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腹救赵:赵氏孤儿的N重真相
【赵氏孤儿】纸本水墨 30×50|河夫作品(已在微店上架,阅读原文可进)
赵氏孤儿的故事,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看过的最催人泪下的版本,来自《春秋列国志》:
屠岸贾灭了赵氏满门,赵家的两位门客公孙杵臼和程婴密商如何救刚出世的赵氏孤儿赵武。程婴说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找一个男婴替赵氏孤儿去死。公孙杵臼说事急燃眉,去哪里找婴儿?程婴说我有,你等等。原来,程婴夫人也将临盆,之前程婴已给她切过脉,知道是男婴(足证祖国传统医学多么厉害),程婴回到家,跪求夫人说,咱生是赵家人,死是赵家鬼,为了留存赵氏一脉,只能把腹中婴儿献出。程夫人深明大义,含泪答应,于是,程婴就动刀给她剖腹,将足月婴儿取出……
就这样,程婴牺牲了老婆和儿子的命,保住了赵氏孤儿一脉。
十八年后,赵武长大成人,得知真相,杀了屠岸贾,报了赵氏之仇。程婴任务完成,决心以死报赵家及公孙杵臼,赵武苦劝,说您曾经切腹救赵,功比天高,我要好好报答您。程婴说我跟公孙杵臼约好,他还在九泉之下等我,我不能失约。说完就伏剑自杀。
有没有跟我一样被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那如果我告诉你,这里面的关键情节,切腹,扯属胡扯呢?
没错,根本就没有切腹一事,不用脑子都能想到,两千多年前,祖国的传统医学再发达,也没有剖腹产技术,就算真的切腹,早产儿一刻钟都存活不了。所以,这不科学。
坦白交代,所谓《春秋列国志》,纯属我瞎编的书名,妥妥的历史虚无主义。“切腹救赵”本来就是又一个“造成语的反”。
如假包换的《东周列国志》,写到赵氏孤儿一节,在第五十七回,当公孙杵臼和程婴商量怎么救赵氏孤儿时,程婴说:“吾新生一儿,与孤儿诞期相近,可以代之。”
程婴用来替换赵氏孤儿的,确实是他自己儿子,但是“新生”的,不需要切腹。这跟广为流传的赵氏孤儿故事是一致的。
第一次划重点,记住:有救赵,但没有切腹,没有切腹,没有切腹。
这就是真相了?
不急。
虽然有不少人把《东周列国志》当史书看,但它其实就跟《三国演义》一样,也是“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完稿于明末的冯梦龙,后经清乾隆年间蔡天放的重新修改、校勘,才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
而早在蒙元初年,比冯梦龙早三百年左右,就有纪君祥创作的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简称《赵氏孤儿》)面世,后被列入“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让赵氏孤儿故事流传最广,甚至被伏尔泰等人译介到欧洲去,感动西方的,正是这部杂剧。
《赵氏孤儿》跟《东周列国志》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站赵家的将军韩厥,在剧中自杀,在演义中没有;剧中由程婴抚养的赵氏孤儿取名程勃,后来还被屠岸贾收为义子,悉心培养;演义中,赵氏孤儿一直叫赵武,被程婴藏在山中抚养大,后来才由韩厥引荐给晋悼公。
谁更接近史实?
猜都猜得到是《东周列国志》,因为它的情节主线基本取自《史记》中的《赵世家》。杂剧为了煽情,编排韩厥为救赵氏孤儿而自杀,这是最大的历史虚无主义,要知道,韩厥当时的地位跟赵朔不相上下,他也是后来赵韩魏三家分晋中韩家的奠基人,把他弄死,也就没有战国七雄中的韩国了。
那么,《东周列国志》跟《史记·赵世家》中的赵氏孤儿故事有没有不同?
