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华夏文明的曙光,煌煌中华,上下何止区区五千年
上古的时候,河南这一带称豫州,因为位于当时九州的中心,所以又被称为“中州”“中原”“中国”,当时的人们甚至认为,这里就是天地的中心。
青铜神兽,河南博物院
河南人把自己脚下的土地叫中原。他们对任何事物下判断的时候,不是说是、不是、对、不对,而是说“中”“不中”。
这是一片平静的沃土,黄河自西向东横贯而过,浇灌了中原文明。
中原重器
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黄帝就是河南人。炎帝、黄帝与蚩尤部落的兼并战就发生在中原。
战争以黄帝的胜利告终,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础。
传说黄帝去世前铸造了铜鼎,用巨鼎镇住了中原的气脉,又用中原镇住了九州八方。
西周兽面纹铜方鼎,洛阳博物馆
后来,鼎成了最重要的礼器,不同阶层用鼎的数量表示尊卑。《公羊传·桓公二年》何休注云:“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
而有的鼎,甚至代表一个国家至高无上的王权。
1、杜岭方鼎
商代杜岭方鼎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作为国家重器的鼎。
杜岭方鼎,河南博物院
杜岭方鼎是目前人类已知的年代最早、体量最大、铸造最为完美、保存最为完整的青铜重器。通高87厘米,口径61厘米×61厘米(标准正方形),重64.25公斤。
我们知道的所有商周大鼎:后母戊鼎,子龙鼎,淳化大鼎,大盂鼎,大克鼎等等,全都是它的后辈。
杜岭方鼎是已知最早使用饕餮纹和乳钉纹的青铜器。
杜岭方鼎饕餮纹
鼎本身就为食器,饕餮是极其贪吃的动物,连自己的身体和尾巴都吃掉,所以饕餮纹只有头。
乳钉纹来源于乳头,同样意喻着哺育。杜岭方鼎吃+吃+吃的组合,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人一直都是民以食为天了。
乳钉纹也深刻着影响着后来的中国建筑,各种宫殿门板上的乳钉,都来源于这口鼎。
杜岭方鼎
1974年杜岭方鼎的发现,使得郑州从一个新城一跃成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而且还是最早的一个。
一件文物重新定义了一座城。
2、云纹铜禁
春秋时代的云纹铜禁,镂空透雕达五层。铜禁是一种铜制的几案,也可理解为专用酒桌。
云纹铜禁,河南博物院
为什么叫“禁”呢?
周武王灭了商纣王,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认为纣王是酗酒亡国,所以就颁布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禁酒令——《酒诰》,其中规定:贵族诸侯不准非礼饮酒,只有祭祀时方能饮酒。
后来,还专门为贵族诸侯打造了放酒的几案,称之为禁,以提醒饮者不要贪杯误国。
云纹铜禁
云纹铜禁的主人是敢于“问鼎中原”的楚庄王的儿子——子庚。
这样繁复精美的造型是用失蜡法所铸,这件铜禁也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用失蜡法铸造的器物。是首批64件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之一。
中原遗迹
远古时代,农业是创造财富、推进文明的主要途径,而那时自然地理条件,往往决定了农业生产的水平。
裴李岗文化,石墨盘、棒,平顶山博物馆
黄河及其支流在中原地区形成了巨大而肥沃的冲击平原。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连绵不绝的古代文明——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四五千年前的龙山文化,这些都是新石器文化在中原地区的重要遗迹。
贾湖遗址
裴李岗文化最早发现于郑州新郑裴李岗村。所以得名裴李岗文化。大概年代为9000-70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
舞阳县的贾湖遗址又是裴李岗文化中最靓的那个仔,它可谓是我国史前文明最璀璨的一颗星。
贾湖遗址有什么?
