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典籍中的传世之宝,书中秘方多多,屡试屡验,学中医者必备
提要:“子不学医则不孝,父不学医则不仁。”现在,全世界都认识到中医学的伟大,唯有中医学才是真正的治病救人的医学,只要精通四诊,懂得辨证论治,没有治不好的病,而且没有副作用,不留后遗症。除了中医四大经典让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外,历代医家的诸多著述也为中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民国大医张锡纯先生的《医学衷中参西录》问世之后,一直到今天,凡学中医者几乎无人不晓。它是一部非常实用、非常接地气,又有着非常疗效的传世之作。宋柏杉先生这篇文章,将张锡纯先生的这部巨著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从书中400多个方剂中遴选出50几个屡用屡效的方剂,一一作了讲解。
张锡纯的这部书是一本十分珍贵的中医教科书,专业人能看懂,非专业的人也能看懂,适合爱好中医者收藏,是真正的传家之宝。
医学衷中参西录这本书已经被我翻烂了,确实是非常好的书。仲景之后难得出现这么一部疗效堪比经方的方书,实在是令人震撼!
我们应向张锡纯学点什么
张氏锡纯(1860~1933年)一生熟谙经典、勤于临床、发遑古义、创立新说,他的精神、思想、学识、著作和成就,经过近百年的历史淘洗,仍浮光耀金,影响之大,至今尚无来者。
今天,探讨中医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张氏作为近代“医界群推第一人”,我们应向他学点什么呢?
学习他博览善思的治学方法
继承是离不开读书的,然“学而不思则罔”,博览还应善思。张氏出生于世代书香门第,幼学四书五经,其父张丹亭精于医道,于诵经之暇,还旁及医书。
张氏读书治学之道,可以总结为两大特点,即“博”与“通”,所谓“博”即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从《易》到《老》《庄》,诸子百家,从《内》《难》《伤寒》到金元各家,兼及西洋学说,无书不读,且由博返约,精读深究;所谓“通”,指在读书与联想的过程中的“触类旁通”,充分领悟其旨,同时以理贯通。
张氏读医书,主张把书与临床结合起来读,反对把书作为教条。在理论上坚持用中医理论解释西医,他说:“中医之理原多包括西医之理”,注意独立思考,自明其理,即使某个道理很不成熟,也必须有自己的想法,正如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所说:“在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之后,就要敢于独立思考。”
张氏具有勤求古训的文化基础,再加上“善思”,进而有所创见。他的治学之道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读中国的诸子百家和中医原著,也无暇冷静地思考问题,甚至不识繁体字,不懂句读常识,要想成为中医人才,只能是“水中捞月”的天真意愿。
学习他海纳兼容的宽阔胸怀
林则徐曾有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对做事、做人都很重要,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种善于学习的科学精神。
张锡纯所处的时代饱受数千年封建社会影响,鸦片战争以后,西学渐进,对于外来文化的渗透,张氏以博大而宽阔的胸怀,愉快地接纳西方文化的撞击,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确属难能可贵。同时也体现了张锡纯并非寻常的素质和学养。
张氏说:“夫医学以活人为宗旨,原不宜有中西医界限存于胸中,在中医不妨取西医之所长(如实验器械、化学等),以补中医所短,在西医尤当精研气化(如脏腑各有性情,及手足六经分治,分主六气等),视中医神奥之理,原为形上之道,而非空谈无实际也。”
有这种高远识见,和兼容互学的胸怀,在学术研究中自觉地去旁采博求,达到不卑不亢谦逊谨慎的治学境界,这对今日中医界某些固步自封、不愿学习,也不善学习,甚至有意抵制先进的检测方法,对现代科学成果一无所知之人,无疑是一剂醒世良药。
学习他法古准今的创新胆识
任何一门学科的兴旺发达关键取决于它的学术创新能力,但创新不可能是无源之水,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创新。当前的中医环境和条件下,如何创新,张氏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在张锡纯所处的时代,没有科研课题、鉴定和评选等,但他善于读经典,师古而不泥,厚积薄发,并大胆地在前人的基础上创立新学、新方和探索药物新知,他说:“吾儒生于古人之后,当竟古人未竟之业,而不能与古为新,俾吾中华医学大放光明于全球之上,是吾儒之罪也。”其高度的责任心和创新意识可见一斑。
在继承中他主张法古准今、批判继承,着眼于今日之创新与推广。他认为:“非以古人之规矩准绳限我也,贵举古人之规矩准绳而扩充之变化之,引申触类之。”
