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碎语 025
*教师和学生之间确实有知识差,因为有知识差,教行为才成为可能。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差都可以进入课堂,想为教学服务就必须摒除一些教师的“显摆”行为,虽然那部分行为也是一种知识差。
*不搞先期论证,政绩工程一路通行,换领导即变天,没有延续只有折腾,此之谓中国教育。
*现代汉语主要是教学生通用的简体字和普通话,所以从覆盖面上有从俗从众的倾向,所谓的便宜从事,本就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的。基础教育入门而已,不涉高源深流。连繁体字都不在语文课日常教学范围之内,又何必追溯过多文字学的知识呢?
*想提高自己,闷头搞只能增加证实性偏差的程度,要有公开的同侪砥砺才能进步,否则不过是自嗨和群嗨罢了。圈中天下无敌,外出寸步难行,当然要避免出圈了。
*眼睛总是定在一个标签上的时候,世界就仿佛变小了,然而变小的不是世界,而是人的视野。
*用新奇掩盖问题,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成为长期难以解决的痼疾。语文研究中的很多的问题大抵如此,无论玩出多少新词语新方式新内容新花样,但实际上还是一些老问题。
*很多业余爱好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可以起到辅助作用,单看这些爱好也不乏积极意义。不过,这些内容是不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是不是真的能有利学生的生活则很难确定。在正常的教学时这些爱好最多是锦上添花的佐料,而不是必不可少的主料。试问有没有一道只上佐料的菜品在饭店里售卖呢?
再有,有些教师分不清语文教学的的范围和内容,只是追逐新奇特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之间用自己的认识代替了教学的任务、用自己的好奇左右了孩子的成长,这些行为确实可以显得自己“不同一般”,但其实这是以放弃专业知识和专业行为为代价而换来的。
*时至今日,我们要研究传统文化,但并不意味着复活传统文化中的一切。吟诵、素读这类方式如果作为一种家庭熏陶的方式也就罢了,如果想进入学校的课堂,就必须经受得起教育哲学、课程理论、教学原理、教学法、教学评估理论、学习心理学等方面的检验。当然,无视这些检验工具也可以取得一些“荣誉”,但那只是教育口号下的幻象,而不是教育科学旗下的成果。
*因为长期的质疑行为,会有人认为我的阻挡了他们的成功之路,其实你想成功就要克服各种困难呀。我这一个阻碍你都克服不了,你还谈什么成功,即便成功了恐怕也是一个假成功。
*语文学科周边的知识太多,文学史,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文献学,作品研究,作家研究等等,哪一门学问都是深不见底的,为了防止迷失,语文教师一定要牢记我们所教的是现代汉语的基础部分。我们的学生中可能会有一少部分会从事那些高深的学问,但那是以后学生自主选择的结果,而不是我们有意培养的结果。
*语文学科的研究本来应该是有原则讲方法的研究,而现在则是一部分人诉诸可能,一部分人诉诸未来,一部分人诉诸无知,还有一部分人乞灵于权威指点迷津。事实上,可能的那种情况出现了,那是撞大运;未来并不会按照我们的意愿发展;无知就是无知,再怎么谦虚、上进、努力所得到的依然是空对空;至于权威则需要细心辨别后才能确定可信与否,否则,危害大于建设。
*诉诸可能与理想描述总是让人觉得有盼头,但“可能”不是必然存在的,“理想”状态也不过是字面的表述。然而沉溺在这二者之中的人恐怕都错把语言幻象当成希望了。
*识时务。语文学科管的是学生的哪一段,是为时;语文学科要教学生的哪些内容,是为务。不通语文时务的人,才会用超出学科的知识来入侵语文。
*寄生在语文身上的蛔虫太多了,因为缺少对症的肠虫清。
*教育商家的卖相只有一个——向家长兜售孩子的未来,至于售卖旧货,还是售卖洋货,只是看市场需要而已,只要能快速提现就好。什么学理、怎么操作跟人家没关系,人家只卖包装后的商品。
*现在确实流行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比如囫囵吞枣地阅读,确实这是一种方法,而且这种方法是每个人阅读经历中都可能经历的情况,但这样做了未必就能让学生喜欢阅读行为,也就是说那样的读书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并没有联系呀。再有,那样读书根本不在语文教学范围之内呀,怎么能混到语文学科教学研究中来说?
*很多人入侵语文时所打的旗号就是“我这个你们语文学科没有”。其实,有很多东西之所以语文学科没有,是因为不需要有或没必要有。
*一个学科要求自身的稳定和规范,只是学科知识的要求。但这个要求并不是强加于人个性上的要求。凡是妄图用一门学科的知识改变学生个性的说法或意图其实都是一厢情愿而已。
*现在语文学科问题很多,接受了错误的信息,改起来要花上双倍的力气,甚至还容易改不过来,这也是我一直建议不多看期刊的原因之一。
*教师的提高和学生的提高是两回事,因为基础不同了。一名教师如果连“什么东西对自己有价值”和“什么东西有教学价值”都搞不清楚的话,也就只能浑浑噩噩了。
*今天学到了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一个贴着某一标签的筐,被指出有问题后,怎么办?
嘿嘿,找一个更大筐来,把先前的那个筐套进去,再把原来那个筐上的标签撕下来,贴到外面的大筐上。齐活!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之间并没有冲突,只是有的人为了突出“自己的认识”,非要弄个筷子和勺子打架出来。
*可以说八九十年代还有很多语文老师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到了新世纪以后,很多老师不知道自己干的是什么。
*自己不熟的东西不要讲,自己熟但不能让学生弄明白的东西不需要讲。
*继承不吃香而且累的慌,哪有另起一套,自己当老大和霸主吃香,自制大旗扛起来的可是不少了。
*建立在个别“抖机灵”案例上的教学法,其实只能应用在这一个上,但叙述者总是把“这一个”说得像“这一类”。
*美国没有文章学方面的东西,自然以文学作品作为教授语言的蓝本。且美国没有统一的国家教材,老师有一定的自由度,更关键的一点是美国没有通用的标准语。其实所谓的亲历得到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准确的,尤其不深入了解只是走马观花,这样的亲历其实并不算靠谱,因为考虑的因素不够多,参考的样本比较小,且缺乏深入的了解与分析,得出的结论却又过快——很容易形成含有证实性偏见的结论。
*评一节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要依据的是学生的掌握情况,然后是教学环节是否得当,教师处理课上问题是否准确及时,引导得是否得当,至于教师的个人理念展示,不用听课也能攒上几篇。
*三老的语文观念中,大多是有感受,有方向,但却缺少方法。教是为了不教,作为一种简化的表达,也需要进行分类后再进行分析理解。这句话是由经验认识得出的方向,可以从教育哲学的角度进行讨论,但要是放到具体的操作方法上来,就显得空洞无着落,因为讨论的范围有变化,方向选择和方法选择不是同一件事情。
*教师需要学习,但教师学习的内容并不等于可以进入教学范畴,学生没有必要跟着教师学教师想学的东西,更没义务成为教师成长的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