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写作 | 怎样写散文?

我从小就喜欢舞笔弄墨。我写这种叫做散文的东西,已经有50年了。
虽然写的东西非常少,水平也不高,但是对其中的酸、甜、苦、辣,我却有不少的感性认识。
在生活平静的情况下,常常是一年半载写不出一篇东西来。原因是很明显的。
天天上班、下班、开会、学习、上课、会客,从家里到办公室,从办公室到课堂,又从课堂回家,用句通俗又形象的话来说,就是:三点一线。
这种点和线都平淡无味,没有刺激,没有激动,没有巨大的变化,没有新鲜的印象,这里用得上一个已经批判过的词儿:没有灵感。
没有灵感,就没有写什么东西的迫切的愿望。在这样的时候,我什么东西也写不出,什么东西也不想写。
否则,如果勉强动笔,则写出的东西必然是味同嚼蜡,满篇八股,流传出去,一害自己,二害别人。
自古以来,应制和赋得的东西好的很少,其原因就在这里。宋代伟大的词人辛稼轩写过一首词牌叫做“丑奴儿”的词: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要勉强说愁,则感情是虚伪的,空洞的,写出的东西,连自己都不能感动,如何能感动别人呢?
我的意思就是说,千万不要勉强写东西,不要无病呻吟。
即使是有病呻吟吧,也不要一有病就立刻呻吟,呻吟也要有技巧。如果放开嗓子粗声嚎叫,那就毫无作用。
还要细致地观察,深切地体会,反反复复,简练揣摩。要细致观察一切人,观察一切事物,深入体会一切。
在我们这个林林总总的花花世界上,遍地潜伏着蓬勃的生命,随处活动着熙攘的人群。
你只要留心,冷眼旁观,一定就会有收获。
一个老妇人布满皱纹的脸上的微笑,一个婴儿的鲜苹果似的双颊上的红霞,一个农民长满了老茧的手,
一个工人工作服上斑斑点点的油渍,一个学生琅琅的读书声,一个教师住房窗口深夜流出来的灯光,这些都是常见的现象,
但是倘一深入体会,不是也能体会出许多动人的含义吗?你必须把这些常见的、习以为常的、平凡的现象,涵润在心中,融会贯通。
仿佛一只酿蜜的蜜蜂,酝酿再酝酿,直到酝酿成熟,使情境交融,浑然一体,在自己心中形成了一幅“成竹”,然后动笔,把成竹画了下来。这样写成的文章,怎么能不感动人呢?
我的意思就是说,要细致观察,反复酝酿,然后才下笔。
创作的激情有了,简练揣摩的功夫也下过了,那么怎样下笔呢?写一篇散文,不同于写一篇政论文章。政论文章需要逻辑性,不能持之无故,言之不成理。
散文也要有逻辑性,但仅仅这个还不够,它还要有艺术性。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又说:“不学诗,无以言。”写散文绝不能平铺直叙,像记一篇流水账,枯燥单调。
枯燥单调是艺术的大敌,更是散文的大敌。首先要注意选词造句。世界语言都各有其特点,中国汉文的特点更是特别显着。
汉文的词类不那么固定,于是诗人就大有用武之地。
相传宋代大散文家王安石写一首诗,中间有一句,原来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他觉得不好;改为“春风又过江南岸”,他仍然觉得不好;
改了几次,最后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自己满意了,读者也都满意,成为名句。“绿”本来是形容词,这里却改为动词。一字之改,全句生动。
这种例子中国还多得很。又如有名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原来是“僧推月下门”,“推”字太低沉,不响亮,一改为“敲”,全句立刻活了起来。中国语言里常说“推敲”就由此而来。
再如咏早梅的诗:“昨夜风雪里,前村数枝开”,把“数”字改为“一”字,“早”立刻就突出了出来。中国旧诗人很大一部分精力,就用在炼字上。
我想,其他国家的诗人也在不同的程度是致力于此。散文作家,不仅仅限于遣词造句。
整篇散文,都应该写得形象生动,诗意盎然。让读者读了以后,好像是读一首好诗。古今有名的散文作品很大一部分是属于这一个类型的。
中国古代的诗人曾在不同的时期提出不同的理论,有的主张神韵,有的主张性灵。
表面上看起来,有点五花八门,实际上,他们是有共同的目的的。他们都想把诗写得新鲜动人,不能陈陈相因。我想散文也不能例外。
我的意思就是说,要像写诗那样来写散文。
光是炼字、炼句是不是就够了呢?我觉得,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要炼篇。
关于炼字、炼句,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着作中,也包括大量的所谓“诗话”,讨论得已经很充分了。
但是关于炼篇,也就是要在整篇的结构上着眼,也间或有所论列,总之是很不够的。
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个问题似乎还没有引起文人学士足够的重视。实际上,我认为,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炼篇包括的内容很广泛。首先是怎样开头。写过点文章的人都知道:
文章开头难。古今中外的文人大概都感到这一点,而且做过各方面的尝试。
在中国古文和古诗歌中,如果细心揣摩,可以读到不少开头好的诗文。有的起得突兀,如奇峰突起,出人意外。
比如岑参的《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开头两句是:“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文章的气势把高塔的气势生动地表达了出来,让你非看下去不行。
有的纡徐,如春水潺湲,耐人寻味。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开头的一句话:“环滁皆山也。”用“也”字结尾,这种句型一直贯穿到底。也仿佛抓住了你的心,非看下去不行。
还有一个传说说,欧阳修写《相州昼锦堂记》的时候,构思多日,终于写成,派人送出去以后,忽然想到,开头还不好,
于是连夜派人快马加鞭把原稿追回,另改了一个开头:“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这样的开头有气势,能笼罩全篇。于是就成为文坛佳话。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几十几百。这些都说明,我们古代的文人学士是如何注意文章的开头的。
