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宽丨对“聚会热”的思考
各种名目的“聚会”逐年升温,且呈高烧不退之势——今年的聚会,不仅涵盖了往年“同学或战友”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规格、不同地域的“聚会”,而且又出现了类似“基干民兵聚会”、“文艺宣传队聚会”、“发小聚会”和“村民聚会”等等的系列“新名堂”。
我的家乡——生我养我的“商都县范家村”,曾经是一个“公社”所在地,常住村民最多时1200多……中国农村人气鼎盛时期,我们村不仅有小学、初中,而且还办过高中。改革开放30多年,随着人口的自然流动和自由迁徙,国家“城镇化”政策的不断出台和步伐的快进提速,现如今,范家村退化的连“行政村”的资格也被邻村取代,成了一个百八十人口的“自然村”。原来的学校逐渐被撤销——中小学既有的砖瓦房,被政府改建成两处“幸福院”,村里及邻村老年人逐步入住后,完全把她变成一个“老人村”了。以前的村民,散居在全国许多省份——绝大多数人、特别是他们的第二代和第三代,都转身为“城市人”了,分别在农、工两大产业,更多是在“第三产业”的广大领域里,摸爬滚打,播种希望、收获理想。纵观离开故土村民们的“幸福指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一代高过一代”。
时代在变,村落在变,人们生活的内容与追求也在变……许多“原村民”出于情感和精神的需要,有了“聚会”——谋面、叙旧、交心、倾诉、弥亲的愿望,于是就有了今年七八月份的“村民聚会”、“基干民兵聚会”、“发小聚会”和“范家村七八届初中同学聚会”等新鲜事儿的接续出现。
“村民聚会”(含“基干民兵聚会”)的时间选定在7月16日,那是夏锄之后短暂的农闲时节的一个“周六”。创意和组织者,筹建了一个“艺术团队”,让钟爱文艺的伙伴们提前两三天,在县城的“宾馆”习练、彩排;16号清晨,雇车把“演出”用的音响设备、配乐器具、舞台用料等拉回村里,在南场面开阔地搭建“简易戏台”……村干部,积极做好地接准备——在村委会的院落里撑起“帆布大棚”、立灶安锅、杀羊炖肉、炸糕“迎亲”……百余号从异乡归来的村民——其实,有不少人的“户口”早已落在了城市,只因“根”还在这里,才车马劳顿、风尘仆仆赶回故地,参加“聚会”,以了却几十年的一个心愿。
那天中午,范家村家家有返乡亲人聚餐——包饺子、动?锅,酒肉招待——好不热闹。越野车、小轿车、面包车、农用车、出租车,把这个凋敝的小农村装扮得蓬荜生辉;一台由“草根艺人”们登台的“民间演唱会”,不仅吸引来三里五村的许多观众,而且为史无前例的“村民聚会”增光添彩,注入了独特的生机,营造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大气场”。
20多位年近花甲的“资深美女”——曾经村里的“女基干民兵”,终于实现了“微信圈”里筹划的夙愿——仿佛又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拍照、视频,迅速上网,让更多“微友”分享她们的幸福和喜悦!
这是几十年来,这个季节,村里的首次“盛典”,人气鼎沸,活力空前。
事隔不久,50多位几近“知天命”的村民,又在县城举办了一次“发小聚会”,而且特意安排去二连浩特市旅游的项目与行程——当年的黄毛丫头、能带呼出的小屁孩,经四十多年的风雨蹉跎、生活磨炼,如今都成了社会的栋梁,家庭和事业的“成功者”,但天各一方的漫长岁月不仅没有稀释他们彼此间的“发小情感”,反而让“这坛老酒”酿造的愈加醇香……
再后来的8月13—14日,30多人的“范家村七八届初中同学聚会”,定在了乌兰察布市府所在地的集宁——来自全“公社”、10多个生产队的“当年学友”,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走到一起,分享大家半个世纪筑梦人生的故事。
……
聚会缘何升温?名目繁多的“聚”,折射了哪些亮色?给我们什么启迪?肯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
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腰包鼓了、不差钱了,物质生活得到了保障、“精神需求与日俱增”成为人们的新常态——这是“聚会”升温、“高烧不退”的根本原因。通讯事业的发展、微信平台的搭建,为信息的沟通、人员的联系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便捷——这是“聚会”意念快速变为现实的技术保障。
二·“聚会”逐步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常态”,它不仅可以拉动内需、刺激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推动文明水准的不断提高。
衷心祝愿“聚会文化”健康发展!
作 者 简 介
高宽男,1948年生,大专学历,内蒙古集宁一中退休教师,副高职称,爱好涂鸦,经常有文稿被媒体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