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丨陈啸《海派散文:婆娑的人间味》

编者按:“甜点”书讯第23期,我们向读者推介的是陈啸教授著《海派散文:婆娑的人间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陈啸现为中南民族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他曾师从著名文学史家吴福辉先生、史料学专家陈子善先生、都市文学专家李俊国先生、茅盾与诗歌研究专家曹万生先生,致力于京海汉派文学文化、现代中国散文学研究,在《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江汉论坛》《江淮论坛》《社会科学研究》《中山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等各级别刊物上发表作品80万字,出版个人专著《京派散文:走向塔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参编教材与合著多种。陈老师业余热爱书法,遍临名碑名贴,尤着力于《灵飞经》、钟繇《宣示帖》、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颜真卿《争座位贴》、陆柬之《陆机文赋》等。

《海派散文:婆娑的人间味》是陈啸在华东师大从陈子善教授进行博士后研究的成果。“甜点”今日的头条推送,是本书的引论《都会化进程与近现代上海散文的分形》。引论,顾名思义,是作者在进入市民都会散文研究的正题前对近现代上海散文进行的概括分析。但这足以体现作者的一些研究特色,如注重海派文学中的中国特色乡土基因,又如善于阐发京、海联系。对此,陈老师在本书后记中详细回顾了自己学术生涯中对都市“寄寓感”的体悟,以及博士研究京派、博士后研究海派的选择,值得青年后来者们留意。

经陈老师授权,“甜点”在此特刊发吴福辉先生为本书所作序及本书后记与目录,以飨读者。读到“所想做的,唯闭户息纷,读喜欢的书,写自己的文,如此而已”,不能不掩卷叹息。

《海派散文:婆娑的人间味》序

吴福辉

陈啸“读研”的时候做的是京派散文,后出了书,现在又顺势做起了海派散文的题目,他可能想象不到,这无形中替我还了一笔重要的“文债”。记得1990年代我出版了研究海派小说的论著,当时,李君维先生(笔名东方蝃蝀)将拙作拿去给他朋友圈里的前辈同辈们看,其中就有曾经拉他担任过上海《世界晨报》编辑的冯亦代先生。冯先生并未得我赠书,翻读后竟兴致勃勃主动写了篇书评,让我十分惶恐也着实感动。这篇发在《瞭望》上的文章除了认为海派小说研究的意义,是在于“开启了中国文学研究中无人亦无法问津的都市文化”,还指出我之不足,“可惜他只写了小说一门,其他如诗,如散文,如戏剧,甚至是上海小报上写‘豆腐干’一块块的专栏文章,他都没有触及”。(《读“海派小说”之余》)今日我可以告慰冯先生的,是我虽不才,但在我指导下的学生这十几年里却已做完了从杂志研究(刘铁群)、海派小报(李楠)到海派戏剧(尹诗)、海派散文(陈啸)诸个课题,手头的学生还在做海派作家迁徙香港后的论文(鹿义霞)。做得如何自然可勿论,但我们师生聚在一起,总算是实现了这个全面述说20世纪海派文学的愿望。我也可以直面冯先生了。

“海派散文”是个繁重吃力的课题,这不难想到。几十年尘封的沪上报刊需要一一翻录查找。谁是海派散文作家?写了多少散文?有多少不同个性和风格?有何价值?都是前人没有留下现成答案的问题。好在陈啸现在用了数年之力,钩沉爬梳,理出了一个头绪。他的成绩便在于在文学史上第一次确立了“海派散文”的地位。由他给“海派散文”做了初步界定,分析了它的现代都市发生语境、生成的过程,提出了固有的作家群体和代表性作家,厘定了基本的作品和形态流变,以及与其他散文和文体的互动互补关系等等。按照他全书对“海派散文”的定位,这是现代都市文学的一个必然的分支,一个合理的补充,必将给现代文体分类研究带来一定的推动,并且必然是对整个“海派文学”进一步的完型。研究的水平自然有深有浅,所提出的一些局部的概念也不无可商榷之处,不过他究竟迈出了这新鲜的一步,是可喜的。

