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刘贺27天帝王的背后,隐藏着一段未遂的政变

引子

历史上,对于权臣废立皇帝这类的事情,被统称为“伊霍之事”。

先说伊尹。

按照孟子、司马迁等人的记载,商君太甲,商王朝开国之君汤的孙子,即位三年多,“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辅政大臣伊尹就把他放逐到了桐宫(实际上是囚禁),然后自己代行起了国君的职责。三年后,太甲表示“悔过自责”并“反善”,伊尹充分考察后,又把他迎回来重新当国君,自己则继续辅政。

伊尹放太甲

再说霍光。

汉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年仅二十岁的刘弗陵驾崩,因为没有留下子嗣,经大将军霍光同意,血亲最近的宗室、昌邑王刘贺被征召入朝,立为皇太子。结果,这位刘贺极不靠谱,一到长安就“行淫乱”,到二十七天上,已经做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坏事。人神共愤,于是就在霍光的主持下,刘贺被废为庶人,并赶回故地昌邑。昌邑王国也因此被废,降为山阳郡。

这就是所谓的“伊霍之事”。

伊尹、霍光,是旷世忠臣,还是乱臣贼子?

“伊尹放太甲”的故事,已经被《竹书纪年》给扒了底裤:

伊尹放太甲于桐,尹乃自立,暨及位于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竹书纪年

也就是说,伊尹的事迹靠不住。

那么霍光呢?

也很悬。

因为,在史书不为人注意的角落里,还是有一些细节告诉我们,霍光就是“伊尹”,但刘贺却没做成“太甲”。

换言之,刘贺二十七天的帝王生涯背后,隐藏着一段未遂的政变。

01

证据一:史书中的“留白”

所谓“留白”,是指在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了使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做出的空白,目的是为了给欣赏者留出想象的空间。

历史中亦有“留白”,而这却是史家迫于当权者的压力,对某些历史事件无法直书而运用的隐讳笔法。

对于刘贺,史书中最大的“留白”就是霍光给出的数据:

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

霍光指控刘贺27天干了1727件荒唐事。

相当于每天42件,除了吃饭睡觉,每个时辰要干接近10件坏事。

刘贺短暂的帝王生涯,就是在只争朝夕、高效率地“作”啊!

第二处“留白”是朝臣们对这些坏事的态度。

对于霍光所揭发的刘贺罪行,大臣们的意见明显不统一。或者说,很多人并不认同。

光曰:“昌邑王行昏乱,恐危社稷,如何?”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

注意这里群臣的表情。

如果这一千多件荒唐事属实的话,此时的朝堂之上应该是众口一词、千夫所指。

但文武百官的反应却是非常惊讶错谔,别说表态,连一个出面附和的也没有。

所以,罪状有问题。

接下来更反常。因为没有讨论、没有争辩,霍光的老部下(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站了出来,而且是手按在剑柄上,以一种极其严厉的语气质问大家:大将军深负武帝重托,为了刘氏天下殚精竭虑,费尽心思,没想到却选了这么一个接班人。他很难过,所以今天想废昏立明,你们却没有表态的。今天这事就这么定了,不同意的我一剑砍了他。

先帝属将军以幼孤,寄将军以天下,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如令汉家绝祀,将军虽死,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今日之议,不得旋踵。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

霍光表现得则是痛心疾首,他说:你们批评我就是了,发生这么个事,都是我的责任。

大将军这样表态了,其他人还能怎么着啊?大家一边叩头一边说:“天下安危都系于大将军一身,我们都唯你命是从,你说咋办就咋办。”

通过上述描述,我们还可以推测霍光提议立刘贺的场面:如果刘贺如此不靠谱,那么,在霍光提议时,群臣的意见也肯定不一致,或者说是根本不会同意——没见过刘贺,难道还没听说过?这种素质岂能具备一国之君的资格?

