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笔记(四)
中医的脉诊,就是诊动脉血管跳动的动力的力度,所反应出来的就是五脏六腑气血流动的真实情况,以此来诊断人体的身体健康与否。
一息四至是正常人的脉象,一息六至或七至,这就是阳气过剩,邪气侵犯人体,这就提示人得了病,如果一息三至,就提示阳气低微。
感冒的时候,病邪还在体表,没有深入到里层,正邪相搏,产生的是“浮脉”,有的人的脉跳动远远的超过了90次,这就叫“数脉”,如果病人的脉很不好摸,可以用力往里压,到达肌肉深处,这就是“沉脉”,脉的跳动一呼一吸,不能达到四次,这就叫“迟脉”,跳动特别有力这叫“实脉”,跳动无力叫“虚脉”
脉诊共28种脉象,要结合望,闻,问,四诊合参,才能了解病人的真实情况。
现代摸脉与古代摸脉不一样,古代摸脉,是在人体的上中下上三个部分,每个部分找三个动脉点,这是对全身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主要就是在头部,上肢部和下肢部三部,称为三部九候。
头部:主要就是摸颊动脉,耳前动脉和额动脉。
上肢部:手太阴肺经动脉寸口脉,手少阴心经动脉神门穴这个位置,还有一个就是,手阳明大肠经动脉,合谷穴这个位置的动脉。主要就是诊断肺,心和胸中的毛病。
下肢:足厥阴肝经动脉足五里、妇女取太沖,足太阴脾经动脉箕门这个位置,足阳明胃经动脉沖阳穴这个位置,足少阴肾经动脉太谿。主要就是诊断肝,脾,胃和肾的毛病
三部九候的诊脉法,在中医界运用了几千年,后来,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改写了历史,“三部”脉是指“人迎”脉,结喉旁颈总动脉,“寸口”脉,腕部桡动脉,和“趺阳脉”,足背部胫前动脉。根据临床实践,简化遍诊法,一般只侯寸口脉,称为“独取寸口”独取寸口的理论,肺朝百脉,脉会太渊,我们人体的各个经脉都会集于肺。
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每部各以轻、中、重的指力相应分为浮、中、沉三侯,共为九候。
现在的脉诊法很方便,手一伸,三个指头一搭,就可以诊断出五脏六腑的动态情况,当然,这需要长期的临床实践,短期内是不可能掌握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