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书画绢本与绫本

如何鉴别书画绢本与绫本

殷商甲骨文中,“纟”旁的字有过百;东汉的《说文解字》中收有“纟”旁的字267个。可见丝在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席之地。

旧石器时代的伏羲,就懂得了野蚕茧的利用,而到了新石器时代的黄帝,已经开始了家蚕的养殖。夏代以前是丝绸生产的初创阶期,能够将蚕丝编织成简单的织物。从夏到战国末期是丝绸生产的发展时期,多种织纹和彩丝的织品出现。自秦代至清道光年间是丝绸生产的成熟时期,工艺日趋完善,手工机器进一步完备而且普及,生产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农工商体系。织物组织中的经显花向纬显花之过渡,在唐代就已经完成,基础的“三元组织”到了宋代也全部实现,丝织物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令世人瞩目。

丝绸可以细分为纱、罗、绫、绢、纺、绡、绉、锦、绨、葛、呢、绒、绸14大类。其中绢的一些品种用于古代抄写诗赋、绘画、记载文献、书写经文等。中国最早的绢画目前是周穆王时的《八骏图》,这是见于记载的第一幅绢画。绫的一些品种则主要用于书画经卷的装裱。

绢是采用平纹或平纹变化组织的丝织物;绫是采用斜纹或斜纹变化组织的丝织物。

一、绢

绢:有单双、生熟、圆扁、粗细之分。单经单纬的叫“单丝绢”,双经单纬的叫“双丝绢”;生绢是未漂煮过的绢,吸水性强,熟绢是经过练漂处理,且多用一定比例的胶矾水刷制而成,拒水性佳;圆丝绢是原丝织物不经任何处理,扁丝绢是在绢织成之后加以捶平,使绢丝呈扁形,以减少绢丝之间的缝隙,显得密实、硬挺;粗绢是选择粗丝经纬交织而成,类似布帛,细绢是选择细丝,质地轻薄柔软。

在鉴定书画的辅助依据绢本时,要注意下列几种情况:

1.一般来讲,唐代以前的作画多用绢本,甚至连壁画也常以绢地,自唐代以后多用纸本。在晋唐以前的书画藏品中都是单丝绢,迄今为止还从未见过有双丝绢的案例存在。五代到南宋的绢本,较前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变化,除了单丝绢外,还出现了双丝绢的结构形式。这种双丝绢的经线每两根为一组,每两组之间约有一根的空隙,纬线是单丝,纬经交织时,每组经线中的一根沉在下面,另一根浮在上面。双丝绢的使用大多见于明代,到了清代则经纬都为单丝,前几朝的双丝几乎不复存在。

2.唐初以前所使用的绢料均为生绢。工笔画之所以能在唐代迅速盛行,其一是绘画技法的日臻成熟,其二就是因为有了经过腐化练法的脱胶熟绢出现。到了北宋的时候就开始把绢料煮熟加浆了。

3.按照常规,绢色的变化应该是越黑年代离得就越远。但不尽然,由于绢料的质量有高低之分,保存的状况有好坏之分。有的绢本历久而如新,有的绢本阅浅而如旧。关键要看浮光去除的程度,颜色是否能够深入到绢素的肌里。古绢在作画之前都要着色上浆,经过千百年的浸透,绢色变得内外协调一致。旧色的直观感觉应是自然、平和、正反匀透,纹理清晰。传世的绢本一般呈深棕色、棕黄色的较多。新做旧的颜色粗看无别,仔细观察可见其中带有黄绿色,尚有起毛和纹理欠清晰的现象。

4.宋元以前的书画,其传世保存需经过若干次的重裱,每次操作都要加胶、加矾,并且用石头加蜡将这些书画的背面用力地轧光。次数累积的多了,往往从侧面看上去,绢面上有一层淡淡的光亮,俗称“镜面光”。明清及其以后的绢本,一般是见不到这种情况。

5.元代的绢丝比宋的绢丝稍粗一些,绢料也显得粗糙了一些,经纬密度与织物紧度且较稀松,不如前朝的宋绢细密洁白,差距很大,这大概是元代社会动荡不安所致。

6.明代早中期的绢料较为粗糙、稀薄,由于绢的经纬密度太低不易落墨,所以书画家往往先将其托上纸,然后再进行书画创作。装裱后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于潮湿等原因,托纸与绢极易起层脱开,绢的本身也因陈旧而呈现黑色,到了清康熙期间就基本上销声匿迹了。

