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宽丨对“聚会热”的思考

各种名目的“聚会”逐年升温,且呈高烧不退之势——今年的聚会,不仅涵盖了往年“同学或战友”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规格、不同地域的“聚会”,而且又出现了类似“基干民兵聚会”、“文艺宣传队聚会”、“发小聚会”和“村民聚会”等等的系列“新名堂”。

我的家乡——生我养我的“商都县范家村”,曾经是一个“公社”所在地,常住村民最多时1200多……中国农村人气鼎盛时期,我们村不仅有小学、初中,而且还办过高中。改革开放30多年,随着人口的自然流动和自由迁徙,国家“城镇化”政策的不断出台和步伐的快进提速,现如今,范家村退化的连“行政村”的资格也被邻村取代,成了一个百八十人口的“自然村”。原来的学校逐渐被撤销——中小学既有的砖瓦房,被政府改建成两处“幸福院”,村里及邻村老年人逐步入住后,完全把她变成一个“老人村”了。以前的村民,散居在全国许多省份——绝大多数人、特别是他们的第二代和第三代,都转身为“城市人”了,分别在农、工两大产业,更多是在“第三产业”的广大领域里,摸爬滚打,播种希望、收获理想。纵观离开故土村民们的“幸福指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一代高过一代”。

时代在变,村落在变,人们生活的内容与追求也在变……许多“原村民”出于情感和精神的需要,有了“聚会”——谋面、叙旧、交心、倾诉、弥亲的愿望,于是就有了今年七八月份的“村民聚会”、“基干民兵聚会”、“发小聚会”和“范家村七八届初中同学聚会”等新鲜事儿的接续出现。

“村民聚会”(含“基干民兵聚会”)的时间选定在7月16日,那是夏锄之后短暂的农闲时节的一个“周六”。创意和组织者,筹建了一个“艺术团队”,让钟爱文艺的伙伴们提前两三天,在县城的“宾馆”习练、彩排;16号清晨,雇车把“演出”用的音响设备、配乐器具、舞台用料等拉回村里,在南场面开阔地搭建“简易戏台”……村干部,积极做好地接准备——在村委会的院落里撑起“帆布大棚”、立灶安锅、杀羊炖肉、炸糕“迎亲”……百余号从异乡归来的村民——其实,有不少人的“户口”早已落在了城市,只因“根”还在这里,才车马劳顿、风尘仆仆赶回故地,参加“聚会”,以了却几十年的一个心愿。

那天中午,范家村家家有返乡亲人聚餐——包饺子、动?锅,酒肉招待——好不热闹。越野车、小轿车、面包车、农用车、出租车,把这个凋敝的小农村装扮得蓬荜生辉;一台由“草根艺人”们登台的“民间演唱会”,不仅吸引来三里五村的许多观众,而且为史无前例的“村民聚会”增光添彩,注入了独特的生机,营造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大气场”。

20多位年近花甲的“资深美女”——曾经村里的“女基干民兵”,终于实现了“微信圈”里筹划的夙愿——仿佛又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拍照、视频,迅速上网,让更多“微友”分享她们的幸福和喜悦!

这是几十年来,这个季节,村里的首次“盛典”,人气鼎沸,活力空前。

事隔不久,50多位几近“知天命”的村民,又在县城举办了一次“发小聚会”,而且特意安排去二连浩特市旅游的项目与行程——当年的黄毛丫头、能带呼出的小屁孩,经四十多年的风雨蹉跎、生活磨炼,如今都成了社会的栋梁,家庭和事业的“成功者”,但天各一方的漫长岁月不仅没有稀释他们彼此间的“发小情感”,反而让“这坛老酒”酿造的愈加醇香……

再后来的8月13—14日,30多人的“范家村七八届初中同学聚会”,定在了乌兰察布市府所在地的集宁——来自全“公社”、10多个生产队的“当年学友”,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走到一起,分享大家半个世纪筑梦人生的故事。

……

聚会缘何升温?名目繁多的“聚”,折射了哪些亮色?给我们什么启迪?肯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

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腰包鼓了、不差钱了,物质生活得到了保障、“精神需求与日俱增”成为人们的新常态——这是“聚会”升温、“高烧不退”的根本原因。通讯事业的发展、微信平台的搭建,为信息的沟通、人员的联系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便捷——这是“聚会”意念快速变为现实的技术保障。

二·“聚会”逐步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常态”,它不仅可以拉动内需、刺激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推动文明水准的不断提高。

衷心祝愿“聚会文化”健康发展!

作 者 简 介

高宽男,1948年生,大专学历,内蒙古集宁一中退休教师,副高职称,爱好涂鸦,经常有文稿被媒体采编。



(0)

相关推荐

  • 铁岭县腰堡镇范家屯村村民家门口打工——手工坊“火”了 百姓腰包“鼓”了

    电机的嗡鸣声与缝纫机的跑线声交织在一起,工人们在埋头加工布艺产品--春日暖阳里,铁岭县腰堡镇范家屯村街面上分外宁静,振兴手工坊里却是一片忙碌景象. 几年前的范家屯村,却不是这个样子. 范家屯村有220 ...

