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拢形,形敛气】 闲谈太极拳运动中的逆腹式呼吸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看此文用

秒,分享朋友圈只需3秒!

据说天地未分之前,原本是混混沌沌的,即混元一气,自盘古开天辟地,则清气上升而形成天,浊气下降而形成地。此为传说,但是却表明了前人对宇宙的初步认识。现在看来,此天地形成之说并不可信,但从中前人却告知后人一个阴阳道理:即气为阳,形为阴。
主动者为阳,主静者为阴。
天为气,地为形。
气由内而外,主于动,故为阳。形由外而内,主于静,故为阴,太极拳。
再观人体,何尝不是同此道理?人体有气有形,气与形应合于一体,否则的话,有气无形称为魂,有形无气称为尸,哪能称之为活生生的人呢?
人体中禀父母先天之气,合后天水谷精微之气,合称之为内气,内气又称为中气、内劲、精气,滋润身体以生长发育。内气为人之本源,如内气弱,则身体衰,如内气强,则身体健,如内气枯竭,则人体如花调谢。形体柔韧、动作灵活之人,内气必充盈。反之身体僵硬,动作迟重之人,内气必衰弱。
以上所述,为人体气与形的关系。从中可知人体之内气如耗尽,则身体枯竭称为死,而气之属性为阳,主于动宜消耗,故前人教诲“气宜敛”,“气敛”似为背道而弛,然此为养生之术啊!从中还可知人体之外形如柔顺,则内气充沛称为活,而形之属性为阴,主于静宜积累,故前人教诲“形要扰”,太极拳要素,“形扰”又似为背道而弛,然亦为养生之术啊!如今世人多倡导太极拳运动,在练太极拳时,需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敛气凝神、松肩沉肘、含胸塌腰、屈膝松胯、以气催形、以形运气,动作中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动静相合、顺逆参半、虚实兼到。不仅自己得到了养生健身的效果,也会给观者留下心境平和、如行云流水般艺术美的享受。
所以说在养生健身上能做到“气敛、形扰”必事半而功倍,在这方面正确的太极拳锻炼确实可以首屈一指,其他的运动如瑜珈、气功等有氧运动也可以说是最好的健身养生运动。
“气宜敛”,怎么敛?答:靠意与形去敛。
“形宜扰”,怎么扰?答:靠意与气去扰。
“气宜敛”:在大脑意识的支配下,无论呼吸上是吸气还是呼气,形体上都要求含胸、束肋、实腹、沉肩、坠肘,这样的要求实际上都是为了气沉丹田,从而打拳不宜出现头晕目眩、横气添胸之病。
“形宜扰”:在大脑意识的支配下,无论呼吸上是吸气不是呼气,内气上都要求以丹田为对称中心,上行肩、肘、手,下行胯、膝、踝,这样的要求实际上都是为了以气催形,同达于梢节,并且能达到节节贯穿,从而打拳不宜出现动作迟重、颠履必生之患。

在意识支配下,气扰形,形敛气,实际上不就是气形交泰吗?只注意以气扰形而不注意以形敛气,则会出现气散而形乱。只注意以形敛气而不注意以气扰形,则会出现形拙而气靡。气为阳,主于动,而用形加以制,形为阴,主于静,而用气加以活。形与气两者为一阴一阳,共存一体,矛盾对立统一,互相牵制,又互为其根,相辅相成。

国之忧患在于不加节俭,人之忧患在于不加节制。不加节制,生活无规律,脾气暴躁,不适量运动,暴饮暴食,吸烟酗酒等等对身体都是不利的。

现今还有一些求健康而不求积极健身的人,听信于电视广告上所播放的所谓的“健身颤抖机”、“蒸汽出汗机”,还有什么“瘦身健美保健按摩”,这些消极被动的方式都不是真正的养生健身之道!你要是让这些人去打打拳,跑跑步或是练练气功,做做瑜珈,他们满口推托,什么没时间呀、没意思啊、我性子急呀、等我退休了再说吧…熟不知你连自己都不知道照顾好自己的人又怎么去照顾别人呢?你就那么认可把时间、金钱放在医院里自己吃苦遭罪不说,还要让你的亲人、朋友提心吊胆?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下面我试着谈一谈“气扰形,形敛气”在逆腹式呼吸中的运用。