所以,反向来说,如果刘贺如此荒唐,他连被提议的资格都不会有。

霍光

02

证据二:严重超标的处罚

在宣布废掉刘贺的同时,霍光也对他从昌邑带来的人员进行了处理。

方式很简单:杀,而且是除了郎中令龚遂外一个不留。

昌邑群臣坐亡辅导之谊,陷王于恶,光悉诛杀二百余人。

仅仅因为没有尽到辅导和教育刘贺向善的义务(龚遂能成为唯一的例外就是因为尽了义务),刘贺手底下的二百多号人就被霍光杀了个精光。

怎么看这个处罚都过于严厉了,而且严厉得离谱。

荒唐和乖张的确该罚,但不该死。

在古代,有哪些罪名能被杀头呢?

对此,先秦和两汉都没有给出具体的规定,《汉书·刑法志》虽有涉及,却语焉不详。

到了隋唐两代,在《北齐律》的基础上,先后形成了《开皇律》与《唐律疏议》,尤其是后者,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完备的一部法律,它甚至影响了直到清代一千多年的立法。这两部法律第一次对死刑判决做出了详细修订,具体说来就是“十恶不赦”之罪:

谋反、谋大逆:包括毁坏宗庙、陵墓;

谋叛:背叛国家;

恶逆:殴打和谋杀尊长;

不道:杀一家非死罪3人及肢解人;

大不敬:冒犯皇帝;

不孝、不睦:谋杀师长或亲属;

不义:互杀或以下犯上;

内乱:通奸或强奸。

这所谓的“十恶”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它们危害了封建专制的核心——君权、父权和夫权——这是统治阶级所绝不允许的原则性问题。

对照这所谓“十恶”我们发现,刘贺那一帮人的行为别说是符合,他们距离砍头的标准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自古以来,只有谋反是大罪,犯之必死,帝王只要对哪个人看不顺眼了,首先就给扣上一顶谋反的帽子,也就是判这人死刑了。

韩信、檀道济、长孙无忌、蓝玉、年羹尧莫不如此。

难道,刘贺这帮人也够得上?

唐律疏议

03

证据三:可疑的八个字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这八个字是刘贺那帮部下被杀之前在大街上喊出来的。

昌邑群臣坐亡辅导之谊,陷王于恶,光悉诛杀二百余人。出死,号呼市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这个废立事件因为这八个字而显得扑朔迷离。

这句话的可疑之处在于,它出现得太过突兀,与前文没有任何衔接——想断什么?想断掉谁?为什么没断?之前没有任何痕迹和提示。

这句话的隐含意义,我们还是可以从字面意思和历史掌故中得到一些启示。

先来看汉高祖时期的两次最著名的类似事件。

项羽。鸿门宴上,项羽的妇人之仁和犹豫不绝让他失去了斩杀刘邦的最好机会,范增曾怒斥“竖子不与为谋”,最后项羽输了天下——这是一次比较典型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鸿门宴

韩信。韩信占领齐地的时候,刘邦正在荥阳与项羽胶着,确切说是被项羽围在城里打。这时,谋士蒯通就建议韩信自立为王,三分天下。韩信犹豫了,或者说是动心了。但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还是“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拒绝了蒯通。蒯通叹息道:“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然后装疯卖傻逃跑了。后来,韩信果然在长乐宫被吕后所诛杀,他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兒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所以,刘贺部下临死前的这八个字都指明了一点:刘贺及其团伙曾有过一个非常神秘而重大的计划,只不过没来得及执行,或者是被刘贺的犹豫不绝给耽误了。

04

证据四:刘贺自己的失言

关于对刘贺一帮人的某种推测并非凭空瞎想,史书的后面还有衔接。

刘贺被贬回昌邑王后,宣帝刘病已对他的态度比较复杂,但在通过多次试探发现这人确实没有什么威胁后,又“封故昌邑王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

但是,几年后,却又有一件事情把刘贺牵扯了进来,并导致他被重新削户三千。

起因是扬州刺史举报刘贺与原来的太守卒史孙万世私下交往,并且连两人的谈话内容都罗列了出来。

孙万世问刘贺:当年你被废的时候,为什么不坚守宫廷,杀掉霍光,而任凭他们把天子的玺绶给夺去了呢?

