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国军跑得最快的千里驹师,跑遍全国,却在东北全军覆没
解放战争初期,东北地区是国共双方争夺的焦点,双方都投入了自己最精锐的力量。我军方面,是从八路军、新四军中抽调的精锐部队;国军方面,既有新1军、新6军这样的王牌军,也有第52军这样的准王牌军。
那时候,国军新1军、新6军里拿出一两个团,就敢与东北民主联军一个师,甚至一个纵队打对攻。东北民主联军只有采取零敲碎打的方式,与国军慢慢磨。今天打掉你一个连,明天消灭你半个营……如果东北民主联军能够在一次战斗里歼灭国军一个团,就要称得上“战果辉煌”了。
这种现象,直到新开岭战役才得到改变。
一
新开岭,位于辽东省宽甸县(今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西北方向,是一道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山岭。很多人不知道,在75年前的1946年初冬,这里曾经上演了决定国共双方在东北战场前途命运的关键一仗——新开岭战役。
1946年10月,按照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国军集结了新1军、新6军、第52军、第60军、第71军的8个师10万多人,从沈阳出发,分左中右三路大军南下,进攻辽东、辽南一带的东北民主联军。
敌人人多势众,来势汹汹,可东北民主联军并不怕。从红军时代开始,特别擅长运动作战的我军,就很喜欢这种分兵进攻的方式。敌人数量再多,一旦分散开来,数量就降低了。我军能够诱敌深入,将一部分敌人引诱到合适的地点,然后集结优势兵力进行围歼,效果极佳。
这次当然也不会例外。
这次敌人有10多万人,兵分三路后,每路只有3万多人。每一路的国军战斗力水平有高有低,这都为我军寻找机会诱敌深入、围而歼之创造了有利条件。
位于辽东地区的东北民主联军4纵决定,将打击对象选择为国军第52军第25师。
二
国军第52军虽然没有名列五大王牌军之列,但也有“准王牌军”之称。第25师则是一支实打实的王牌师。
第25师的创始人叫关麟征。关麟征是陕西鄠县人,生于1905年,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1932年7月,关麟征担任国军第4师独立旅旅长,参与进攻鄂豫皖根据地,与红25军多次激战。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红25军军长蔡申熙在战斗中牺牲。
战后,独立旅扩充为第25师,下辖两个旅,旅长分别为杜聿明和张耀明,都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将领。
第25师参加抗日战争时,表现得非常突出,先后参加了长城抗战、保定战役、漳河战役、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转战全国各地,为保家卫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国军部队不太擅长运动战,而第25师曾经长期与红军作战,行军速度非常快。在长城抗战时,第25师本来在后方驻守。接到奔赴前线的命令后,他们用了7天的时间,急行军900里到达前线,并马上投入到阻击日军的战斗中去。由此,他们被称为“千里驹师”。
三
为了消灭“千里驹师”,东北民主联军4纵进行了精心准备,并将战场选择在新开岭。新开岭下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袋形谷地,两边都是高山,易守难攻,可以作为4纵伏击部队的制高点。“千里驹师”一旦进入这个狭长的谷地,就如钻进了一条口袋。
而且,当年日军曾经在谷地北面的老爷山上修建了碉堡,在碉堡里架设两台机枪,足以将谷地笼罩在射程范围内。
10月30日,“千里驹师”大摇大摆地进入了新开岭。“千里驹师”的师长叫李正谊,是黄埔军校四期毕业生。李正谊也是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当他进入新开岭时,就预感东北民主联军有可能会在这里与自己交战。但是,他并不惧怕。在他看来,“千里驹师”是全副美式装备,打过无数硬仗,根本就不把对手放在眼里,正好趁此机会与东北民主联军来个硬碰硬。
当然,李正谊也不是庸才。当战斗打响后,他立即派出重兵抢占老爷山。那时候,我军4纵主力还没有赶到,占领老爷山的只有第11师警卫营以及第33团两个连,顶不住敌人的凶猛进攻,被迫撤出去。
10月31日,我军4纵主力部队陆续赶来,加入到围攻“千里驹师”的队伍。之后,我军4纵与国军“千里驹师”在新开岭展开一场激烈的战斗,对制高点反复争夺。经过3天激战,到11月2日,我军4纵全军压上,连预备队都出动了,终于抢占了老爷岭,将“千里驹师”压缩在黄家堡子全部消灭。
此战,我军以伤亡近2000人的代价,全歼“千里驹师”,俘虏了师长李正谊、副师长段培德以下近6000人,毙伤1600余人,开创了我军在东北地区一次战役围歼国军1个整师的记录。此后,我军继续在东北战场创造一次战役围歼国军1个整军甚至1个整兵团的记录,这就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