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南大决战:卫青三战三捷,霍去病一战封侯,从此漠南无王庭

中国古代战争史 · 西汉篇11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专门拿出一篇来写西汉的骑兵制度和战术变革,因为接下来的汉匈战争将进入卫青、霍去病开挂吊打匈奴的阶段。
前128年秋,被卫青偷了老巢龙城的匈奴人不甘失败,以两万铁骑南下,先破辽西,杀辽西太守,后攻渔阳、雁门两郡,屠杀边郡汉人数千人。
边境告急,卫青受命再征匈奴,率三万精锐骑兵在雁门郡一带大败入侵之敌,斩首数千。
继龙城之战后,再次取得对匈奴雁门之战的胜利,汉武帝越来越喜欢自己这个小舅子,越发觉得,卫青就是那个上天派来帮自己击败匈奴的天选之子。
与此同时,汉武帝也明白,小打小闹永远无法解决匈奴边患,必须干一票大的,彻底把匈奴打趴下,才是真正的一劳永逸,汉匈战争由此进入全面反击阶段。

漠南第一战,收复河南地

“河南地”是汉武帝反击匈奴的第一个目标
河南地并不是现在的河南省,而是河套地区,俗话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这个“套”就是河套平原。
河套平原由黄河冲积形成,正好处在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过渡地带,是西北地区少有的那种又能种地又能放牧的地方。你们懂的,但凡是能种地的地方,都是中原王朝眼中的肥肉。
除了适宜农耕的属性,河套地区还具有极高的军事价值。
秦汉以关中为京畿,八百里秦川是秦汉帝国的精华所在,而相较于崤函之固,秦岭之险,关中盆地的北方屏障却不怎么保险。
我们可以看一下陕西的地形。关中盆地的北方为黄土高原,地形上整体上呈北高南低之势,陕北对关中呈俯冲之势,这使得关中地区面对北方威胁的时总是处在不利的位置,而有能力威胁关中的北方势力又都是游牧民族,来去如风的游牧骑兵进一步加剧了关中在战略上的被动。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从西周到西汉这千百年的时间里,关中地区最大的威胁始终是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例如西周时期的西戎,战国时期的义渠,秦汉时期的匈奴,直到秦昭襄王修建秦长城后,情况才有所好转。
可长城再雄伟也比不上山川来的险固,正是看明白了这一点,秦始皇才选择派蒙恬北伐匈奴,拓土河套,将北方防线一直推到黄河之北,由此可保关中无患。唏嘘的是,秦朝的隐患并不在北方草原。
秦朝灭亡后,河套地区很快被匈奴人占去,而这一占就占了八十年。当然,作为中原王朝“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汉武帝绝不会允许匈奴人鸠占鹊巢。
前127年春,汉武帝命卫青、李息率五万大军出云中郡,打响了全面反击的第一战:河南之战。
经过两次大战的洗礼,这时的卫青已经完全领悟了大规模骑兵作战的精髓,那就是利用骑兵的高机动性,长途奔袭迂回包抄,达到分割包围出其不意的目的,然后再利用汉军骑兵的装备优势,正面冲击,将敌人一举击溃,奠定胜局。
河南地当时盘踞着白羊、楼烦两支匈奴部落,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卫青从云中郡出发后,并没有直接对距离较近的楼烦部展开袭击,而是沿着黄河一路向西隐蔽行动,绕到了匈奴的背后。
完成包围后,卫青率军火速南下,在白羊、楼烦两部毫无防备之下,以狂风卷落叶之势席卷河南地。白羊王、楼烦王压根就没想到,自己在河南地作威作福几十年,从来都是偷袭别人,今天居然也被别人偷袭了,竟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悻悻逃回漠北。
待战后清点完,此战汉军共斩两千敌首,俘虏三千余人,缴获牛羊百万头,最最牛批的是,汉军“全甲兵而还”!
回想两年前,汉军四路出击,四万大军折损一万七,只斩首七百。而这次河南之战,收获如此大的成果,却没付出太大的代价,汉武帝也不多哔哔,封卫青为长平侯,食邑3800户,连带着卫青军中的两名校尉苏建、张次公也跟着获封平陵侯,岸头侯。而我们的飞将军李广,被汉武帝安排去做右北平郡太守了,再次错过了封侯的机会。
河南地收复后,主父偃上书汉武帝:“听说河套这个地方土地肥沃,又有黄河险阻,蒙恬当年就曾再次修建城池驱逐匈奴,最关键的是河套的粮食可以自产自足,不需要从内陆转运,我们今天拿下河套,不仅是开疆扩土,更要把他建设成攻灭匈奴的大本营。”
于是汉武帝下令征调十万民夫修筑朔方城,设朔方郡、五原郡,同时修复蒙恬曾经建造的要塞,沿着黄河构建防线,将河套地区打造成进可攻退可守的前方战略基地,不仅解除了匈奴对关中的直接威胁,更是将汉军的兵峰怼到了单于王庭的脸上。
匈奴虽丢了河南地,损失了白羊和楼烦两部兵马,可单于王庭、左贤王、右贤王这三大主力并没有什么损失,对汉朝的军事报复接踵而至。
前126年夏,新上任的伊稚斜单于发兵数万攻代郡,杀代郡太守,虏掠汉民千余;同年秋,再攻雁门,虏掠汉民千余。

《汉武大帝》伊稚斜单于

前125年夏,伊稚斜单于又发兵九万,兵分三路攻入代郡、定襄、上谷郡,右贤王部率军向朔方进攻,一时间整条北方战线全线告急。
面对伊稚斜单于接二连三的挑衅,汉武帝却没有任何反应,因为汉武帝正在憋大招!

