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说错话得罪人?高手从来不这样想!甚至明知会得罪人,还偏要说!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16卷 汉纪八

 汉景帝前三年(丁亥,公元前154年)

【原文】

冬,十月,梁王来朝。时上未置太子,与梁王宴饮,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詹事窦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之天下,父子相传,汉之约也;上何以得传梁王!”太后由此憎婴;婴因病免;太后除婴门籍,不得朝请。梁王以此益骄。

【译文】

冬季,十月,梁王来长安朝见景帝。当时,景帝没有立太子,与梁王宴饮时,景帝很舒缓地说:“等我百年之后,把帝位传给你。”梁王表示谦谢,虽然知道这不是认真的话,但心中很高兴;窦太后也是如此。

窦婴捧着一杯酒献给景帝说:“这个天下,是高祖的天下,帝位由父亲传给儿子,这是汉朝的规定,皇上怎么能够传给梁王!”窦太后因此憎恶窦婴;窦婴便借口有病而辞职;窦太后在准许出入皇宫殿门的名册上除去了窦婴的姓名,不许他参加春秋两季的盛大朝会。梁王因此更加骄横。

【解析】

上面这段材料,后世对此看法很一致。

汉景帝忽悠梁王,给他画了一个将来能做皇帝的大饼。

梁王当时有没有动心不知道,但是梁王后面为汉景帝死命抵抗吴楚联军这却是真的。

这场酒会,汉景帝自己说将来要传位给梁王。

梁王很高兴、窦太后很高兴,可是窦婴却跳出来说不行。

窦婴是窦太后侄子,和汉景帝、梁王都算是亲戚。

他这话,却是逆了汉景帝、得罪梁王、惹得窦太后非常不开心。

他为什么要出来说这番话?搞得一家人不快活,真的是为了维护传承制度?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上,这段也有记载,唯独在这句有明显出入。“太后由此憎窦婴。窦婴亦薄其官,因病免。”

主要多了“窦婴亦薄其官”这个六字,即,窦婴嫌弃自己官小。

从积极的方面,我愿意相信历史上的窦婴的确是不惜自己,忠心为朝廷。

但这样看问题,看完之后,你能收获什么?

除了谨言慎言别乱说话明哲保身,其他一点收获都没有。

因此,我想从另外一个更加功利、现实的角度来尝试分析,或许窦婴说这样话,的确会得罪梁王、窦太后,但是他必须要说,因为这对他而言,反而是个天大的机会!

1.汉景帝的视角

历史上帝位、王位的传承,除了少数几次是兄终弟及,基本上都是父死子继。

每个帝王都希望把位置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

就算自己没有子嗣,也要从旁支过继一个到自己的名下,而不是说直接传给旁支(突然死了无子嗣世系转移另当别论)。

所以说当汉景帝说要把帝位传给梁王时,不但不符合规矩,而且还很反人性、反人情。

俗话说,事有反常必为妖。

汉景帝这么说,无非是三个可能。

其一,真想这么干,这个可能性极小。

其二,喝高了,说秃噜嘴。

其三,故意这么说,揣着明白装糊涂,心里不想,嘴上忽悠。

后者两者可能性极大。

所以,这个时候窦婴跳出来说反对,如果是第一个,基于可能性小,就算是如此,皇帝还能弄死他不成?

如果是后两者,窦婴跳出来反对,一方面提醒了汉景帝,给汉景帝找了个台阶。另一方面,他说的东西其实和也汉景帝的利益一致,那又有什么罪?

所以,在汉景帝视角来看,窦婴跳出来反对,极大概率是没有过错的,甚至有功。

2.未来太子的视角

这个时候汉景帝才登基没多久,太子都还没选。

结合之前说的,真考虑传位给梁王概率极小,那么大概率就是立汉景帝儿子为太子。

窦婴跳出来说了这个话,以后无论汉景帝哪个儿子做太子,都要记他的人情。

要是没窦婴,太子就轮不上你!

我记得好像在电视剧《汉武大帝》中,上面这材料发生后,没过多久栗姬就表示了对窦婴的感谢。

因为他的儿子

刘荣最长,被立为太子的可能性最大。

之后,窦婴更是废太子刘荣的太傅。

3.梁王窦太后的视角

窦婴跳出来反对,梁王窦太后会不高兴大概率是知道的。

但是他为什么敢?这才是关键。

其一,汉景帝说让梁王当接班人,这本就是小概率事件,可以搏一把。

其二,窦婴、梁王、窦太后是一家人,就算后两者不爽能拿他窦婴如何?难不成杀了他?

其三,窦婴现在官小,丢了就丢了,况且他也不在乎。这就是《史记》中这几个字的要义。

简单来说,窦婴说这些话,的确会让梁王、窦太后不爽,但是对于窦婴而言,损失完全可以接受。

4.对窦婴感观

这里对窦婴的感观,其实是汉景帝对窦婴的感观。

也是对第一点的补充。

窦婴这样跳出来说话,汉景帝会如何看窦婴?

冒着得罪梁王、窦太后的风险,为汉景帝的利益着想,这样的人都不是忠臣,还有谁算忠臣?

可以预料,窦婴未来必定获得重用!

结合以前文章多次提到的,人的行为必然利己。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窦婴跳出来反对汉景帝立梁王为接班这事,窦婴也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

其一,获得皇帝的好感,未来能够获得重用。

其二,能够获得未来太子的人情。

其三,得罪梁王、窦太后,虽然有损失,但是并不止于伤筋动骨,更不会导致关系决裂。

所以,窦婴是用现在的损失,来换将来的富贵荣华。

咱们把时间往后,七国之乱爆发,窦婴出任大将军,驻守荥阳监视齐赵诸侯王。

七国之乱平定后封侯,和周亚夫平起平坐,之后更在汉武帝时期一度出任宰相。

至于后面和田蚡斗争失败却是另一码事,以后会分析。

【启发】

咱们常说不要乱说话,否则会得罪人。

但是,随着年岁增长咱们发现,好像得罪人这件事必然会发生,当真就不乱说话就能不得罪人?

如果你这样想,那么你还是挺幼稚的。

既然得罪人不能避免,咱们又不能真把嘴巴给封上,那么不妨换个思路,让说说话得罪人这件事变得值得。

简单说说个人感悟。

1.该说的还是要说,但是如果说话要得罪人,必然最后结果是要利己的

2.说话得罪人,相应要获得的利益,利于未来,而不是当前小利益

3.说话得罪人不是无脑发泄,而是有理有据,占据道德、制度的制高点

4.所得罪之人,如果当即报复,能够承受得住

5.为上级说话得罪他人,需要扎根上级的个人利益,虽然可取,但要慎重

不知不觉2000多字,看到这里即是有缘,您也别打赏了,能否点个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