刘贺说:是啊,的确是我错过了机会

万世问贺:“前见废时,何不坚守毋出宫,斩大将军,而听人夺玺绶乎?”贺曰:“然。失之。”

刘贺的回答似乎解决了一个历史疑问——在那二十七天里,他曾有过搞掉霍光的计划。

但是,以霍光的阅历、城府、势力、手腕以及心机,政治新手刘贺如果想搞点什么小动作,是绝对逃不过他的眼睛的。

所以,霍光在第二十七天上就迫不及待地把刘贺废掉,绝不仅仅是因为刘贺的胡闹和不着调,更不是怕“令汉家绝祀……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

而是,在探知到刘贺的计划后,霍光要先下手为强!

这,才是霍光急不可耐地废掉刘贺的根本原因所在。

刘贺强大的亲友团

05

证据五:汉宣帝的态度

从雄才大略的角度来说,汉宣帝刘病已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被严重低估的帝王。

他的一生,“搜扬俊乂”、“聪明远识”、“明于君人之道,审于为政之理”,可以说什么事都能明白,什么人都能对付。

但有两个人,他却一直感到忌惮,一个是霍光;另一个,竟然是刘贺。

《汉书》载:即位,心内忌贺。

霍光这个好解释甚至不用解释,但刘贺这个怎么解释呢?

而且,他对刘贺不只是忌惮,而是特别忌惮或者说特别重视。

重视到不仅派专门部队,还委派特别专员进行全天候、无死角监视。

尤其是派去的“特别专员”更让人费解。

这个人是张敞。

第一,“大材小用”的张敞。

张敞,西汉名臣,著名轶事“张敞画眉”的男主角。班固对他极其推崇:“张敞衎衎,履忠进言,缘饰儒雅,刑罚必行,纵赦有度,条教可观”。

此人政务能力强,品德高尚,无论是汉宣帝那里还是民间,口碑都非常好。

自孝武置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而吏民为之语曰:“前有赵、张(张敞),后有三王。”

所谓左冯翊、右扶风和京兆尹,是汉代的“三辅”,级别很高,待遇更是与九卿持平,像京兆尹就相当于首都市长。

就这么一个能臣干吏、帝国高层,竟然被派去山阳郡(刘贺封地)监视一个落魄宗室,给人的感觉首先就是大炮轰蚊子——大材小用。

很过分。

但刘病已不仅派张敞去,而且让他一呆就是三年,期间不管张敞如何要求,都不让他回来。最后如果不是张敞拼命担保刘贺已经废了,不会再闹什么幺蛾子了,估计还得在那里呆几年。

第二,宣帝的密诏。

元康二年(前64年),宣帝刘病已派使者专门给山阳太守张敞送去一条密令:“张敞你给我听着,你要加倍小心防备盗贼,并特别注意检查往来过客。另外,不要泄露这条诏令!”

制诏山阳太守:其谨备盗贼,察往来过客。毋下所赐书!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盗贼,为什么非要特别防着山阳郡?

一条普通的加强治安的通知,为什么还要保密?

第三,张敞的汇报。

张敞干工作非常认真,他把刘贺的情况和宣帝作了极其详细的汇报。

问题就在于这个太过“详细”上。

下面是汇报节选:

“根据皇帝您的安排,我于地节三年(前67年)五月来到山阳,现把几年来的工作情况向您简要汇报如下。

刘贺一直住在从前的宫中,里面共有奴婢一百八十三人,平时大门常闭,只开小门。有一个人专门负责上街采购生活必须品,每天一趟,除此之外没有人随便出入。

我还专门派了一督查员,负责对往来行人的检查。

除了经常派人去刘贺宫中进行检查外,我在地节四年九月的时候,也亲自去了一趟,并和刘贺同志作了详细交谈。

刘贺大约二十六七岁,长得很黑,小眼睛,鼻子又尖又低,胡子不多,身材高大,因为患风湿病,行走不便。

他穿着短衣肥裤,戴着惠文冠,佩玉环,头上插着笔、手拿木简和我见得面。

我们在院子里谈的话,他的老婆和奴婢们也都在那里。

……(此处省略若干字)