开头好,并不等于整篇文章都好,炼篇的工作才只是开始。在以下的整篇文章的结构上,还要煞费苦心,惨淡经营。
整篇文章一定要一环扣一环,有一种内在的逻辑性。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都要严丝合缝,无懈可击。
有人写文章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前言不搭后语,我认为,这不是正确的做法。
在整篇文章的气势方面,也不能流于单调,也不能陈陈相因。尽管作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应该加以培养这种风格,这只是就全体而言。
至于在一篇文章中,却应该变化多端。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不同的风格:
《史记》的雄浑,六朝的秾艳,陶渊明、王维的朴素,徐、庾的华丽,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流畅灵动,《红楼梦》的细腻,《儒林外史》的简明,无不各擅胜场。
我们写东西,在一篇文章中最好不要使用一种风格,应该尽可能地把不同的几种风格融合在一起,给人的印象就会比较深刻。
中国的骈文、诗歌,讲究平仄,这是中国语言的特点造成的,是任何别的语言所没有的。
大概中国人也不可能是一开始就认识到这个现象,一定也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才摸索出来的。我们写散文当然与写骈文、诗歌不同。
但在个别的地方,也可以尝试着使用一下,这样可以助长行文的气势,使文章的调子更响亮,更铿锵有力。
文章的中心部分写完了,到了结束的时候,又来了一个难题。我上面讲到:文章开头难。但是认真从事写作的人都会感到:文章结尾更难。
为了说明问题方便起见,我还是举一些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例子。
上面引的《醉翁亭记》的结尾是:“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以“也”字句开始,又以“也”字句结尾。中间也有大量的“也”字句,这样就前后呼应,构成了一个整体。
另一个例子我想举杜甫那首着名的诗篇《赠卫八处士》,最后两句是:“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这样就给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
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洋洋洒洒数百言,或在天上,或在地下。
最后的结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也使人有余味无穷的意境。还有一首诗,是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
结句是:“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对这句的解释是有争论的。据我自己的看法,这样结尾,与试帖诗无关。它确实把读者带到了一个永恒的境界中去。
上面讲了一篇散文的起头、中间部分和结尾。我们都要认真对待,而且要有一个中心的旋律贯穿全篇,不能写到后面忘了前面,
一定要使一篇散文有变化而又完整,谨严而又生动,千门万户而又天衣无缝,奇峰突起而又顺理成章,必须使它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
我的意思就是说,要像谱写交响乐那样来写散文。
写到这里,也许有人要问:写篇把散文,有什么了不起?可你竟规定了这样多的清规戒律,不是有意束缚人们的手脚吗?我认为,这并不是什么清规戒律。
任何一种文学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律,没有规律就不成其为文学艺术。一种文学艺术之所以区别于另一种文学艺术,就在于它的规律不同。
但是不同种的文学艺术之间又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启发,而且是借鉴得越好,则这一种文学艺术也就越向前发展。任何国家的文学艺术史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也许还有人要问:“古今的散文中,有不少是信笔写来,如行云流水,本色天成,并没有像你上面讲的那样艰巨,那样繁杂。”
我认为,这种散文确实有的,但这只是在表面上看来是信笔写来,实际上是作者经过了无数次的锻炼,由有规律而逐渐变成表面上看起来摆脱一切规律。
这其实是另外一种规律,也许还是更难掌握的更高级的一种规律。
我学习写散文,已经有50年的历史了。如果说有一个散文学校,或者大学,甚至研究院的话,从年限上来看,我早就该毕业了。
但是事实上,我好像还是小学的水平,至多是中学的程度。我上面讲了那样一些话,绝不意味着,我都能做得到。
正相反,好多都是我努力的目标,也就是说,我想这样做,而还没有做到。
我看别人的作品时,也常常拿那些标准来衡量,结果是眼高手低。
在50年漫长的时间内,我搞了一些别的工作,并没有能集中精力来写散文,多少带一点客串的性质。
但是我的兴致始终不衰,因此也就积累了一些所谓经验,都可以说是一得之见。
对于专家内行来说,这可能是些怪论,或者是一些老生常谈。但是对我自己来说,却有点敝帚自珍的味道。《列子·杨朱篇》讲了一个故事:
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媪,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纩、狐狢。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
我现在就学习那个田夫,把我那些想法写了出来,放在选集的前面。
我相信,我这些想法至多也不过同负暄相类。但我不想得到重赏,我只想得到赞同,或者反对。
就让我这一篇新的野叟曝言带着它的优点与缺点,怀着欣喜或者忧惧,走到读者中去吧!
图  |  网络
文  |  季羡林