又说:“读《内经》之法,在于其可信之处精研有得,即开无限法门,其不可信处或为后世伪,付之不论可也,此孟子所谓书难尽信之意也。”不可“一一视为神圣语录。”
张氏对仲景经方变通甚广。从《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可见到桂枝汤、麻黄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大陷胸汤、附子泻心汤、白虎加人参汤、大柴胡汤、黄连阿胶汤、白头翁等诸方变通法,其斟酌用量、加减药味、煎服法等均在变通中有所创新。
张氏在前人的基础上,有许多理论创新,如大气学说的发挥,创造性地提出大气下陷的病因、病理、鉴别诊断、治疗,所制升降诸方,至今沿用仍有卓效。再用调治奇经八脉,创制育冲、安冲、固冲、温冲等诸方用治疑难杂症屡起沉疴。
有的人过多强调目前中医的条件差、设备不足,不愿在创新上下功夫,其实近半世纪以来,虽然有了现代化的科研形式,以先进的动物实验和西方科研方式进行操作,不少成果还屡获国家各级“大奖”,但却没有为中医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这不能不让我们冷静思考。
张锡纯当时的条件,首先是有大量患者,其次是他有大量的书,并不断的研读,再加上有一个精明的头脑善于思考,可以这样说,今日的中医也拥有张氏的条件,尤其是基层、农村有得天独厚的中医环境。
应该学习张锡纯那种 按传统模式的继承创新的方法,这是一条非常有效的发展之路,只要我们从临床入手,一个病症,一个方药,不懈地探求和总结,也应有像张氏一样的创新成果。
学习他勤于临床的务实精神
实践是检查真理的标准。中医学的理论方药等,疗效如何,安全性如何等,都必须付诸临床才能得到证实。
张氏一生勤于临床,对于古方新药主张首先“验之于己,而后施于人”。如甘遂、细辛、巴豆、硫磺、花椒等,皆亲口尝以验其毒性。
在新版《医学衷中参西录》芦序中云:“建立完整医案,及时总结经验,把感性认识逐步提高到理性认识,是张锡纯先生的最大成功之处。
遍观先生全部著作,验案介绍,几逾其半。凡举辨证论治,选药立方,莫不证诸实践,言之凿凿,其于随证变化,是见手眼之处,亦皆迂曲详陈,发人慧思。”
此外,张氏善用生石膏,独树一帜,临床上有关石膏的生、熟细节体验真切不虚,并向病家详细交待,如“故凡用生石膏者,宜买其整块明亮者,自监视轧细方的。
若购自药房中难辨其煅与不煅,迨将药煎成,石膏凝结药壶之底,倾之不出者,必系煅石膏,其药汤不可服。”张氏临床的这种务实精神,难道不值得今日之中医学习吗?
“千方易得,一效难求”。张氏一生创制了不少新方,正是他临床务实精神的体现,这些方疗效确切,安全方便,广为传用。
如镇肝熄风汤、升陷汤、资生汤、燮理汤、理饮汤、活络效灵丹、寿胎丸、补络补管汤、建瓴汤、薯蓣纳气汤等均能彰显张氏临证的功夫和水平。
学习他济世活人的大师风范
张锡纯与众不同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生活在中国社会文化变革的风浪之中,勇敢地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又能在学术上不为时风所动,忠实传统,提炼传统,海纳百川,为我所用,一心以活人济世为己任,他说:“人生有愿力,而后有大建树,一介寒儒,伏处草茅,无所谓建树也,而愿力固不可没也。
医虽小道,实济世活人之一端,故学医者为自家温饱计则愿力小;为济世活人则愿力大。”
医生乃社会最低层,难作伟大之业,但张氏心存崇高志趣,不随流俗,潜心学问,宁静致远,自信稳健,诚不失大师风范。
对于做学问,孔子主张:“先事后得”,谈的是做人做事,首先不要追求个人利益,以后自然会有好的成果。
这四个字要做到很难,尤其在今天的社会风气下更难。张氏生前身后不少人对他不成熟的“参西”观点不理解、不认同、甚至提出批评,但他自有“毁誉可由人,而操守当自坚”的大气,超过功名利禄,不入歧途,坚持“参西”为“衷中”之用,终成大师。值得今日中医好好学习。
勿庸讳言,今日之中医,面对现代技术高利润的诱惑,市场价值观念的影响,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淡薄……
欲学张锡纯始终坚定地站在历史的高点,脚踏实地,潜心学问,注重“内美”轻于“外扬”,苟非“宁静”者,实为难矣!
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要成为某方面的大家,首先应该做到超越当世的功名利禄,古代的张仲景、李时珍如此,近代的张锡纯也如此,只要我们能在中医继承的道路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克服浮躁,甘于寂寞,就会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进,学有所成,在中医界多出人才,进而再出现继张锡纯之后的当代大师,则中医幸矣!
本文来源《老医真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作者/王辉武
***********************************************************************
❀中医典籍中的传世之宝,书中秘方多多,屡试屡验,学中医者必备❀
怪,一本近代的书,疗效为啥这么好?