7.清代嘉庆至光绪年间的绢本,基本上沿袭了旧法,但质量日见下降。在粗绢上常加上各种颜色的粉浆、画花和撒金等,加重胶矾并辗压成扁丝,从表面上看不显得特别的稀薄了,可用这种绢料无论写字或绘画,均有透黑的墨痕。

8.很多的古代书画家用绢作画也有着自己的习惯。如南北朝的张僧繇、唐代的阎立,传到现在的作品都是生绢本;唐玄宗的作品前期均用生绢作画,后期改用半熟敷粉的扁丝;五代的徐熙喜用粗绢:元代的赵孟頫、王渊、盛子昭则多用浙江嘉兴产的“宓家细绢”。

9.保存好的绢本之寿命可达千年以上。但年代越久远,就越会丧失原有的柔韧性和拉伸强力,甚至稍一用力就会折断。其筋骨需靠糨糊所粘结维持,如果没有糨糊的维持,极有可能导致散架。所以丝的脆化程度与断裂强度也是鉴别的重要指标。从外观上看,古绢自然破裂的口子类似鱼口形,并伴有雪丝。用指尖在古绢上轻轻地拖过,则绢面形成短时间难以恢复的皱纹,且丝不发毛。新做旧色的绢料,对着光线照时色泽欠均匀,可以随意拉扯,经纬线随之歪斜,却难以破裂。

10.唐宋以来的书画用绢,其制作规格,只要是同一地域生产,用同一种直径的丝,制成同一等级的面料,如果仅从制作上来看,很难识别,极易混淆生产的年代。常见的江南绢料,经粗而纬细,有背面。黄河以北的绢料,经纬相等,不分反正面。

11.古绢的幅宽,最初限于织造工艺与设备,不是很宽,大幅作品有拼绢的现象。五代至宋初宣和以前,绢本的宽度大都不超过2尺;宣和以后逐渐加宽,有独幅画轴阔至2尺半;到南宋中期已有3尺以上的门面出现。从此以后,大都阔狭门面并见,独幅阔轴渐多,就无法以门面的宽窄来判断时代了。绢本用丝的截面积,随着年代距今的临近而变大,清代大约是东周的2倍,却只是现代的三分之二。

12.缫丝在晚清以前都是手工操作,所以丝的截面形状是由蚕在吐丝时的自然环境来决定的,有很大的随机性。大都是不均匀的椭圆或三角形。丝的表面也不光洁,有细毛。而清末以后采用了机械缫丝。由于机器上的抽丝孔径是圆的,所以在高速旋转中抽丝的横截面就很圆、很均匀。

13.清末以前,织绢工艺都是手工操作,一梭一丝一筘压的操作方法,织的绢较为稀疏,光洁度也很差,经纬的密度也欠均匀。而现代织机生产的绢无论从紧密度、光洁度、均匀度等方面来看,都是古代织绢工艺难以企及的。

14.由于我国幅员广阔,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即使是同一时期制作的绢,也会因地域的发展不同,织造方式不同,采用的原料不同,表现在制成品上,也是大相径庭的。

15.目前可见的绢本一般为宋元明清时期,民国时期的绢本基本上绝迹。鉴别时还要注意,老套子换画心;新装裱作旧;新旧并裱。

二、绫本

绫:光滑柔软,质地轻薄。因其纹路细看如同冰凌的纹理,故称绫。绫有花、素之分。素绫纹路单一,花绫则是斜纹地组织上起有单层的暗花织物。绫是在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汉代初露头角,到宋代开始大量用于装裱,并在唐代原有传统品种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许多新的纹样设计,盛极一时。元、明、清时期产量渐减。

明代还出现了绫本书画,清代也多有书画家喜在素绫上挥毫、作书画。素绫性软,着墨渗化,要先涂浆液,托上背纸,方可下笔。到康熙中期以后又少见了,晚清时再昙花一现,但始终未能盛行起来。不过,相对于绢,绫更常用于书画装裱的镶料。各个时代都有各自特色,用什么绫子都有其一定的格式规律。选用何种图案款式,都会依据画心的内容而定。如宣和裱是北宋徽宗年间的一种装裱形式。裱法上下均有绫镶,两边没有,只有深古铜色的绢的窄条。或者,四周均有镶绫,在两边加上绢边。再如清康乾时期,装裱的卷、轴的天头绫多为淡青色,隔界多为牙色绫,临近画心那一部分多选用米色绫。

古人发明用绢绫来装裱字画是科学的,因为丝是动物蛋白质纤维,可自动调节温度,冬暖夏凉,透气性与吸湿性强,不易发霉变质;强韧拉力和同等钢线略等,不易损坏;燃点的范围在300至460℃,在织物材料里面不易燃烧;光泽柔和亮丽,不易褪色,极富装饰效果,是维持字画长久性保存的良好材料。

书画所用的绢绫对于书画的断代起着一定的作用,其鉴别也不乏为鉴定中国古代书画的途径之一。

(0)

相关推荐

  • 中国书画装裱实用技法大全——覆褙

    覆褙,,又称"覆活""覆画""扶背" "装背",就是在已镶好的画幅背面粘上两层或三层宣纸.经排实.上墙.晾干.挣平.使其 ...

