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三次炸掉大桥后,美军干脆用飞机空投一座钢制桥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是形容后勤保障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里,美军不但显示出武器装备的精良,还展现了他们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
这里举一个例子。
1950年11月27日,志愿军第9兵团将美军陆战一师和第7步兵师分割成5部分,进行包围攻击。经过5天5夜的激战,第9兵团第27军将包围圈内的美军7步兵师第31团(北极熊团)予以歼灭;而美军陆战一师5团、7团却赶在第9兵团第26军即将奔赴战场时,突出了第9兵团第20军的包围圈,从下碣隅里向咸兴地区撤退,然后从兴南港乘船逃跑。
在下碣隅里到咸兴地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途中会经过一座水门桥。
水门桥是一座架在长津湖水库地下引水涵洞之上的悬空单车道桥梁,跨度约8.8米。水门桥的两侧是悬崖峭壁,桥下是万丈深渊。只要把这座桥炸掉,美军的机械化部队将插翅难飞,只能任由志愿军将士围攻,命运可想而知。
显而易见,水门桥在长津湖战役里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幸运的是,志愿军第9兵团首先看到这一点。
12月1日,当美军陆战一师开始往南撤退时,第9兵团第20军第60师派出了一支侦察队小分队,冒着严寒天气悄然来到水门桥,利用随身携带的炸药,将水门桥炸掉了。
按照中国军人的经验,要在漫天风雪的气候下,在如此偏僻的地方重新修好水门桥,使之恢复到能够通行汽车的程度,至少需要十几天。这十几天功夫,足以使志愿军第9兵团重新包围美军陆战一师。
虽然如此,侦察队小分队还是没有贸然离去,而是非常谨慎地留下来进行观察。他们惊讶地发现,美军工兵觉察到水门桥被炸后,带了一批工程装备来到现场,利用桥梁附近的一批木材,很快修好了桥梁。不久,一辆载重卡车缓缓地驶过新的木桥,宣告修建工作的完成。
侦察队小分队决定继续炸桥。由于美军派了更多警卫人员对水门桥进行保护,志愿军只能选择在夜间行动。12月4日夜晚,侦察队小分队带来更多的炸药,第二次炸掉了水门桥,并破坏掉了桥梁附近的所有木材。
没有木材,我看你们怎么恢复水门桥?
可是,让志愿军战士们大跌眼镜的是,这次美军工兵除了携带工程装备外,还自带了一批钢材。一夜之间,他们就第二次修建好了水门桥。新修的水门桥是钢木结构,质量超过了以前,甚至能够轻松承载一辆坦克通过。
在两次炸桥、两次修桥后,美军终于意识到水门桥的重要作用了。他们派出了一支坦克部队,严密布防在水门桥两侧,确保水门桥安然无恙。
怎么办呢?志愿军战士没有气馁,冒着生命危险对水门桥进行了第三次炸毁。这一次炸毁相当彻底,志愿军战士连桥梁的基座都炸得干干净净,并把所有钢材扔到了万丈深渊。
这次,连基座都没有了,美军将如何修建水门桥呢?
接下来,就是美军展示强大后勤保障能力的时刻了。美军工兵专家赶赴现场后,决定重新架设一座钢架桥梁。为此,美军在日本紧急制作了8套巨大的钢制组件(M-2型钢木标准桥梁),每套钢制组件重量达到了1.1吨。12月7日,美军动用8架C—119运输机将8套桥梁钢制组件运到水门桥上空,并使用专用降落伞投下来。
8套桥梁钢制组件中,有1套落到了志愿军阵地,1套在着陆时损害了。美军利用剩下的6套桥梁钢制组件,很快就搭建起一座全新的钢结构桥梁。新的水门桥更加结实,载重超过了50吨,可以通过所有包括坦克在内的重型装备。
水门桥第三次修建好后,美军陆战一师抵达到这里,通过这座桥撤往咸兴地区,与美军第3步兵师会合。当美军陆战一师通过水门桥时,志愿军第20军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阻扰。然而,在美军密集的火力掩护下,这种阻扰没有多大用处。
志愿军三次炸毁水门桥,美军又三次修建好,显示出那时候我军与美军在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上存在的巨大差距。如果志愿军拥有一定的制空权,或者装备几门重炮,就有可能第四次炸毁水门桥,从而把美军陆战一师拦截在水门桥另一侧。那时候,美军陆战一师怕是要面对撤销番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