任何局部的历史都是更大范畴的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水花,长环中的一个节点。陈啸在其海派散文研究的成果里,便悟到了历史研究(包括文学史研究)的根本路数,那就是衔接、对抗、失衡、渗透、融合。海派散文形成的资源首先是晚清报章文体,但处于更近位置的还是五四散文,所以本书在论证海派散文产生过程时一方面是注重现代都市文化环境的影响力,一方面就特别注重《语丝》在上海如何分化,沪地新起的作家如何围绕《论语》而崛起的史实。这样,海派文学的生长史就凸显了“京海合流”的力量,突出了周作人、林语堂两人的一定的作用。这种历史多面衔接和多元渗透的研究,是本书的一大特色,要比只讲对峙、只讲单向发展更加错综,更符合历史真相。“京海合流”不过是我举出的本书的一个例子而已。

论及海派散文的本体,此书抓住了典型的文学现象,借以做出合于文学研究规律的细致剖析。海派散文的三个典型现象根据作者的归纳是:更依赖也更能利用报刊媒介,更能开拓文学的空间,更能对现代都市性进行想象的再创造。对这三个紧要问题的提出和回答,彼此独立并且相互联系,便形成全书颇有特色的结构。论述按此次第展开,便避免了目前普遍存在的重复研究的弊病,有了自己的另辟蹊径的语言。比如关于“文学的媒介化与海派散文的非文学化”的大胆命题,便具深意存焉。其中论述海派散文的道德感的升降、“真美”的幻变、流行色的风趣及短平快的浅陋、传播方式的改进和实用趋向等等,均能切中要害。而依据消解文学性的斑斓和加入新闻性的芜杂之后的海派散文特点,提出“杂散文”的概念,也能道他人之所未道。对于散文空间化一题也是如此,虽不能尽善尽美,但论及散文的时间与空间之关系,散文空间化的各项表征功能,和散文空间形式中的感性空间、私密空间、色彩空间等,也都能自圆其说,提出个人的看法。至于海派散文对日常都市性的重塑作用(都市产生了海派散文,海派散文反作用于都市),在分辨了现代日常和传统日常的区别,在寻觅了现代都市对于“人”的意义之后,所评价的市民哲学——“安稳即道”,也颇意味深长。长久以来,我就曾以“如何细读散文?如何阐释散文”这样的题目来与作者讨论,以期通过一种散文的研究来窥视整个散文的研究。现在从此书看来,作者已经有些体会。能在一个全新的课题之上加以新的探索,处处显示出青年学者的蓬勃精神,这是可取的。

作者也认识到自己目前对海派散文认识的不足,尚有未尽之处。有的角度和层次虽已意识到了,比如海派散文隐现的“原乡印记与创伤记忆”,这实际是对“都市性”的深入认识,但从他安置的论证地位来看,仍不免举棋不定。还如海派散文的“文学审美性和文化本体性”的命题,几近呼之欲出了,如果假以时日,给他研究的余裕来仔细打磨,一定可以做出成绩来。

现在的学术环境说得严重一点,真是危机四伏。我们一年年地培养着硕士博士,学术队伍从来没有如此庞大,学术经费等物质条件从来没有如此雄厚过,但学术规范、学术风气、学术承传也从来没有跌到如此的低水平。大学圈子和研究界充斥着一种“快餐文化”的气味。在这方面,我希望陈啸能力戒浮躁,安心坐牢冷板凳,在初步有了属于自己的学术领地的基础上逐渐走向成熟。是为序。

2015年4月18日于小石居小病中

想着鲁迅称小病是“一种福气”的话


《海派散文:婆娑的人间味》后记

这是我研究京海文学的第二部个人专著,与第一部《京派散文:走向塔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或可形成姊妹篇。京海文学是一门显学,关注者众多,成果早已蔚成气象。京海文人与京海文学的研究者也多为高材秀士,笔者不佞愚陋,实以一种敬畏之心进入京海文学的天地。与其说是一位研究者,不如说是一位学习者。摆在诸君面前的这本小书,仅仅是笔者对风姿绰约之京海文学诵持极佩后的一点心得。