  • 勿以振膜论声 振膜的制造材料详解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实际上丝绢膜是丝膜和绢膜的合称因为两者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因此常常合称为丝绢膜.它们都是常用蚕丝编制而成差别是 "丝"是指的真丝"绢&q ...

  • 中国书画装裱实用技法大全——装裱材料

    一.面粉 以精粉为佳.如能购到小麦淀粉,使用更加方便,可免去洗小粉之烦劳,这是制作粉浆的主要材料. 二.宣纸 因发源于古代宣州,故名宣纸.产量较多的地方为皖,即今安徽省泾县. 宣纸是装裱的主要材料.它 ...

  • 中国书画装裱实用技法大全—中堂

    画心较大的多做成中堂款式.根据画心的长短和悬挂的高低和环境要求,可分别设计为一色装.二色装.三色装. 比如,现行的大众住宅多为楼房建筑,其高度约在280-290m左右,还有的低于270cm者,一般书画 ...

  • 装裱

    装裱 装裱是装饰书画类.碑帖等的一门特殊技艺.古代装裱的专称叫做"裱背和裱面",亦称"装潢",又称"装池".据明代方以智<通雅·器用& ...

  • 鉴别书画时笔法放在首要的地位

    绘画自古就是为政治服务的,旨在"成教化,助人伦","指鉴贤愚,发明治乱",所以首先促进了人物画的发展,而<女史箴>.<列女传>等都是宣扬 ...

  • 民国书画装裱样式“纸裱绫边”,详细手艺步骤,与你了解裱画

    民国书画装裱样式“纸裱绫边”,详细手艺步骤,与你了解裱画

  • 吴灏,先祖吴荣光,精鉴别,善书画。祖父吴...

    吴灏,先祖吴荣光,精鉴别,善书画.祖父吴赤云,父焕文.叔伯均从事医业已三世,少年亦从父习医.祖父富收藏,濡染极,即龄即好东涂西抹,长游学于穗垣香岛间.一九四八年考入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为校长丁 ...

  • 书画的印章鉴别

    印章的时代特征与气息也是鉴别书画的佐证.印章的时代气息可从其形状.篆文.刻法.质地.印色等方面出来.宋代的书画作品,钤盖上书画家本人的印章为数很少,大多数书画家在作品上并不钤盖本人的印章.宋代印章铜. ...

  • 书画的装潢鉴别

    装潢鉴别 各个时代书画装潢有各自特色,可作为鉴别断代的辅助依据.如南宋宫廷收藏的书画有规定的装裱格式--绍兴御府装潢式,对不同等级的书画采用什么材料来装裱,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手卷用什么包首.什么绫子. ...

  • 书画的纸绢鉴别

    纸绢鉴别 书画所用的材料绢和纸对于书画的断代起着一定的作用.绢和纸的鉴别是鉴定书画又一途径.根据和国学者目前的研究,晚周帛画和战国楚墓帛画以及稍晚时候的马王礁汉墓帛画,均是画在较细密的单丝织成的,至今 ...

  • 【书画欣赏】 赵孟頫小楷《常清静经》绢本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水精宫道人等,湖州(今浙江吴兴)人.系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元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是元代最显赫的画家之一,也是最卓著的书法家之一,在中 ...

  • 明清家具鉴定:传统的书画鉴别方法

    反映在大量传世的明式家具上,凡是与人体接触的部位.杆件.构件.线角.铜什件等,都做得含蓄.圆润,而不是锐棱劲起.锋芒毕露.这样,看上去悦目和富于情趣,触及时感到柔婉滑润,心情自然也舒展轻快. 中国古典 ...

  • 齐白石字画鉴定:传统的书画鉴别方法

    如果藏家手里收藏齐白石的画是真品,百万至千万元不等.但是但凡艺术价格高低最终都得市场说了算,有的买高 档的,有的买低档的.另外相同与不相同的字画在不同的人眼里价格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谁的书画都有好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