冯梦龙还是比较忠实于《史记》的,基本都是《赵世家》相关内容的扩写,包括对白方面的合理化想象。但细读之下,便会有一个颠覆性的发现,足以摧毁赵氏孤儿故事所有的泪点:
《赵世家》中,根本就没有程婴的孩子啥事。
且看,当公孙杵臼和程婴密商救孤时:
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
公孙问,把孤儿培养成人,跟现在为救孤而死,哪种更难?程说当然育孤更难,公孙说,赵家待你不薄,难的归你,容易的归我。于是,两人就“谋取他人婴儿负之”,也就是说,找了个别人家的孩子,包在襁褓中,再由公孙杵臼带着藏在山里。
第二次划重点:谋取他人婴儿,谋取他人婴儿,谋取他人婴儿。
程婴,根本就没拿自己的孩子去顶赵氏孤儿,这个最催泪的情节,完全是后世编剧的功劳。
《史记》的记载,应该就是最权威、最有可信度的吧。而且,司马迁不仅在《赵世家》里面写得很详细,在相关的《韩世家》也有记载,说赵氏满门被害后,“程婴﹑公孙杵臼之藏赵孤赵武也,(韩)厥知之”。没提找个婴儿替死之事。
这可以理解,因为《韩世家》的C位是韩家,赵家的事能省则省。
此事发生时,远没到三家分晋时期,既然《韩世家》都有提到,《晋世家》里面不可能没有。一翻查,果然……慢着,事情怎么是这样的:
十七年,诛赵同、赵括,族灭之。韩厥曰:“赵衰、赵盾之功岂可忘乎?奈何绝祀!”乃复令赵庶子武为赵后,复与之邑。(晋景公十七年,晋国杀了赵同、赵括,灭了赵家一族。韩厥说:“赵衰、赵盾的功劳难道可以忘了吗?怎么能断绝他们的香火呢?”于是,晋君又让赵氏庶子赵武作为赵氏后代,又封给他城池。)
到这里,有必要先把相关历史和人物捋一下了。
赵氏在晋国发迹,是从赵衰开始的。当年重耳流亡,赵衰不离不弃跟了十九年,立下汗马功劳,所以重耳回国即位成为晋文公之后,就对赵衰封地赐爵。赵衰有四个儿子,赵盾、赵同、赵括、赵婴,赵衰死后,赵盾成为继承人,在晋襄公及晋灵公时期权倾朝野,赵同、赵括、赵婴三兄弟也各被封为大夫,所以赵氏在文公、襄公、灵公、成公四朝,都是权势最大的。(其中灵公、成公两位都是赵盾一手扶起来的,晋灵公长大后荒淫无道,竟想杀了一直阻手阻脚的赵盾,后来却被赵盾的堂弟赵穿杀了,赵盾才扶立了成公。)
赵盾的儿子赵朔,在赵盾死后继承了赵家,并娶了晋景公的姐姐为夫人,就是赵庄姬,也叫孟姬,生下了赵武。广为流传的赵氏孤儿情节中,屠岸贾在晋景公三年杀了赵朔,并灭了赵家满门。
可是,《晋世家》为什么只说“诛赵同、赵括,族灭之”,赵朔和他叔赵婴呢?
还有大反派屠岸贾呢?
很遗憾,翻遍整篇《晋世家》,关于屠岸贾这个位高权重的“大夫”、“司寇”,根本就没有一字记载。
如果说,《晋世家》主要讲晋公室的事,赵家能略则略,也说得过去。问题是,前前后后根本没提到赵氏为什么会被灭族,“乃”字也说明,灭赵氏一族跟立赵武为赵家后人,是前后脚的事,根本不是什么十几二十年后。
感动全世界人民的程婴、公孙杵臼呢?
很多时候,《史记》看不懂,还是得到《春秋左传》《国语》等书里面找答案。
这一找,就发现《史记》真有问题了。
《晋世家》里面所说的晋景公十七年,正是鲁成公八年(前583),这一年,《春秋》中有一句记载:“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左传》对这句话的注释是:
晋赵庄姬为赵婴之亡故,谮之于晋侯,曰:“原、屏将为乱。”栾、郤为征。六月,晋讨赵同、赵括。武从姬氏畜于公宫。以其田与祁奚。韩厥言于晋侯曰:“成季之勋,宣孟之忠,而无后,为善者其惧矣……”乃立武,而反其田焉。
直接翻译过来,就是:孟姬因为叔父赵婴被迫流亡的缘故,在晋景公面前进谗言,说赵同、赵括要谋反,这话也得到了栾书等两位大夫的证明,晋景公就信了,在这年的六月杀了赵同、赵括,灭了赵氏满门。赵朔的儿子赵武跟他妈孟姬躲在公宫,所以没被杀,赵家的田地全部被分给其他大夫。大夫韩厥就对晋景公说:“赵氏对晋国一向忠心,功劳也大,现在搞到香火都绝了,这会让忠臣寒心的。”晋景公就立赵武为赵氏继承人,并把赵氏的田地都归还给他。
确实没有赵朔跟屠岸贾啥事,更没有什么程婴、公孙杵臼。
现在问题又来了:赵婴为什么会流亡?孟姬作为侄媳妇,为什么会因为这位叔父的流亡而去诬告另外两位叔父?她的丈夫赵朔哪里去了?