漠南第二战:千里突袭右贤王

和所有游牧民族一样,匈奴帝国也是由各个部落组成的松散联盟,单于就是这个联盟的盟主,是草原上胳膊肘最粗的男人,在单于之下又有左右两位贤王,与单于王庭互为倚靠。
单于王庭盘踞在阴山北侧,实力最强;左贤王部盘踞在辽河上游,实力较弱又处在汉王朝的东北边陲,威胁不大;右贤王部盘踞在阴山之西,多次发兵袭扰新置的朔方郡,是仅次于单于王庭的最大威胁。
综合考略之下,汉武帝决定先干掉右贤王,一来巩固朔方、五原两郡的控制,二来剪除单于王庭的右臂,为将来汉匈决战打好基础。
前124年春,汉武帝发兵十万,命李息、张次公出兵右北平,佯攻匈奴左贤王;命卫青为车骑将军率三万精骑兵从高阙越过阴山山脉,同时命苏建为游骑将军、李沮为强弩将军、公孙贺为当骑将军、李蔡为轻车将军,从属卫青一同出兵,目标直指右贤王王庭。
卫青刚过阴山,匈奴右贤王就得到了消息,倒也自知不敌,退到了远离阴山数百里的大漠深处,随后又放出许多探子,探寻汉军踪迹。就这样一连数天,也没有发现汉军追来,右贤王见此不免得意起来,认为汉军在这茫茫戈壁荒原,绝没有可能找到自己。
于是右贤王放松了警惕,又想起自己奔波一生,享受享受怎么了,下令奏乐歌舞,整个右贤王庭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按理说,卫青确实很难找到右贤王藏匿之地,但架不住有带路党啊。
话说河南之战后,军臣单于病逝,匈奴内部发生严重内斗,伊稚斜击败了军臣单于的儿子於单,谋朝篡位登上匈奴单于宝座。为了夺回单于之位,於单投靠了汉朝,可於单实在没有好命,刚投靠汉朝没几个月就死了。
於单虽死,可他带来的部众却大有用处,卫青这次出征就带了不少投靠过来的匈奴人充当带路党,很快就找到了右贤王王庭所在,带着本部的三万精骑兵急行军七百里,趁夜将右贤王包了饺子。
可怜右贤王这个时候正在温柔乡里风流快活,忽然听到账外杀声阵阵,经过短暂的懵逼后马上反应过来,带着几百亲信溜溜球。
群龙无首的右贤王部挣扎了一阵后放弃了抵抗,而这次突袭右贤王所取得的战果刷新了河南之战的记录:俘虏右贤王部小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牛羊牲畜上百万头,几乎将右贤王部一锅端了。
汉武帝接到捷报后,兴奋得等不及卫青回朝,立即派特使捧着印信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西汉建国以来第二位大将军,第一位是韩信),就连卫青三个尚在襁褓的儿子都被封侯,跟随卫青作战的公孙敖、公孙贺、李蔡、李息等人也沾了卫青的光被封为侯。
插一个八卦
卫青和卫子夫曾是平阳公主的家奴,当年正是平阳公主送卫子夫入宫,这才改变了卫青一家的命运。时过境迁,平阳公主前两任丈夫死得太早,如今已是守寡多年,看着曾经的家奴现在做了大将军,春心萌动,遂向汉武帝请婚。
汉武帝知道后,一下笑了出来“当初我娶了卫青的姐姐,倘若卫青现在娶了我的姐姐,那真是一桩美事”,于是当即允婚。这下,卫青既是汉武帝的小舅子,又是姐夫,亲上加亲又贵为帝国的大将军,一时间无人能比。
说回正题,解决了右贤王后,汉武帝嘿嘿一笑:“伊稚斜单于,老子这回要干你了!”