  • 那年那月

    那年秋天我毕业回村,因为我上学的时候很少回家,即使星期天回家也不出去玩,所以对村里人比较陌生,村里人对我也和不存在一样.偶尔,我也只是和几个同龄的女孩子一起玩,冬天的农村冻的连抠土都抠不起来,还能做个 ...

  • 榆次地名万花筒7——由县太爷亲自命名的村名

    由县太爷亲自命名的村名--沛霖与近城 乌金山镇沛霖村,古名,赤坑(方言:赤千).村中真武庙石碑记载:"赤坑者以其土脉微红,象色之赤也",因村庄处在低洼的有红土(俗名烧土)的地方而得 ...

  • 世外桃源悬空村:生活在悬崖峭壁上的人们

    又见乡村 我们还有更多丰富有趣的话题,点击关注哟! 多山多林.钟灵毓秀的忻州市宁武县是山西黄土高原上的一颗绿色明珠. 管涔山深处,浓密葱茏的林海之中,有三个古老神奇的悬空村,王化沟村.五花山村.曹家梁 ...

  • 村联一幅(外两则)

    村联一则   齐各庄位于河北省顺平县城西25华里,地处太行山东麓丘陵地带,曲逆河从村前流过,号称尧帝故里.据考证,在商周时期,这里已经有人类活动,村南现在还有被认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商周战国文化遗 ...

  • 家富村美人和谐

    本报记者 钟海华 1月22日,信江像往常一样如白练般平静地流过范家村,江心的绿洲上偶有飞鸟掠过,但真正打破这平静的,是江边正在作业的机械和工人.范家村第一书记.省纪委监委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方建新告诉记 ...

  • 初中文化的舅舅,凭着这种做事方法,成了我们当地妇孺皆知的首富!

    文:舒仕明 图:来自网络 那年,叛逆的我因厌学回家,父母见我无所事事,就让我跟着舅舅去干活. 初中毕业的舅舅,当时才25岁,在我们老家那一带贩卖粮食.天长日久,大家都对他熟悉起来.有一天,舅舅对我说, ...

  • 高 宽丨在母校的怀抱欢歌

    "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个角落,甜蜜的梦啊,谁都不会错过,终于迎来了今天这次欢聚的时刻".-- 十月五日上午10时,集宁一中电教综合楼四楼音乐教室传出了这愉悦 ...

  • 高 宽丨因为爱,我来到台湾观光购物

    几年前,孩子们就给我们做过"规划",希望我们至少每年出游一次,但总是瞻前顾后,不得如愿.偶有出游,也是孩子们多次催促和反复动员,才下定决心的.这次夫妇结伴.报团"赴台旅游 ...

  • 李兴宽丨五四感言

    五四感言 作者:李兴宽 千百年来 五月四日 只是日历上的一个日期 一年中的一个时日 然而 一九一九年以后 五四 不仅仅是一个日期一个时日 她还代表一种精神 一种忧国忧民 一种民主科学 一种追求平等自由 ...

  • 交流丨关于索贿认定的思考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转自:海河清风 特别提示:凡本号注明"来源"或"转自"的作品均转载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所分享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学习 ...

  • 传承大千绝技,墨染江山无限~ | 高宽老...

    传承大千绝技,墨染江山无限- | 高宽老师泼墨泼彩山水画

  • 李兴宽丨学会放弃

    学会放弃 作者:李兴宽  会泽县茚旺高中致远中学     做人 做事 必须学会放弃 是的 有人无能 放弃不该放弃的 有人无知 不该放弃的放弃 有人无奈 放弃该放弃的 有人执着 不放弃不该放弃的 是的 ...

  • 【河南丨平顶山】高朝阳丨小 黑

    小  黑 (非虚构故事) 作者/高朝阳(河南平顶山) "小黑丢了." 大哥在大家庭群里一声叹息,惊动全家,大人小孩纷纷从城里回到河山脚下的老家寻找小黑.山坡上.麦田里,沟沟坎坎,到 ...

  • 李兴宽丨养与教

    养与教 作者:李兴宽 会泽县茚旺高中致远中学   是父母爱的结晶 孩子呱呱落地 叫嚷嚷地加入这个世界 从此 踏上了 认识 了解 反判 融入 社会炼狱过程 父母养子女 学校教子女 身体的喂养 父母不能推 ...

  • 【艺展中国】书画艺术名家邀请展——高宽国画山水专辑

    高  宽 字东禹,号弘宽.斋号采露堂.山东菏泽人.1988年生于单县.中国社会艺术协会会员.清美艺术委员会会员 2010--201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班. 2012参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