩子在一 ...

  • 【随笔杂记】记忆中的“六一”

    "六一节",天气热,没带璁儿去玩. 晚饭后,带他去转一圈,在一家商场门口坐一次车,便算过"六一"了. 其实,"六一"儿童节是做了爷爷后,才知 ...

  • 冬的记忆(外二首)/李冬侠

    冬的记忆 对于冬 我是敬畏的 这种情感 也许来自儿时 冬对我的伤害 惨淡的阳光 把记忆拉长拉远 穿越时光 岁月回到孩提 那时的冬 冷的刺骨而漫长 厚重的棉衣 阻挡不住寒气的侵袭 像我一样的人儿 走在天 ...

  • 随笔: 当记忆飘落尘埃 | 婉儿 朗诵 | 天籁之音

    长风文化传媒集团 大风起兮,长歌当酒  当记忆飘落尘埃 婉儿        当记忆飘落尘埃,这个世界我来过.任凭花开花落,最终只能带走的是牵念与不舍,带不走的却是世上的尘埃. 岁月渐行渐远,如纷飞的花 ...

  • 道夫诗笺——在残冬的记忆里

    ​我在残冬的记忆里,步履出形影蹒跚的足迹. 我在新春的遐想里,缥缈出晚霞叠翠的瑰美. 我在朔风的吟唱里,感觉出生命骨感的崔嵬. 我在雪痕的顾盼里,希冀出孤独苍野的谦卑. 我在老树的苍劲里,萧瑟出年轮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