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保健方法之扪囟法、熨脐法、刮瘀法介绍

外用保健方法之扪囟法、熨脐法、刮瘀法介绍:陈博士按,对于一些生活中的小毛病,采用一些外用的治疗方法,效果是可以的;这方面我有比较多的心得和体会。这里结合1976年《赤脚医生杂志》中的相关文献来进行阐述;1.扪囟法,功能:温通经络,解表散寒。主治:风寒感冒。方法:术者将两手掌合在一起,摩擦至有热感后,马上用一侧手心轻重适度地扪在患儿的前囟处。每次10~30分钟,每日1~3次,每次扪囟时,可反复摩掌数次。本法适用于2岁以内婴幼儿;对实热病证不宜使用;在扪囟30分钟后,有的患儿额头及鼻尖见微汗,系正常反应。2.熨脐法,功能:温中散寒。主治:虚寒腹泻。方法:取米粒大小的食盐粒1~2两,炒热,盛于布袋内(布袋大小可灵活掌握,一般以食盐厚度不小于1厘米为好),置小儿脐部,每日3~5次,每次20~50分钟。本法对虚寒证之腹泻、腹痛、腹胀,效果较好。但严重腹泻者尚应配合其他疗法。对肠梗阻、肠蛔虫症及其他器质性病变不宜使用;食盐温度要适宜,以不烫伤皮肤为度。一般温度可高一些,在盐袋下面加布垫,随着食盐渐凉,把布垫逐层递减;注意盐袋切勿漏盐或受潮湿,以免损伤皮肤,并发感染。3.刮瘀法,功能:舒经络,活气血,散热邪。主治:风热感冒,风热咳嗽,实热腹泻。方法:根据症状选取部位,然后 用酒精 常规消毒,或以白酒、姜片擦净皮肤泥污。再用铜钱或缝衣用的顶针,朝一个方向推刮至皮肤色红,甚至出现瘀斑为止。推刮行数据部位而定。部位选取:一般可参照针灸穴位选取部位。如感冒取头项部,咳嗽取前胸两乳以上肋间及后背大椎附近、脊柱两旁,腹泻取足三里、中脘附近,刮中脘时横刮或纵刮均可。本法对小儿疗效比较显著,成人亦可取得一定效果;重要器官、近大血管、皮肤破溃和瘢痕处慎用或不用。(免责声明:文中如有涉及到治疗或者保健方法仅供参考,若有朋友需要使用,请咨询专业医师后使用,本人不承担相关责任)。本人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及其他渠道所发相关帖子欢迎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