漠南第三战:阴山大决战,漠南无王庭

前123年春,汉武帝再次征发十万大军,以卫青为大将军,率中将军公孙敖、左将军公孙贺、前将军赵信、右将军苏建、后将军李广、强弩将军李沮六路大军,从定襄出发,直指阴山北坡的单于王庭。
可意外的是,十万大军刚出塞恰巧撞上了准备南下劫掠的匈奴部队。这支匈奴部队人数近万,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正打算去汉朝边郡抢一波,结果刚出门就撞上了卫青的十万大军,丢下数千具尸首仓皇北逃。
卫青虽然打了一个大胜仗,可汉军的动向也暴露了,匈奴那边必定有了防备,不得已只好退回定襄,伺机再战。
伊稚斜单于得到汉军北伐的消息后,知道卫青这次来势汹汹不敢大意,可伊稚斜单于一连等了好几个月都不见汉军来战,长时间的高强度战备已经让他们精神崩溃,而卫青却在定襄郡养精蓄锐。
到了夏天,卫青估摸着匈奴人已经松懈,下令全军出击,在阴山一带与伊稚斜单于展开决战,一举击溃匈奴主力,斩首一万九千余。
卫青见各将士杀得兴起,便下令各部分道追击匈奴残军,多捞些人头好让大家回去都能有封侯的机会。
几日之后,追击的各路将领陆续回营,唯独不见前将军赵信和右将军苏建,唯恐生变,卫青赶忙派出部队去接应。
一二日后,只见苏建孤身一人回到营中,极为狼狈。经过一番询问,原来苏建和赵信在追击过程中被赶来支援的匈奴左贤王数万骑兵包围,而苏建和赵信本是追击残敌,身边只有三千骑兵,更糟糕的是,赵信原是匈奴降将,见形势不利,阵前叛变,联合匈奴人一起追杀苏建。苏建拼死突围,这才侥幸逃了回来,可三千汉家好男儿却葬身草原。

卫青听完后,遍问军中诸将,该如何处置苏建。

只见一名叫周霸的偏将说道:“大将军出征以来,从未杀过副将,现在苏建弃军而逃,按律当诛,可以杀苏建以树大将军的军威。”
眼看苏建小命不保,又有两将出言反对:“兵法有云,兵力少的一方即便拼死一战,也打不过兵多的一方,这次苏建以寡敌众,奋战一日,即便全军覆没也没有贪生投敌,如今孤身回营,自请责罚,如果这样的人都要杀,那不是寒了其他将领的心嘛。”
对于如何处置苏建,卫青展示了为啥可以受汉武帝如此宠信,一路做到大将军的重要品质。
对于部下的争议,卫青说道:“我侥幸以皇亲国戚的身份在军中做官,不愁没有威严(我姐姐是皇后,我老婆是皇帝的姐姐,你说我没有威严?),而周霸劝说我树立权威,大失为臣的本意(做臣子的要那么大威严做什么?是不是还要比皇帝更威风?你的思想很危险啊)。虽然我的职权允许我斩杀有罪的将军,可我也不应该擅自诛杀,而是将情况呈报天子,让天子自己裁决(你们要知道谁才是老大,重大的决定一定要听老大的)。”
主张杀的被卫青的一席话吓得一身冷汗,主张不杀的大声叫好,称颂将军仁厚。于是,苏建就被囚禁了起来,不杀不放,押送回长安。
卫青打了大胜仗,汉武帝也很给面子,赦免了苏建的死罪,贬为庶民。
俗话说,一个强势的领导最忌惮有个强势的下属。
卫青下贱的出生和悲惨的童年遭遇,使得他从不敢奢望太多,他知道今天的所有成就全都来自于汉武帝对他的信任,因而特别谦虚,也更加谨慎。即便卫青位列大将军,战功显赫,权倾朝野,却从不结党,更不养士,把自己的位置摆的低低的,把汉武帝捧的高高的,恪守臣子本分。
更何况自古以来,手握兵权的将军是帝王最忌惮的一个群体,韩信是什么下场,周勃是什么下场,周亚夫又是什么下场,为大将能得善终者十不过三,且不说前朝事,喜欢养士的田蚡和窦婴才被汉武帝弄死没多久,卫青可没有忘了。
说回这场阴山之战,卫青虽取得大胜,但没有完成消灭单于王庭的既定目标,甚至军中还出了赵信这个大汉奸,因而功过相抵,因而只赏了黄金一千,当作安慰奖。
不过在这次大战中,有两个人表现突出,一人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初生牛犊的霍去病独自率领八百精骑奔袭单于老巢,活捉单于的叔叔和国相,斩杀单于的爷爷等两千余人,勇冠三军,获封冠军侯;另一人是张骞,也就是凿通西域那个张骞,凭借“活地图”特长,获封博望侯。
他两人的故事我们放在后面再说。
再看匈奴这边,赵信叛投匈奴后,伊稚斜单于把赵信当做自己的“卫青”,封其为“自次王”,又学汉武帝把自己的姐姐嫁给了他。

赵信跟着卫青打过很多仗,知道卫青的厉害,便建议伊稚斜单于将王庭北移(逃)至大漠深处,汉军要想攻打我们,只能劳师远征,不仅士卒们疲惫不堪,后勤补给也是难以为继,到时候我们以逸待劳,必定能击败汉军。

伊稚斜单于深以为然,下令全线北撤。

从此,漠南无王庭。

 [ 地史馆 ] 

地理历史不分家

用地理解释历史,用历史记录地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