呼吸重要,人人皆知。人离开水尚可活几日,但如离开空气,那么几分钟内即丧命。人从呼吸这个生理运动中,通过肺脏这个交换场所吐故纳新,得到充分的氧气,形成气血,靠血液循环来营养全身。

人的呼吸分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

胸式呼吸,其表现是:吸气时胸廓隆起,呼气时胸廓恢复常态。当一个人哭泣抽咽时,其胸部、肩部的变化恰恰是胸式呼吸的表现。

腹式呼吸,其表现是:吸气、呼气时胸廓的起伏运动不是很明显,而是小腹部的起伏明显。人在含胸抱臂时的呼吸动作,其表现可以认为是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时胸隔膜随之升降,这样能使肺腔的容量大小出现变化,使气体交换充分,而且胸隔膜的上下运动起着一个内部按摩脏腑的作用,所以说腹式呼吸使胸腔的外部运动转到为脏腑的内部运动,从这一方面来看,腹式呼吸还是好于胸式呼吸的。

腹式呼吸又分为顺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

顺腹式呼吸只要你能做到含胸、松肩,腹部变化随呼吸顺其自然,则就是顺腹式呼吸。再举个例子,当一个人抱臂蜷睡时,其呼吸则为顺腹式呼吸。

逆腹式呼吸区别于顺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重要一点就在于逆腹式呼吸受一个人大脑意识的支配,而顺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不受大脑意识的支配。一个熟睡的人的呼吸状态,不可能是逆腹式呼吸。在腹式呼吸的前提下,吸气时意念深入腹部,腹部如一皮球被气充足,气之属性为阳向外,必有膨胀之感,此时宜用外形加以敛,即前后方向上意念肚脐与命门对拔、上下方向上意念会阴与膻中对拔,就是常说的“含胸、提肛”。呼气时意念腹部如膨胀之球,气催形向外,有肚脐与命门前后对撑的感觉,但此时形体仍不可散,在外形要求上仍要注意由外向内敛。气与形,一阳一阴,所以腹部可以比喻成一个气与形共存于一体的球体。球内为气,皮囊为形。吸气时,气弱形强,故整个腹部应有紧缩之感。呼气时,气强于形,故整个腹部有膨胀之感。

千万不要把逆腹式呼吸理解为:吸气时瘪肚子,呼气时鼓肚子。如果是这样的话,反倒是吸气时为胸式呼吸运动,呼气时是顺腹式呼吸运动。

所谓“逆”就是气与形相反的意思。逆腹式呼吸就是把气与形的逆从运动由上(胸部)向下(腹部)转移,以人体之重心所在(即丹田)为对称中心,这样的话就能达到“上虚而下实”,能使人体重心稳健,动作灵活。

形本应在内,而气本应在外,而在逆腹式呼吸中,腹部如一皮囊,气在内,形在外,气由内向外扰形,形由外向内敛气,气与形处于内外交泰之状。在形体及内气要求上,无论吸气还是呼气,都要做到“实腹”,所谓“实腹”:一是指内气充实小腹,二是腹部外围之形要实在、不松懈。能实腹在外形上必然是“含胸、收肛、带脉充实”,能实腹在内劲上必然能“气沉丹田并催于梢节”。这种逆腹式呼吸运动较之顺腹式呼吸,更增加了身体内部的运动,它不仅使肺部气体交换的充分,而且还减轻了心脏的负担,同时会增加腹部胃肠的蠕动而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更为重要的是逆腹式呼吸运动会使人体的泌尿系统和生殖系得到改善与提高。

善动者应加以敛,喜静者应加以扰。(喜欢动的应该加以约束使它静下来,喜欢静的应该加以打扰使它动起来)

气为阳,善于动,然过于动,则耗气血、乱肢体。(内气为阳,本性就善长动,可是如果动过了头,就会消耗人体的气血、使身体盲目乱动从而散乱)

形为阳,喜于静,然过于静,则阻气血、废肢体。(外形为阴,本性就喜欢静,可是如果静过了头,就会阻碍人体气血的运行,使身体变得越来越颓废了)

所以说“气用形敛,形用气扰”都要注意有个“尺度”,过犹不及呀!

