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树强丨再来一碗饸饹条(散文)

前一阵子去郑州办事,因为时间尚有充裕,也很想再回味一下二十多年前的味道。当下调转车头直奔第二故乡,一个小时的时间飞快即过,到达目的地。

多年未见的战友们收到信息后,第一时间就赶到高速路口接站,终于又聚在一起了,激动不已,亲切温暖,百感交集,寒暄过后,相约老地方,直奔还算有名的饸饹条小吃店。小吃店门口,依旧是久违的压面机,只不过是由人工压面换成电动机器。空气中弥漫着不变的香味,小吃店店面扩大了不少,还增加了更多的吃食,尤其是面筋泡才叫一绝!这才是配饸饹条的必须菜品,但在那个时候,因为经济拮据我们是无缘享受的。

记得刚刚入伍的时候,每月的津贴费不到二十块钱。除去生活洗漱用品外一般的不会再有其他开支,余下的几块钱就用来打牙祭喝酒了。不是每个人每个星期天都可以请假出去的,一个连队只配发五张出入证,进出营门必须三证齐全才行,为了让同志们都可以出去逛逛街,我们的请假时间以小时计算,下午开饭号是最后的归队时间,绝对不许超假的。只能利用有限的时间来安排自己的一个小时的假期,所以一般会在营区附近的小吃店来解解馋,离我们最近的吃食就是东关十字路口的饸饹条店。

店面不大,在墙根底下搭一个布篷,下边摆一口大锅,四周再摆上几个条桌,放在十几只木头小板凳,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小店却是我们向往美食的处所。如果是冬天,每一位食客都萦绕在热气中,别有一番风情!

饸饹条是由荞麦面做的,《最后一个匈奴》里描述了杨岸乡在造纸厂边上的小吃店吃的一碗荞麦羊腥汤基本上是一种吃食。

把荞麦面和成面团,里边加点碱面,就呈现微黄色。锅里边是滚沸的开水,锅上架有铁架子连着一个带盖子的圆铁筒,筒盖上连着一根木棒伸在锅中央,铁圆筒可以左右摆动,铁桶底部扎满细小的针孔,有人来吃饭,大师傅拉过铁筒,揪一团荞麦面,塞进筒里,然后使劲压着木棒,立马细细的饸饹条顺着热气下到锅里,一碗量够了,用手揪断面条然后就开始捞面,一双长筷子夹着飘在水面上的饸饹条,顺水拉过来盛在放在锅边的陶瓷碗里,顺手拿起一把勺子舀一勺事先用猪肉丁熬制好的臊子,浇在饸饹条上面,油汪汪的盖满一碗。

我们为了过足嘴瘾,一般会要两碗并且要添加两三次臊子汤,并且,我们两三个人会把人家用热油熟好的一小碗辣椒吃的净干,就这,临走时还要对老板说,你的辣子不辣,下次换辣一点的,这次不过瘾。我们边说边走,还用手巾不断的擦着满脸的汗水以及沾满辣子油的嘴唇。

饸饹条这种吃食在其他地方却无缘品尝,只有回到第二故乡才能真正的体会到当时的味道。我们边吃边聊,品着饸饹条,诉说着往日的美好与艰辛,仿佛回到二十年前,战友们潮气蓬勃,意气风发,工作上团结协作,岗位练兵,你追我赶,共同进步;工作之余,小聚小吃店,共品美食,指点江山侃侃而谈。而今两鬓华发,更忆当年美好,青春不再来,军营生活留在共同的记忆里,吃罢喝足兄弟之情更加浓厚,又不得不惜别,只能是期盼着下一次的相聚!

作者简介:


狄树强,男,70后,河南省灵宝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行参菩提》签约作家,作品入选《2017年中国行走散文作家二十强》。喜爱文学,爱好旅游。五年的军旅生涯使我成长起来,而文学将陪伴我到永远……



(0)

相关推荐

  • 狄树强丨卫河清淤(散文)

    卫河,新乡的母亲河. 从隋代大运河的永济渠,是运送粮食和战备物资的主要渠道,当时百舸争流,千帆竞渡,船樯往来,络绎不绝,近代仍然是豫北至天津卫的重要航线. 经过时光洗涤,近代卫河承载的航运作用仍不可小 ...

  • 狄树强丨岁月有痕(散文)

    年过四十,上有老下有小,中有娇妻贤婿,亲戚朋友一大群,整天忙不完的事情,停不下来的脚步.一年到头顾不得聚会聊天,来去匆匆,没有一刻闲情逸致,只有在遇到谁家有事情,才能坐到一起叙叙旧. 那天是一位好友搬 ...

  • 狄树强丨海天一览(行走散文)

    去年老连长邀请了我们连队天南海北的战友们齐聚青岛仰口,共叙往昔岁月,憧憬谋划未来. 我们重聚在大海边,怀着激动的心情,沐浴在着海上灿烂的落日里,沿着防潮大堤慢慢散步,海浪轻轻的拍打着礁石和堤墙,一个个 ...

  • 狄树强丨煤之没(散文)

    清洁能源正在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习惯.曾经风靡一时的液化气钢瓶也逐步淡出人们的生活,天然气被输送到千家万户,更加方便清洁.我们邻村乡亲们在金狗年的末也破天荒的用上了天然气. 家里 ...

  • 狄树强丨李师理发店(散文)

    村部隔壁有一间李师理发店,在村里是比较有名的. 店里条件简陋,设备简单.非常单一,几把剪刀,一把手动推子,一把很少使用的电推子,墙上一面不大的镜子,唯一的一把理发转椅,再就是一个煤炉子上一个铝锅烧的热 ...

  • 狄树强丨信字当头闯天下(散文)

    <鸡毛飞上天>中骆玉珠因为卖假货赔了个底朝天,在她怀孕期间到医院去检查,遇上了一位母亲给孩子使用尿不湿的时候,立马就觉察到,未来这是很好的商机.即使得不到家人都赞同,她也不放弃,立即跟巧姑 ...

  • 狄树强丨祥哥“媳妇窑”(散文)

    祥哥的老儿子强子终于在今年的国庆节结婚了,婚礼结束后,祥哥送走了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拖着疲惫的身体,刚躺卧在沙发上就睡着了,就梦到自己结婚的那会儿. 祥哥祖辈生长在南埝村根,父亲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 ...

  • 狄树强丨看戏(散文)

    村里演戏了,近二十年了,村中间的戏台子就没有响过司鼓的梆子声,这两天又敲起来了. 村里的舞台是1985年建党节落成剪彩的,今年八一节前后修缮一新,再次了展现新时代新农村的新面貌,党把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

  • 狄树强丨狗窝(散文)

    老乡阿喃家的金毛犬快生了. 每天早上雷打不动的总看见,早早起来遛狗的阿喃. 它浑身金黄色的毛厚厚的覆盖在隆起的大肚子上,走起路来,肚子好像就要挨着地一样,一左一右的往前拖着走. 阿喃和有了身子的媳妇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