与京海文学的相遇是一种缘,也有精神的契合。2005年,承蒙恩师吴福辉先生不弃,从收我做弟子的那一刻起,已在暗示我向京海文学靠拢。吾师是现代文学史家,也是京海文学研究的名家。从吴师问好,窃以为应于京海文学之间寻得一块领地。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开始发现自己对京海文学有着一种无可言说的喜爱,总能愉快地摩挲着、玩索着。究其原因,恐怕不仅仅因为京海文人逼人的才,更有那精神的“灵”。我出身农家,由乡入城。比之土生土长同代的城里人,有着很深的乡土之“根”的意识。虽不敢自比于京派文人的“乡下人”感觉,但生活在城里,却又有着某种相通性。一样有着都市的“寄寓”感。我喜欢都市,也隔离于都市。似当年沈从文那样,是闯入城里的乡下人。居城有年,时念想家乡的温暖。祖居的老屋已经倾颓,残留的一面断墙成为现今后园的一段。不规整的后园里有父亲手植的果树,种类很杂,最多的是石榴。也散不成行,父亲当年栽植的时候不会想到“美”感,恰似乡间的朴拙,没有识别,但更感亲切。每逢春夏,后园满目苍翠,待榴花怒放,更是星珠串天,火红闪眼,加以其间散落补种的青菜,真一个诗意田园的小世界。每每归家,我总喜欢在那后园里流连不已。也始终觉得自己是一个离不开家的人,但事实却已离家千里。“根”在乡土,却漂泊于都市。乡土似乎也回不去了,城市也不是灵魂的家。在这一点上,我不若父祖辈,也比不了城里出生的孩子,物质的生活无论丰瘠,他们总还是有“根”的,有着灵魂的安定与安宁。我的这种游走城乡的“漂泊”感让我亲近着京派,也喜欢着京派,在美的文字里品味着那相通的戚戚之心。也许正因如此,我选择了“京派”作为我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并得到了先生的肯定,于是有了“京派散文”的研究文字。

海派无疑是都市的(但也无疑是属于中国化都市的)。“反认他乡是故乡”。都市对于他们,不再是一种异乡感,但隐性的“脐带”情怀依然存在。比之京派文人,海派文人已远离乡土,淡化了都市生命存在的漂泊感与萦绕于心的“怀乡病”,但都市之“根”似未扎牢,亲近着都市,却又同时有着对乡土文明不自觉地回望。他们是宽容的。只不过,在“入城”的道路上,海派文人走得稍远。乡土文明土壤上产生的现代都市与都市人似乎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顿然涤荡那农本主义的东西。在“城”与“乡”的心理情感上,京海文学并非天隔,本就有着密切关系。而且,“京海本为一家”。近现代以来,北京、上海一直作为文学文化的中心,但因经济或政治的原因却几经周折,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活动于北京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就多来自当时经济中心的上海。“五四”退潮后,北京的文人又纷纷南下,成为“海派”的主将或影响了海派……“京派散文”之后,我自然想到了海派。海派文学的研究至今已有四十年的历程。特别是其中的小说研究,成果更是异彩纷呈,并成体系,且已成熟。因此种种,我选择了“海派散文”作为我的博士后选题,并也因此幸运地结缘于我所敬重的陈子善先生。本书即是子善师诲我导我的博士后研究报告修改后的文字。