在宋柏杉老师的书柜里,有从民国到现代,各种版本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其中一些书页已经很破旧了,但上面记载的理论和处方,却在他的临床中焕发出了异彩。
“我被化验出肝炎。学校不让上学,西药效果不好,现在连上楼的力气都没有。”
来看病的小伙子几近绝望。但宋老师判断他不是肝病,而是大气下陷;几付升陷汤下去,缠绵多时的病疾竟霍然而愈。
这几付药对于一个还未展开人生的青年而言,何其珍贵。
偶然发现的宝贝
“升陷汤是张锡纯的方子,我接触到《医学衷中参西录》是个偶然,但也是必然。”
宋老师说:“我一开始没看得上这本书,一直在书橱上扔着,偶然翻看,越读越觉得有兴趣。运气好的话你头天晚上看的书,第二天早晨就用上了,一用上就有效果,兴趣一下就点燃了。”
在疗效的激励下,他对比阅读了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医学衷中参西录》,越读越觉实用,而且不仅仅是自己觉得好,他发现很多现代著名医家也都非常推崇这本书。
比如天津名医郭霭春,就曾把书中的用药方法一条条用于临床,每获良效便记录下来,达106条之多。
再比如,邓铁涛、李可、朱良春等多位老中医,在“最喜欢的医书”调查中,对《医学衷中参西录》的喜爱竟可与《伤寒杂病论》比肩。
为什么这本书会有如此高的评价?它的疗效真的能这么好么?
一本“中医人才培养手册”
从古到今,如何从“此事难知”走到“医学实在易”,一直是成为中医界苦苦探索的问题。
而《医学衷中参西录》这本书,正是他为当时在西学冲击下,风雨飘摇中医界写作的一本“课徒之书”。
他忧心于当时中医人才培养的困境:由于没有合适的教材,教员们不得不取内难伤寒为讲义,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然如此以教学生,取径太远,非阐十年之功于此等书,不能卒业;即能卒业者,果能得心皆应手乎?“
因此他将自己多年临床效验之方药、心法,以及“古籍紧要之处”汇集于《医学衷中参西录》,并不断删减、修改、再版,并以此教授学生。
“……是以弟在医院中教导学生,不敢徒慕高远,惟授以拙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俾其自阅,于难领略处亦间为讲解。……此非为《内经》、《难经》诸书可废也,因古籍紧要之处,已粗搜罗于拙著之中而便于领会也。”
张锡纯本人曾在回冉雪峰信中,这样总结自己的教学效果:”三年期满,皆能行道救人。“
这便是为什么,后世医生纷纷觉得这本书既系统、又清晰,而且好上手的原因。
“屡试屡效,而后笔之于书,公诸医界。迨医界亦用其书屡效,而后可传诸异祀,永为医界法程。”
这句评价一点也不夸张。
从百万字凝练到52方
既然“一学就会、一用就灵”已经成为后人对张锡纯临床经验的评价。为何如今真正能读完、读透其著作,并验之临床的却似乎少之又少?
这其中是有原因的。
《医学衷中参西录》当初是在杂志上连载的,后来集结成册,但由于多次修改、点校,不同版本间存在前后章节错乱,医论夹杂药物、伤寒等篇章内容等问题。
且全书篇幅有百万字,共分为30多类,涵盖张锡纯自拟方近200个,古方验方200个,共400多个方子,想真正读通读懂并验之临床,要花相当多的精力。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的碎片化,很多人都停留在试用过两三个方子的水平,难以窥得此书全貌。
作为一个过来人,宋柏杉老师深知张锡纯理论的核心价值所在。他告诉我们,其实这400个方子里有些已很少用到,有些疾病目前也有更好的疗法。
而最具临床价值的18个章节,完全可以提炼为52张效方,只要掌握其中要领,就能一下子抓住张锡纯的核心思路,节约大量重复验证的时间。
这样,背诵方剂组成和加减不再是首要任务,老师教会你方子背后的道理,你自己就会变化组方了。
深入浅出,条分缕析解心法
说起张锡纯的方子怎么用,宋老师如数家珍:
比如,位列原书第一篇的“治阴虚劳热方”,非常重要,我用滋阴方可以治疗房颤、哮喘、厌食、闭经、前列腺炎……
比如滋阴方十全育真汤,条文中说:“治虚劳,脉弦、数、细、微,肌肤甲错,形体羸瘦,饮食不壮筋力,或自汗,或咳逆,或喘促,或寒热不时,或多梦纷纭,精气不固。”看似杂乱叠加的症状,其实很有条理。
你首先要明确抓主证:虚劳,常见弦数细微几种脉,形体消瘦,食少乏力。其他的都是兼症:有的汗多、有的咳嗽、有的寒热往来、有的多梦。兼症中多梦是个重要指征。这样一分析,你去临床上不好用吗?
别看兼症几个字可有可无,有时候却能帮上大忙。看到往来寒热,你可能会想到小柴胡,但临床中有一部分寒热往来的患者用小柴胡就是不好。这时你不要忘了张锡纯的十全育真汤,他可以帮你跳出伤寒思路,曲径通幽。
张锡纯用药考究,配伍精妙。“比如十全育真汤里,有黄芪和知母的配伍,这是一对绝配。因为黄芪补的是地气,知母降的是天气,这样就形成了《内经》中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的态势。”宋老师说,生黄芪与知母可以用于治疗很多危重症,尤其是心脏病的抢救中。
这样入木三分,还告诉你临床应用的说法,是不是让书本上的方剂一下就鲜活起来,让你有立刻去试试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