世界上最古老的多音阶管乐器——贾湖骨笛。让中国人在将近9000年前已经突破了6音阶。
贾湖骨笛 花无缺,河南博物院
世界上最古老的酒——在陶器内壁的残留物中检测出酒石酸,成分为稻米,蜂蜜,山楂,葡萄等原料。年代同样也是9000年前。
贾湖遗址,陶器,漯河市博物馆
中国最早有文字性质的契刻符号。在出土的龟甲,石头,骨器,陶器上,发现了近20例刻画符号,因为不连贯,所以无法释读,但是其中有些和后来的甲骨文十分相似,比如眼睛,太阳等等。
贾湖遗址契刻符号,漯河市博物馆
中国最早原始崇拜的实物见证,在贾湖的墓葬中,我们发现了成套的龟甲,骨笛,叉兴器以及殉狗等特定的葬俗。这说明在当时的先民已经心中已经有一个目标,无论生前或身后,都要有相应配套的东西跟随自己去崇拜这个目标。
贾湖遗址原始崇拜的实物,漯河市博物馆
三千年长安,三千三百年殷墟,三千六百年郑州,三千八百年二里头,四千年陶寺石峁,五千年良渚,六千年城头山,七千年半坡,八千年大地湾。相比之下,九千年贾湖当你去到当地的时候,总觉得有些过于低调了。贾湖遗址所承载的,当是中华文明真正的曙光。煌煌中华,上下又何止区区五千年。
中原宗教
人们在挑战大自然的同时,也会面对天地玄黄产生许多猜测和幻想,创造出绮丽的宗教文化。
河南,是佛教传入中国的一个重要落脚点。东汉时就建立了中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而后来,河南在中国佛教的发展传播过程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享誉世界的艺术宝库。在嵩山少林寺,南印度高僧菩提达摩面壁十年,创立了中国佛教主流——禅宗。
少林寺还因僧众尚武而闻名天下。
中原遗物
“得中原者得天下”,河南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无数次的中原大战像推土机,一次次将地面上的文明推到,埋入地下,再重建新的辉煌。
而一把玉柄铜芯铁剑的出土,则像是夜空中的惊啼,长嘶破空,把中国冶铁史提早到2800年前。
玉柄铜芯铁剑
在贾湖遗址发现在不少器物上都发现了符号。要么单字,要么两个,但是因为太少,我们无法确定一定是文字,比如这个目字和甲骨文的目几乎一样。他们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时间跨度太大,很难说。
贾湖遗址,刻符龟甲,河南博物院
中原地区出土的玉器,多为商周两代精工良琢之品,是当时人们通天地祭鬼神的社稷重器,是权势与地位的标志,是追求体肤不朽的工具。
人龙纹玉璋,三门峡市博物馆
编钟也有声有色地展示出古人精神世界的追求。
王孙诰编钟,河南博物院
鸮铜卣。湖南省博物馆有一件类似的鸮铜卣,前两年香港大唐也拍卖过一件类似的鸮铜卣。第一感觉就是纹饰真繁复。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哪里不对呢?哪里都不对,纹饰风格,工艺特点,间隙的宽度,纹饰的力度等等。
鸮铜卣,河南博物院
哪里看着都和殷墟风格挺像,可就是觉得不太一样。
徙铜斝。上面有个猫头鹰,很少见。鸮纹作为器物尾巴的纹饰相对多一点,但是作为核心主纹很少见。
徙铜斝,河南博物院
这是典型中原青铜器,把他跟楼上的鸮铜卣对比一下,大概就能感受到那种似曾相识,但又非我族类的感觉。
邯郸市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铜鎏金龙虎嵌玉剑首 赵国
铜鎏金龙虎嵌玉剑首,邯郸市博物馆
今天常见的剑饰大多都是汉代,如此华丽的战国剑首十分罕见。
中原之气
中原,从夏代到元代的3000年间,先后有二十多个王朝建都或迁都于此。全中国所有的馆藏文物,河南就拥有八分之一,浩浩130万件。
特殊的地理与历史环境,使中原地区孕育了得天独厚、悠久博大的历史文化,并塑造了这一地区的独特气质——中原之气。
长子口铜簋形觥
今天看来,那些表面上锈迹斑斑的青铜器全无光彩,而在当年,它们的光泽曾照亮了上古时代。
这些青铜器敦厚的质地、凝重奇特的造型以及美妙狞厉的纹饰,在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独领风骚。
青铜神兽,河南博物院
据考证,从春秋时期开始,历代都有人仿制商周青铜器,其中不乏能工巧匠。然而,无论怎样费尽心机,都很难捕捉到中原之气那古拙苍劲的气韵,大多有形无神。
龙纹器座,河南博物院
即使是随葬器皿或者生活用具,中原的就是中原的,透着朴实大气,叫人过目难忘。
中原人的双手,并不只擅长朴实粗犷的表达,有时同样可以细致入微。
汝官窑天蓝釉刻暗花鹅颈瓶,河南博物院
河南,这里收藏着关于中原的许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