我以“气扰形,形敛气”的说法来阐述我对逆腹式呼吸的一点点体会。如果理法一清楚,练起来自然有径可循,并觉得非常容易,但相对难的就是能天天坚持。俗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不容易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健身养生同此道理,不是夸谈。平日坐车,没有场地可以伸展肢体,可以闭目凝神,默识呼吸,虽静犹动,不至荒废时间。遇事平心静气,不可暴躁,可知如一暴躁,必言出伤人,重则拳脚相加,如今社会,伤人犹如伤财,伤财不说亦是伤己。所以平日多注意涵养,适当运动,凡带竟技性质的运动,必争气斗勇,伤气血,不可取、一是三餐而不勤于肢体,必懒而阻气血,亦不可取。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作为社会中的人,应与时俱进,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去适应你,所以少一些怨气,实实在在的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好,尽自己所能为家人、亲人、朋友、社会做一些事情,难道不好吗!?

(0)

相关推荐

  • 掌握太极拳的'实腹'和'松腹' 气沉丹田不再难

    推荐阅读 经典原创文章:养生在于养心,养心在于心静,关键是如何心静 提起腹部,大家都知道这属于人体的重要部位,关系到我们的健康! 它位于人体胸廓下缘和盆骨之间.陈式太极拳对腹部的要求是"合& ...

  • 命门穴在太极拳运动中的枢纽作用

    命门穴在太极拳运动中的枢纽作用 一.太极拳一身备五弓. "一身备五弓"指的是身躯犹如一把弓,两手为两把弓,两足又为两把弓.五弓合力即为全身的整体劲.五弓协调,触之则旋转灵活,能蓄能 ...

  • 太极拳运动中的“缠丝”与“抽丝”,不是一回事!

    "运劲如抽丝"是武禹襄提出来的,而"缠丝劲"的说法则是陈鑫提出来的.从产生的时间来看,"抽丝"的说法在前,"缠丝"的说法 ...

  • 胯在太极拳运动中的作用

    赵启英(2021年1月20日星期三)在太极拳的前辈们留下来的拳经拳论里,并没有"胯"一词,说的都是腰.而腰就包含了胯,对此不应有任何质疑.这是历史认识的局限性所致."胯& ...

  • 《杨健侯太极拳真传》试读:第一节 太极拳运动中常见的六大基本问题

    一.关于劲源太极拳讲"用意不用力"."意到.气到.力到".究竟劲蓄于何处?发于何处?劲源在何处?枢纽在何处?本套拳法劲路的特点为:无论化劲和发劲,劲的聚集地均在 ...

  • “气沉丹田” 太极拳运动中不可动摇的重要法则之一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 ...

  • 太极拳的技巧 : 神松、意松、气松、形松

    说太极拳不用力,是不用这种以筋骨为主的明力.然而是要用以气.以神为主的内力,来去变化极快,可以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练这种以神为主的力量须将筋骨肌肉上的力放松,如不松就练不出这种以神为主的力量来. 所以 ...

  • 神打、气打、形打与太极拳的“气口功夫”

    诀曰:以神击敌为先,身未动,威先发于瞳,伤敌之神,令敌胆寒:以气击敌,势未成,而无畏浩气出,破敌之气,令彼心怯:以形击敌,伺敌身动,应形合之,制敌之形,令彼跌仆. 太极神打,实际即是目击.通过太极丹田 ...

  • “画气不画形”— 吴昌硕花鸟画

    吴昌硕作为"海派"后期重要的代表性艺术家,尤其是作为世纪之交以金石入画.贯彻书画同源理念,在以书入画传统里开掘创新,从而兴亡继绝,成为开时代风气之先的大家.吴昌硕本人有过文人士大夫 ...

  • “画气不画形”—吴昌硕花鸟画

    百墨艺术2021-04-17 02:32:06 吴昌硕作为"海派"后期重要的代表性艺术家,尤其是作为世纪之交以金石入画.贯彻书画同源理念,在以书入画传统里开掘创新,从而兴亡继绝,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