我从刘贺的穿着和言语举动上综合分析,他脑袋很不灵光。

而且,他这些年在家只知道生孩子。现在一共有十六个妻子,二十二个儿女,其中十一个男的,十一个女的。”

之所以大段引用张敞的奏折,是因为它的内容太具体太详细,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纤毫毕现的地步。

历史上,对于贬谪和流放的皇室、逆臣,看守监视是基本的正常程序,但派这么一个级别的人物去做专门监视居住并兼调研分析的,汉宣帝是独一份。

他从即位就一直提防刘贺而且提防到如此地步,我们认为,唯一的理由就是:

在政权交接的时候,霍光告诉了汉宣帝关于刘贺策划谋反的事情,这才导致了宣帝在之后的若干年里一直对刘贺严防死守,不敢掉以轻心。

汉宣帝刘病已

06

证据六:历史背面的刘贺

在史书中,刘贺是一个极其不堪的人物。

按霍光的说法是:受玺以来二十七日……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错误)……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

按前面张敞对宣帝的描述则是仪表极差、举止不端、逻辑混乱并且只知生养的一个废人

但实际上,仅从史书中我们就会发现,刘贺本人不仅曾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还应该说得上是知书达理。

首先,他通晓《诗经》、《孝经》等儒家典籍。

在其郎中令龚遂对他的谏议中就两次提到过他学过甚至是精通《诗经》:

大王诵《诗》三百五篇,人事浃,王道备,王之所行中《诗》一篇何等也?大王位为诸侯王,行污于庶人,以存难,以亡易,宜深察之。

陛下,之《诗》不云乎?'营营青蝇,至于藩;恺悌君子,毋信谗言。

当被强行剥夺天子玺绶、甚至连性命都危在旦夕的时候,他张嘴就吼出了一句:

“闻天子有争臣七人,虽亡道,不失天下!”

这句话同样出自儒家典籍《孝经》,而且还基本是孔圣人的原话,大意是:天子如果能有七个敢于向他进言谏诤的臣子,即使无道也不会丢掉天下!

意思很明白:我现在这般模样,你们这群人同样有责任。

刘贺

其次,他懂礼仪。

在史书中,刘贺是一个连最起码的礼节都不懂的混人。比如他从封地赶往长安的路上,龚遂怕他丢人,就教给他说一到城门口就开始哭(先给昭帝刘弗陵奔丧)。他却说:我嗓子疼,哭不出来(我嗌痛,不能哭)。

虽然史书经过了若干次的人为修改和掩盖,但很多真相还是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最典型的是,他在仓猝之间被赶出宫后,还没忘了对着上官太后的方向道个歉,说:(很抱歉),我的能力担不起一国之任。

王(刘贺)西面拜,曰:“愚戆不任汉事。”

07

证据七:刘贺动了霍光的奶酪

终昭帝一朝(包括宣帝前三年),国家权力实际一直掌握在霍光手里。

“昭帝之政治,即霍光之政治”。

霍光专权到什么程度?

在刘彻的设计中,霍光、金日磾、上官桀集体辅政(后来霍光又拉进来桑弘羊和田千秋),并成为一个互相制衡的政治团体。但是,这种脆弱的平衡从第二年金日磾一死就被打破了:首先是田千秋啥事不管,唯霍光命是从;其次是元凤元年(前80年)年,上官桀和桑弘羊等人因谋反更是被霍光一锅端。

西汉王朝,从此进入“霍光时代”。

久专大柄,不知避去,多置亲党,充塞朝廷,使人主蓄愤于上,吏民积怨于下。

且不说所有政事一由己出,他对后宫的“特殊管理”更可窥其嚣张跋扈。

为了使自己的外孙女专宠,不让后宫其他妃嫔获得被临幸的机会,霍光专门设计了一种叫“穷绔” (很难解开,相当于“贞操带”)的内衣,强制分配给后宫其他妃嫔和宫女们穿。

试想,上官皇后入宫的时候是六岁,到昭帝崩的时候也仅仅十四岁,这才刚刚开始发育的年龄,哪能这么容易怀孕。所以,一直到刘弗陵因病去世,也未能留下一个子嗣。

但是,这些事情霍光不管,他所关心的就是他在王朝的既有利益不受侵犯。

刘贺是怎么做的呢?