(0)

相关推荐

  • 文章要讲究凤头猪肚豹尾,段落要有主题有层次有要求

    一般来说,一篇文章是由若干个段落组成的.每个段落或长或短,但都包含着一定的含义.但有的人写文章从来不分段,经常是一段到底,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那么文章段落到底应该如何去展开,有什么具体要求呢? 一. ...

  • 【推荐诗人】杨蓝天|我们的爱情(外一首)

    诗人简介 杨蓝天,曾用名:杨学志.笔名:驰骊.蓝翼.叶子等.国家二级编剧,副研究馆员,专业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曲艺家协会会员.从事文学艺术创作40多年,在省.市(地区)和国家报刊发表戏 ...

  • 营销推广软文怎么写?万字干货分享!

    软文是什么? 软文,是区别于"硬性广告"的文字广告,其精妙之处就在于一个"软"字,让用户不受制于强制性广告的宣传下,以文字形式进行"软推广" ...

  • 谈写作:写散文大忌是空洞,想提高文笔必读纳博科夫

    文/晏砚砚 刚刚读了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这位朋友请大家帮忙看一下他的文章写得怎么样,并说自己写了十年,问还有没有必要坚持下去. 在这里我就不把全文拿过来了,只摘下来一段给大家看看: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杭 ...

  • 名家谈写作 | 季羡林:我怎样写散文

    如何读书.写作,以及评判一篇文章的优缺,大家见地各异,主张不一.鉴于此,中国作家网特推出"名家谈写作"系列文章,让古今中外的名家与您"面对面"倾授他们的写作经验 ...

  • 从季羡林谈如何“写散文”,分析如今我们该如何进行写作

    这篇文章我们主要从"写散文"的角度浅谈如何进行现在的写作. 写作仍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机会,有的人利用了这个机会,有的人错过了这个机会,有的人正在路上急急忙忙地赶过来. 写作是一种机会 ...

  • 跟名家学写作 | 怎么写风骨

    纸 品 人 生 烟花不过一刹,浮华转瞬如烟,人生一世,俨若飙尘.如果说有什么值得留下,那便是黑暗中曾予生命以照亮的心志信念,以及一个个慷慨恣意.耿介率直的风骨剪影,犹如星光荧荧,恒久投射于历史天幕. ...

  • 读《文化苦旅》解读文化散文写作技巧,跟余秋雨学写散文

    余秋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靠一本<文化苦旅>一举成名,开创了文化散文的先河,从此他就成了文化散文的标志性作家,随之带来了之后一场读者的文化散文欣赏盛宴,后面紧随其后的有南帆.祝勇等人的文化散文 ...

  • 写作大师课丨季羡林:我怎样写散文?

    汇俊采之文 联天下书局 / 我怎样写散文/ 文/季羡林 我从小就喜欢舞笔弄墨.我写这种叫做散文的东西,已经有50年了.虽然写的东西非常少,水平也不高,但是对其中的酸.甜.苦.辣,我却有不少的感性认识. ...

  • 季羡林说写作:要像写诗那样来写散文

    季羡林 创意写作指南 2017-05-03 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 我从小就喜欢舞笔弄墨. 我写这种叫做散文的东西,已经有50年了. 虽然写的东西非常少,水平也不高,但是对其中的酸.甜.苦.辣,我却有不 ...

  • 季羡林:我怎样写散文 | 写作课

    " 我学习写散文,已经有50年的历史了.如果说有一个散文学校,或者大学,甚至研究院的话,从年限上来看,我早就毕业了.但是事实上,我好像还是小学的水平,至多是中学的程度. --季羡林<我 ...

  • 写散文的思考(散文)

     写散文的思考(散文) 美文墨夜 百花齐放的时代,我选择了写作散文. 何为散文?我读过数不清的散文,大体有抒情散文.记叙散文.议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基本要求,是说散文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