可惜,赵朔怎么死的,死于哪一年,《春秋左传》不见载,他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宣公十二年(前597),也即晋景公三年,他以晋下军统帅的身份参与著名的晋楚邲之战,此后便不见踪影。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赵朔早在赵氏被灭门前就死了,正常死亡,不是战死,更不是被谁所杀,否则《春秋左传》不可能不载。
十年后,《左传·成公四年》里面有个大瓜:“晋赵婴通于赵庄姬。”
成公四年即公元前587年,晋景公十三年,这一年,赵婴跟他侄媳妇、也就是赵朔的夫人孟姬通奸。
赵氏发生这样的事,可是家族丑事,所以,第二年,《左传》里又记着:“五年春,原、屏放诸齐。”
“原”就是赵同,“屏”就是赵括(因封地而得名),赵家这兄弟俩怕家丑外扬,将弟弟赵婴放逐到齐国去(所以赵婴又被称为赵婴齐,这事也能证明赵朔早在此前死了)。
综上,这完全就是一起乱伦引发的灭门案:赵朔死后N年,孟姬耐不住寂寞,跟她小叔父赵婴通奸,事发,其他两位叔父赵同、赵括怕家丑外扬,就将赵婴放逐到齐国去。这惹触怒了孟姬,就跑到晋景公面前诬告这两位叔父,再加上早就看赵家专权不满的其他大夫作伪证,晋景公就信了,杀了赵同和赵括,灭了赵家满门,只有赵朔的儿子赵武因为是孟姬生的,跟母亲一起躲在宫里而没被杀。在韩厥的劝说下,晋景公很快立赵武为赵家继承人。
就这样?
就这样。
历史是不是很无趣?
历史是不是很有趣?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其著作《陔余丛考》也举了《国语》中一些旁证,质疑广为流传的赵氏孤儿故事,说司马迁“一手所著书已自相矛盾,益可见屠岸贾之事出于无稽,而迁之采摭荒诞不足凭也。《史记》诸世家,多取《左传》《国语》以为文,独此一事,不用二书,而独取异说,而不自知其牴牾,信乎好奇之过也”!
“独取异说”,导致“自相矛盾”,这都是司马迁好奇害死史造成的。
清代另一史学家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提到赵氏孤儿案时,如是说:“匿孤报德,视死如归,乃战国侠士刺客所为,春秋之世无此风俗。则斯事固妄诞不可信。而所谓屠岸贾、程婴、杵臼,恐亦无其人也。”
第三次划重点:没有屠岸贾,没有程婴,没有公孙杵臼。
整件事从头到尾,只不过是赵家媳妇孟姬在兴风作浪;那些感动得你热泪盈眶的情节,只不是历史虚无主义在造孽。
那么,作为严肃史书,司马迁为什么要这样的“虚无”?
客观的原因,是六国史书都被一把秦火烧光,能用的文献极少,那时又没有考古发现可作佐证,有时候,为了充实史料,太史公就只好道听途说,甚至亲自加工。再加上,赵氏孤儿的传说,应该是从战国开始流传的,这么精彩的故事,不用上太可惜了,于是,太史公便不惜自己打自己的脸。
别忘了,《史记》有一美誉,叫“无韵之离骚”,它的文学价值,不在史学价值之下。
所以,既然《史记》可以,《赵氏孤儿大报仇》可以,《东周列国志》可以,你还一定要指证“切腹救赵”很虚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