史书中对这一点没有单独的记载,但是,我们却可以从霍光对他罗列的罪状中发现一些端倪。

皇帝(刘贺)问侍中君卿:使中御府令高昌奉黄金千斤,赐君卿取十妻;

从官更持节,引内昌邑从官驺宰官奴二百余人;

取诸侯王、列侯、二千石绶及墨缓、黄绶以并佩昌邑郎官者免奴;

祖宗庙祠未举,为玺书使使者持节,以三太牢祠昌邑哀王园庙,称嗣子皇帝;

变易节上黄旄以赤;

自之符玺取节十六,朝暮临,令从官更持节从。

这些所谓罪状中透露出这么几个信息。

第一,刘贺在入朝的路上,表面上是闲逛游乐,暗地里却同时派使者入朝,广散资财,结好朝臣;

第二,遍封自己的老部下,不仅级别都不低,出门还使“持节”(意思是代表皇帝);

第三,把节杖上的黄旄改为红旄——这一点了不得,相当于更改电报密码或者出入口令;

第四,用三副太牢(三牛三羊三猪)的礼节祭祀其生父刘髆,也就是表示,自己不认为被过继给昭帝为嗣——这一点刘贺做得有点过,或者说有点心急,因为的确不符合礼仪,后来也因此被霍光抓住把柄(这种做法后来北宋英宗赵曙和明代嘉靖都搞过)。

位子还没坐稳就急吼吼地想弄权秉政,这就触动霍光的奶酪了!

在他看来,刘贺是给脸不要脸——把你端上桌,还真以为自己是盘菜了?

能捧你,就能摔你,哪来的回哪去。

霍光辅政

08

证据八:刘贺的墓葬

墓葬中的随葬品很能说明死者的志趣爱好。

像宣太后(芈月),她很喜欢一个叫魏丑夫的情夫,于是就想死后带他殉葬;

像秦始皇,生前混一宇内、统御万邦,死后也把自己的坟墓搞成一个缩微世界,继续他的理想;

像慈禧太后,享受了一辈子,死后墓里也是极尽奢华。

2011年,在江西南昌出土了一座西汉墓葬,经多方考证,认定墓主就是这位初封昌邑王、后废海昏侯的刘贺。

里面出土的文物让人意外。

墓中,除了成套的乐器包括编钟、琴、瑟和制作精美的青铜器外,居然还有孔子画像和《论语》(这两项均创该版本出土年代之最),而且,孔子像就挂在刘贺的头上。

能用孔子作品作随葬品,如此推崇儒学之人,会是一个不学无术、不懂礼仪的纨绔子弟吗?这分明是一个才艺俱佳的翩翩公子。

不仅如此,在刘贺的墓中,还发现了刘贺向宣帝刘病已上书的副本。在奏疏中,他开篇即写到:

南藩海昏侯臣贺,拜上皇帝陛下。

作为叔叔,心甘情愿地向自己的侄子称臣,这不仅是懂礼仪、知进退,更是识大体、愿赌服输。

这同样和史书里的形象严重不符。

更重要的是,这似乎又证明了两件事:

第一,张敞可能被蒙蔽了;

第二,汉宣帝刘病已对他的防备是有道理的。

海昏侯墓

09

结语

又一段被篡改的历史。

谁改的?

霍光。

又一个被黑化的人物。

谁黑的?

还是霍光。

参考资料:《汉书》、《资治通鉴》、《秦汉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