研究的初衷无疑是想超越,但不才之我想在前人多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才情宏深的京海文学研究试图超越,当是一个艰难且费时的事情。诚然,对京海文学的研究一直以来多集中于小说文体的探索,散文似乎至今尚未出现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专著。对于京派散文的研究,笔者尝试以逼近散文本体性的研究思路对文学史意义上的京派散文做整体、深入、系统的考察,而对于海派散文的研究则是试着从市民散文与生活散文的角度试图爬梳摩挲。虽设想美好,但结果却常常终于虚愿。我非勤勉之人(不是借口,也非惯性托词),凡事不喜欢用力地想,绝少苦心孤诣,思考的习惯还是相沿弗替,常常止于漂于脑海,加之俗务殷繁,或作或止,乃闲闲出之;此“闲闲出之”非雍容之“闲”,断不是“优裕”之中的精雕细刻。也因于疏懒,资料的搜集很不到位,不少史实的取舍与剪裁多掠美他人,只是未敢简单地把他人材料掇拾成篇,而是努力加以生发,试图对海派散文说得源源本本,来去清晰,得以整体观照。在汲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苟同,不苟异,鹜逐新奇,尽最善之力发一孔之见。是我非我,请方家自由判断。但终因缺少一种“十年磨一剑”之心力,匆匆荒唐之语与急中舛讹,在所难免,同求教于方家。不过,“京海”与我,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有得。我倾心京海,研究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京派之“雅”及“超越”使我有着向上的仰望,宝有心灵沙漠的幻洲。海派之“俗”让我感到一种切身的真实与活泼的真理,持守一种做人的塌实。而从为学之理路上讲,做研究不应回避重点,甚至应主动挑战重点以及难点。如果把中国现代文学比作一棵大树,而京海派文学无疑称得上主要的枝杈甚至是主干,不了解主干,很难整体了解中国现代文学。故而选择多有研究甚至多有定论的京海文学再做研究,尽管有超越前人艰难的风险,但我更愿意认为是后学者进入现代文学研究的“叩门”,是以后深入研究的总热身。其实,选择了“京海”,也似给自己圈了一块地,留待日后细细地耕作。本人深为欣慕朴实清通,扎扎实实,言必有据,论从史出,对读者受益,对学科有所推动的文字。文字的才情,史学的功力,都是有待提高的,笔者努力也期待着京海散文“学术习作”之后新的纪元与刷新。

时下出书,流行图文并茂。本书也添加了一些插图,图片多为一些老照片,非首次发现,有“效颦”之嫌,然意在使行文活泼,以增阅读的轻松与愉悦。

写完这本小书,循例透漏一下自己的心情,也似一种“存照”。年去年来,在现代文学治小学已十又二年。负笈巴蜀乃为学始。此前戏耍晨昏,懵然长大,心绪茫然而混然,走了很多无头路。写此书的近五年,沧海世事,几多朝夕,感慨亦无量。五年间,皆在劳生途中。为生活计,2008年,别家亲,赴南通。迂折终日,左右旋驰,只赢得几许凉冷。后辗转沪通,泛宅漂萍,乡心难寄,心绪不宁,又空落江城。现寄生民大,南湖的烟景让我欣喜,虽有杂事牵萦,也颇得几分宁静。天空海阔,翱翔天宇,并非我志;秀名远扬,引人歆羡,亦非我愿;奔走举离觞,踏雪留鸿踪,却属无奈。我偏于安静,不喜俗事常袭,嗜好旅行,但厌泛舟终日。保持些许宁静的激情,投入苍苍的学术,会友论道,安心自我,在内心深处存有一点文化人的底气,倒是现在我所奢望的状态与生活。在以后的日子里,希望自己多所振作,安静地读书,安静地做事。一本书的完成,意味着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始,盼望未来的新生活。

在拙作煞笔之际,最不该忘记的是感谢!感谢我的硕士导师曹万生先生在我迷茫之际导我以新路。万生师才华横溢,激情充沛,见广志阔,永远给我以坚持与前进的力量;我的博士导师吴福辉先生绵密细致,雄笔高文,声彩炳焕,永远提醒着我未来的路还很长,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我的博士后导师陈子善先生谨严莹洁,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无征不信的为学之路,也永远暗示着我塌实、虚己与接物。我正在从事的第二站博士后研究的合作导师李俊国先生,深邃大气,机敏灵动,也启发着我的不呆不僵。同样感谢参加我博士后答辩的殷国明先生、罗岗先生、张业松先生、文贵良先生、孙晓忠先生,诸师多有助益的建议及其各自的风采,自是勉励我的动力与咀嚼无穷的精神财富。谈到尊师,绝非炫师以自抬。是感恩,亦愧愤。它让我感到的永远是差距,实难追其辙,总有危惜自我之感,当是一种动力,诚所谓“感谢无似,且谢且奋”。在我生命中有幸遇到的诸师,都有京派的雍容,也有海派的宽量。常娓娓笑言,却如雷贯耳,让我冥然有会。

