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最古老的岩画:女娲与伏羲

图_侯元军

在晋陕大峡谷中,到处都流传着大禹治水的英雄壮举。《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因何治水?《淮南子》说:“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水从何而来?在神话传说中,因为共工怒触不周山,折断了一根天柱,于是天庭倾斜,江河东流,这时候才有女娲补天,而后大禹治水,这些是远古人类对天地自然现象的阐释,也保留了人类最古老的记忆。身处壶口遐想万千年前的景象时,与这些遗址意外相遇,让人惊叹,让人兴奋,难道传说会是真的?

岩画女娲出现在与壶口临近的“柿子滩遗址”。根据考古发掘报告,这是距今两万年至一万年间的“中石器”遗址,它的时间下限衔接到距今八、九千年的“新石器”时期。考古报告说:“这是一处典型的原地埋藏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地层清楚、内涵丰富,并伴有多种动物化石,和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岩画艺术”。这是远古人类只有记忆而无法用文字传颂的时期,只有在岩石表面上刻画符号,用来崇拜,以示敬畏,祈求幸福。

柿子滩的一个巨大天然岩棚下共发现三幅岩画,分别为裸女图、双鹿图、雁阵舞。岩画都是用朱红色的赤铁矿石绘成,历经风吹雨打,至今轮廓仍然依稀可辨,画面上还留下了当地牧羊人用燃烧过的炭棍涂抹过的痕迹。

女娲岩画与鹿龙图

尤其备受注目的是裸女图,这是女性崇拜的图案,高20厘米,宽17厘米,女性的头部呈现圆形,有两个发髻分向两边,两个硕大的乳房下垂两侧,腹下一个圆圈象征阴部,双腿分开,再下方分布六个黑点,表示繁衍生息的意思。此外,该女性两臂平举,很像舞蹈者忘情挥舞的姿势,头顶上画有七个黑点,可能是指北斗七星,寓意了“以石补天”之意。这幅“造人”与“补天”的岩画形象,与传说中女娲的形象正好相吻合。

从岩画大小尺寸来看,右侧的“双鹿图”比“裸女图”约大了三、四倍,这是一副表现远古时期狩猎生活的景象,雄鹿有鹿角,雌鹿无角,说明当时可能已进入了驯养阶段。岩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它用艺术的形态告诉后人,这是最早的文化载体,也是文明之源。

挂甲山伏羲岩画

传说中,女娲造人伏羲造字,他俩是人类的祖先,又是兄妹,人类的繁衍从他们开始。巧合的是,在距离柿子滩不远的吉县旧县城东南,有一座挂甲山,山下竟然也发现了伏羲形象的岩画。1995年,当地文管所在清理挂甲山下北魏遗存的佛阁寺积土过程中,在一块宋宣和三年的诗文碑刻下方一米处意外发现一幅岩画。《文物世界》(2008年第2期)对该岩画有个较为形象的描述:“人物形体高大魁伟,面相威严狞厉,鳞衣着身,幅舄腿足。特别是头上所饰之三根翎羽,即应是最原始的皇冠。亦即先民部族首领。传说中的天神太昊,皇帝或太阳神伏羲之形象。其头上的三根翎羽是王冠,是太阳的光芒之省。”的确,从岩画的面部形象、服饰线条等各方面观察,都能看出一位部落酋长的威严,并以此归类于男性社会的权力集中的表现。

伏羲是进入父系社会中的部落首领,《易传·系辞》中说:“古者包牺氏(即伏羲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这说明了他既是部落首领,又是通天绝地的大巫师,当时是现实与精神的双重领袖。童恩正先生有句名言:“没有‘巫’的配合,也就没有中国的文明”(童恩正《人数与文化》),伏羲岩画中,头上有三根翎羽,毛羽者属阳,远古人把太阳比喻为鸟,是对太阳神的崇拜,而伏羲的“羲”字正是太阳。

女娲与伏羲岩画的位置

这幅伏羲岩画距离柿子滩的女娲岩画约有25公里,两地同处于一条河谷——清水河谷,有考古专家认为,该伏羲岩画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即将出现的这段时间,也就是从分散的氏族部落走向兼并联盟变革组合的阶段,这两处岩画是远古先民们在山西繁衍生息留下的文化证据。

伏羲岩画(上图右为伏羲岩画全景,其余为伏羲岩画局部)

在这组岩画中还有一只大鸟,尾巴硕大,头顶有乳状凸出,与当地的褐马鸡极为相像,对于研究远古时期上巳、春社、祭祀的起源,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历史遗迹,它们记录了特定时期山西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思想意识、宗教信仰的特征。

从柿子滩女娲岩画到挂甲山伏羲岩画所反映的这两个不同质的社会形态,女娲属于旧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早期出现的形象,伏羲属于新石器晚期出现的形象,他们都是人类之祖,共同书写了人类最早期的文明史。中华文明就在这漫长岁月的刻画中逐渐形成,《白虎通》记载:上古之时,人们以“结绳记事”,后来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图画乾坤,以定人道……令臣飞龙氏造六书”,得以产生文字。《说文解字》解释“六书”为: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从绘画之形象开始,如刻画日月之“明”,最终成为书写表意的文字。岩画作为中国文字的开端,那些丰富而优美的线条一直连接到今天的生活。PICS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