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花生
收花生
文/徐继忠
上周四(8月16日)早晨,我们刚起床,老岳母就打来电话,让我妻子星期天回家收花生。多年来,北吴集老家已形成一个习惯,不管家中大事小事,大都是先打电话找我妻子。
妻子老家在北吴集史下庄,属于新桥二组,现在名称是新河六组。她兄妹五人,在家排行老二,其大姐在河南南阳油田医院上班,离开家乡已有三十多年,下面有三个弟弟,均在淮阴城区居住,有的在外地打工,有的就在淮阴当地上班。弟弟家的小孩有的出嫁,有的还没婚娶。
由于岳母年事已高,一个人在家,身体又不是太好,为了她的健康,子女们早就不让她再种庄稼。他们曾半开玩笑半威胁地对她说:“如果你在家再种田,你种就你收,我们是不会回家帮你收的。”她在家,既不缺钱也不缺吃,但就是闲不住,老人的心思你真猜不透。在去年城乡拆挂后的七、八分宅基地(含门口小菜地)上,今年她又种了10行玉米、8陇花生。
虽嘴上说不帮她,但花生已经成熟,到了收获的季节,如拖延时间长,花生会在地里发芽或烂掉。原来的左邻右舍,有的人家花生已收获、晒干入户,有的已卖出、变成钞票。无论如何,不能寒了母亲的心。于是,妻子星期六(8月18日)上午,在老家群里发布消息:星期日乡下一日游,愿意回家收花生的请报名。消息发出,响应者却寥寥无几,仅有她两个弟弟愿意前往。当然,星期天不是每个人都没事,有的还在上班,有的有小孩缠着离不开。在宁波上班的儿媳,微信里跟我妻子调皮地说:“妈妈,星期天我们也报名回家收花生吧。”孩子的心意我们理解,但毕竟远水不解近渴。
星期日(8月19日)早晨七点,孩子大舅、三舅开车来到我家楼下,接我们一起去北吴集收花生。史下庄老房去年拆迁后,孩子二舅在渔宋路柿树园路边,买了一幢上下二层的楼房,让我老岳母平时居住。
到家后,老岳母已把手套、工作服、旧鞋,早早地准备好放在客厅里。下车后,我们把买好的菜、水果、纯净水等物品拿进屋里,刚寒暄几句,岳母就催我们赶快换衣服,趁天气还不热,早点去收花生。于是,孩子大舅开着电动三轮车,我们继续坐小车,驶向距离新家三、四里路的花生地。
这是一块春茬花生田,夹在二块玉米地之间。近看大多数花生藤还都是翠绿色,也有一小部分花生藤呈浅黄色,但总体长势还不错,直观感觉收成应该还可以。春天播种时,每行花生地都做成陇,中间高,两头低,便于排水。种子点在陇上,随种而下的还有混合肥,然后再盖上塑料薄膜。这样既可保持土壤水分不被蒸发,出芽率高,又可防止鸟类扒吃。岳母说:有人家为了防止虫害或鸟类的破坏,花生种下地前会拌些农药,可我们家种的少,收的花生又不卖,只是留给家里吃的,所以就没有拌药。原来老人家害怕花生种拌药,会影响花生结果的食品安全,我认为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薅花生,是我们收花生的第一道工序。薅花生,怎么薅,也有一点小讲究。看你是坐着小板凳薅,还是弯着腰去薅。我认为应该握着花生藤,垂直于地面,慢慢的往上提,这种薅花生姿势,能把花生果基本都带上来。如果所握的花生藤与地面夹角越小,用劲越大,留在地里的果实就会越多。弯着腰薅的时候,手应握在花生藤的中上部,这样比较省力,这应该符合力学的有关原理:当作用力一定时,力矩长,用力就小,不知我说的是否有道理?如果坐着小板凳薅,由于人的重心低,手握在花生藤的底部比较顺手,用力就要大一点,就显得有点费劲。
抖花生,是我们收花生的第二道工序。由于近几天受台风的影响,雨水较多,花生薅上来的时候,都沾着很多土,如当时就把泥去掉,既费劲,花生果又容易掉。于是,我们把花生薅起后,放在陇上晾晒一段时间,让泥土水汽释放。在抖花生时,他们有的是将花生藤拿起,直接往地上掼,而我却是拎起两把花生藤,稍离地面后互相碰撞。就好像二个熊孩子在顽皮,你给我一拳,我还你一拳;你给我二下,我也还你二下,这样握在手中的花生藤二、三个轮次,泥土就纷纷落下。
掼花生,是我们收花生的最后一道工序。抖去泥土的花生,孩子大舅负责用电动三轮车将它运到家里。隔壁邻居表嫂把大板凳横放在地上,再把木棍绑在大板凳腿上,然后麻利地抓起一把把花生藤,向木棍上掼去。每把花生藤,她只需掼两下,花生果就都乖乖地掉下。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摘花生,觉得有点好奇。这种方法效率高,速度快,不像之前我们都是一个个地去摘果子。
我一边看,一边与表嫂聊天。表嫂是一个很有本事的女人,她年龄只有五十上下,比我和妻子的年龄都要小,只是其丈夫的年龄比我妻子大,故妻子称她为嫂。她中等身材,有点微胖,皮肤白晰,扎着一把揪辫子,说话耿直,做事利落。丈夫长期在外打工,儿子大学毕业后先在上海工作,今年又去英国读研。一个女人在家种30余亩地,家事农活安排有序,井井有条,每年种田,能为家庭创收七、八万元,现在渔沟学驾驶。当我们上午收花生到家时,她已在岳母家,做好八菜一汤,放在大桌上。我们洗洗手,就开始吃饭,她烧、炒的菜肴色香味俱佳,使我们每个人都食量大增。
花生收了,我们几人却累得筋疲力尽。由于花生地的两边都是玉米田,虽然风把树梢刮得歪来歪去,但我们却享受不到一点风的凉爽与惬意。不一会儿,我们就都满头大汗,咸湿的汗水,不断地往下流,浸湿着眼睛、脖子、身体。我的腰经不起长时间弯曲的折磨,薅花生时,我有时会一鼓作气地直往前薅,待到起身时,腰疼得都有点站不起身来。晚上回家上楼时,感到脚有些沉重,腿也有点不听使唤。
第二天晨起,妻子也感到腰疼腿酸,浑身无力。孩子三舅也在微信里,问我妻子感觉如何,说他自己两腿酸酸的,走路都有点不正常。孩子大舅虽然未跟我们说,我想一定会和我们一样累。不难想像年迈的岳母大人就更累了,只是没有跟我们说罢了。
虽然酷暑已过,但秋伏天收花生,仍然让我们体会了唐朝诗人李绅在《悯农》中所写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滋味。看着我们带回亲手收获的果小、皮薄、粒满、吃相好的小花生,也使我们深深地懂得:任何果实的获取都来之不易,我们都应倍加珍惜。尤其离乡住城的人们,更应多劳动、多锻炼,否则,只能自叹“廉颇老矣”了。
2018年8月22日
作者简介:徐继忠,1986年毕业于盐城商校,财务与会计专业,会计师,在企业从事财会工作15年,现供职于区直某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