2012年,我远从南通大学调到了中南民族大学。感谢罗漫先生、刘为钦先生、杨彬教授、董伟建教授、黄迎新教授对我的抬爱与帮助,感谢彭修银先生、赵辉先生、冯广艺先生、向柏松先生、邵则遂先生、胡家祥先生、高卫华教授等众多师长给予我的温暖;感谢龚举善教授、罗义华教授、肖晓阳教授、宋雄华教授、左洪涛教授、徐红教授、郝永华博士等给予我的兄弟姐妹般的情谊。感谢民大及民大文传院这个通情祥和的大家庭,给予我的心安与愉悦,在不算很长的时间里,我在接受它,亲近它,喜欢它,因为有了它,浮躁喧哗的今天,尚可以存心灵绿洲之一寓,守独行之我素。

感谢我的家人始终如一默默对我的支持、鼓励与关爱。数年来,辗转在外,陪伴他们的太少,损失的亲情太多,这是一生难补的缺憾。

今天的学界空气,想说爱他不容易!求速求量,浮躁功利。自非硕儒通才,不能孤高自雄,骨头有点“硬”,断做不了“人精”,不能左右逢缘,所想做的,唯闭户息纷,读喜欢的书,写自己的文,如此而已!

系累人生,难以决绝,矛盾总是成捆的!

俗尘之心,自是自贱,超人总是难做的!

不尽美的现实,终需有一个火焰般的梦!

陈啸

2014年10月 记于江城·中南民族大学·青教公寓D404

附:《海派散文:婆娑的人间味》目录

序(吴福辉)
我与三月江南(代自序)
引论 都会化进程与近现代上海散文的分形
第一章 京海合流与海派散文的生成
一 文学中心变迁与作家群游走
二 “论语派”的意义
三 同源异流与“十字街头”的审美
第二章 大众媒介与海派散文批评观及文体塑型
一 大众媒介与文学文体
二 大众媒介生产了海派散文作家主体
三 大众媒介的前瞻与海派散文的尖新
四 文学的媒介化与海派散文的非文学化
第三章 海派散文的空间化与表征批判功能
一 都市的空间感与海派散文的空间化
二 海派散文的空间形式
三 海派散文空间化的表征功能
第四章 海派散文的“都市性”与都市心史
一 实生活的审美与“人”的回归
二 形而下的困惑与超越
三 海派散文的原乡印记与创伤记忆
结语 近现代中国工商文化的精神标识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现代性灵文学的存适语境与流变形态
附录二 主要海派散文作家简介

后记


(0)

相关推荐

  • 吴福辉 | 以广告为中心的文学编年史写作断想

    近代文学研究 第268期 编者按:著名文学史家吴福辉先生于2021年1月15日病逝于加拿大,享年82岁.吴福辉先生是19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著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

  • 【刀见】少拉些大旗,多做些实事

    少拉些大旗,多做些实事 教育虽不易,总有可为处 起飞 实在不忍心用"乱象纷纭"来言说当今中国的教育流派,但当我特意关注"流派"现象后,又觉得似乎只有这个词语,才 ...

  • 不知道旗袍怎么搭配?影后张曼玉来教你!

    珠宝匠第116篇走心推荐 关注我们,每天比别人多知道一点 珠宝匠原创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一经播出便被推上热搜,国内第一档以演员为主线的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因为"章娘娘& ...

