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没有高考

我的人生没有高考

文/刘婷婕

回忆像个说书的人,用充满伤感的语调,跳过水沟,越过小道,绕过村庄,带我回到二十年前。

“你要不是念师范,今年肯定参加高考了!”多年前的那个下午,爷爷和我说。我眼神一黯,头一低,心有不甘而又无奈的一沉,转身出了家门。那一刻成了我这辈子都磨灭不掉的回忆。我这辈中,我是老刘家唯一一个没有参加高考的孩子。

“多看书,多读点系统的古诗文,多写点文章。”去年,马叔鼓励我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我没念过高中,很担心没有那么好的领悟力能读透读懂。幸好,马叔教诲我走好现在的路就是最好的路。

恰逢培训,我询问身边念师范的朋友,没有参加高考,你怎么想?她略带苦涩地说,我们同学谈到这个话题都很遗憾,没有经历高考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不算完整的。更甚者觉得和参加过高考的人比起来是不是有点弱了,自卑得一度怀疑自己。

看到朋友晒在名校留影的照片下,好友留言:没上过大学是我这辈子难以愈合的陈年旧伤,是一种难以弥补的遗憾,对上过大学的人充满敬仰。我亦唏嘘,毫不犹豫发了拥抱握手的表情。

当淮阴语文发出“我的高考”征文启事时,我和唐兄不约而同的留言“这个征文很有意义,可是我的人生没有高考……”

我没念高中,初中毕业考上师范,师范毕业后到了小学教书,然后参加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大专的自学考试,继而参加本科的自学考试,一共24门,上半年考一次,下半年考一次。那么多年都是在反反复复的看书中度过的。那时乡下交通极不方便,坐着敞篷的三轮车一路颠簸到淮阴,再换车到市里大治路上的自考书店买资料。然后回家早看书晚笔记,到考前更是通宵复习,就想着临时抱佛脚能考到万万岁的60分,就像小时候拿了100分,满足得就像拥有了一切。那时候都流行自考,考着考着,自考路上的伙伴越来越少,坚持到最后的就更少了。好多自考本科过了几门的同事,“悬崖勒马”改念函授本科了。现在大治路自考书店早已经被卖手机的店铺取而代之,可我每每路过,都有些恍惚,旧日时光,流水般逝去,隔着岁月的河流回望,那个买自考资料的女孩子青涩般的还在。想想那时候真傻,真苦,函授多省事。不过正因为那时候的“苦其心志”“动心忍性”,才有后来的“增益其不能”。

我的人生没有高考,那二十几门大专本科的科目考试,对我来说就是高考。

后来,偶然的机遇到了初中,连续教了好多年初三兼班主任。早晨6点准时在操场风雨无阻守候学生,陪学生早读。晚自习陪学生到10点后,再到宿舍看看学生是否就寝,等学生安静下来再休息。周日下午4点到校,班主任看班检查作业。毕业班班主任面临的情况复杂棘手:跟谈恋爱的谈心,考试前焦虑的安抚,考后的总结点拨,厌学的疏导等等。每一位毕业班的班主任心中都有一把辛酸泪,一杆良心秤,就像导航仪一样“一路陪伴,全程跟踪”。

我的人生没有高考,我把我的学生一届届安安稳稳的度过中考,对我来说就是高考。

兜兜转转,2016年教师招聘,我报的是小学,说实话,之前教初中,对小学的课文不熟悉;课型结构不清楚;重难点教学目标一窍不通。面试前几天在好友的高强度的轰炸下,把小学语文的课程标准硬啃下来,把中高年级的每篇文章看了个遍,说课演课基本做到腹中有文,心中有案,口中有言。有的时候外界逼一逼,自己逼一逼,“内外交逼”就成功了。那一年我以第六名(最后一名)入围,朋友总戏谑我运气好,走狗屎运。一路走来,一路歌。我渐渐明白,勤奋养运气,读书养才气。

那一年,我的人生没有高考,从此后,我把人生的每一步都当成高考。

【作者简介】刘婷婕出生于书香之家,承传祖业,为人师表,供职于淮安市银川路实验小学。聪慧勤奋,有文才,善属文,有多篇文章见诸报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