  • 悼念吴福辉先生 · 陈子善 | 文学史家老吴

    吴福辉先生千古 吴福辉(1939.12-2021.1),祖籍浙江镇海.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读研究生,师从王瑶先生.严家炎先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三.四十年代文学.左翼文学与京海派文 ...

  • 生于上海逝于加拿大,现代文学海派文学专家吴福辉:中文系学生都读过他写的书

    作者:施晨露 "海派文学研究于他,如同踏上一次返乡的路途." 现代文学专家.学者吴福辉今晨(2021年1月15日)在加拿大因突发心脏病逝世,享年82岁.合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 ...

  • 戏迷必须知道的京剧知识(30)​京派和海派

    京派和海派 京派,也叫"京朝派"或"内江派"指在北京扎根的京演员和戏班,是相对"海派"或"外江派"而言的.其主要特点是非 ...

  • 京剧中的海派:“不是在海派中,也不能孕育麒麟童周信芳”

    海派的特点 顾名思义,所谓海派是上海味儿的京戏.这名词多半创自剧评家也说不定.创制的情形,我因对旧戏的关系很浅,不大明了,不过当日从剧评家笔下创出这个新名词,用来和正统的京戏对立的时候,带着多量的轻蔑 ...

  • 散文丨陈新颜:木芙蓉

    文/陈新颜 农历十月走过的地方,开着无数的木芙蓉. 一年12个月,每一个月都有相应的花开,这或许是造物主的有意安排.唐朝的元稹为了说明偏爱菊花的理由,竟然编出"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 陈文中原创散文丨人间仙境万福山

    人间仙境万福山 文/陈文中 莱莱有十大名山,位于城东北高铁旁的万福山则是其中之一.此山论高度,它远远比不上香山和莲花山,只有693米.刘禹锡在<百字铭>开头就说:"山不在高,有仙 ...

  • 陈晓醒丨看草原(散文)

    今天听了降央卓玛的歌曲<陪你一起看草原>,使我想起了一年前在最美的季节看草原的情景. 那是2017年的8月上旬,我和朋友一起带着初到异域的兴奋和期待,坐车直奔格根塔拉大草原. 我们走进格根 ...

  • 陈 锋丨初雪情(散文)

    11月22日,按我国农历算,是"小雪"的节气,理应有一场小雪要下.天气预报现在也比较准,一周前就有预告说,"小雪"这一天,河南各地将有一场小到中雪飘落. 果不其 ...

  • 陈 锋丨走进黑土地(散文)

    盛夏之际,约好友二三,暂别流火的中原,我们一路北上,直达黑龙江.一来纳凉避暑,二来想领略北国旖旎的风光. 在哈尔滨作短暂停留之后,我们即乘车从冰城出发,经绥化.过海伦和北安市.驶向五大连池.人在车上坐 ...

  • 【阅读悦读丨散文】陈猷华《小镇的原味春节》

    [阅读悦读丨书讯]<时光流沙·红颜殇>新鲜出炉! 文/陈猷华 [作者简介]陈猷华,重庆市作协会员,南岸区作协常务副主席,<南山风>文艺双月刊执行主编.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

  • 阅读悦读丨陈国兵《煮一碗月亮过中秋》(散文)

    [阅读悦读·小说]陈国兵<香樟树下的爱情> 文/陈国兵 [作者简介]陈国兵,笔名埋剑煮酒,做过公务.乡干部,后经商.2002年来到成都,从事建筑.园林.农业旅游企业的管理.现担任成都恒风动 ...

  • 采访实录丨陈睿谈B站的商业模式、驱动力及信仰

    B站究竟是什么? 这是个老生常谈又似是而非的问题.3月29日,在B站港股二次上市的这一天,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再次做了解释,B站做收入的思路实际是消费."用内容吸引用户.社区留住用户,再提 ...

  • 沉痛悼念丨陈绶祥先生因病去世,享年77岁

    著名美术批评家.美术理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陈绶祥先生,因病于2021年5月10日下午12时40分在广西桂林去世,享年77岁. 陈绶祥 著名美术批评家.美术理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