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宜昌风俗
《鄂西政治丛刊》(民国25年版)曾载文,记述了民国25年宜昌市居民的生活状况。这对我们了解民国时期宜昌风俗很有帮助。
民国25年,宜昌市居民共21986户,106207人,其中男56916人,女49291人。住户中经营商业者,约占30%;以收租为生及服务政教两界者,约占10%;经营手工业小本贩卖以及车夫苦力人数,约占35%;无业游民,则在25%左右。市民生活必需品,本地出产者甚少,多依靠外来,如盐来自川淮,米来自川湘及邻县,煤来自长阳秭归等地,煤油依靠美孚、亚细亚及光华等火油公司。本地居民生活状况从衣食住行上看,大致如下:
衣:衣料多用川浙苏冀各省运来的绸缎呢绒及布匹,舶来品也不少,土布则多由宜都枝江两县供给。
食:食品种类甚多,价亦不昂。小康以上人家,膳食颇为丰美。公共菜场共有8所,市内中西餐业共62家,经营肉食业者84家,经营米粮杂食等业者更多。唯本地产鱼,数量不多,大宗鱼类多系来自沙市以下各埠。
住:城内多属旧式平房,而狭隘卑湿者过半。城外主要区域多筑西式楼房,且马路宽阔,但因市面冷落,楼房租价亦不昂贵。更因贫民苦力甚多,城外各地棚户亦属不少。
行:宜昌交通,自有轮航以来,上至重庆,下至汉口,轮舶往来,计程可达。近自汉宜公路通车,且设有水陆航空站,对外交通,益感便利。市内往来多以人力车代步,间尚有用轿者,汽车则寥寥可数。
此外公共娱乐甚感缺乏,没有公园运动场,虽有二三家电影院,但设备简陋,以致烟赌娼妓等不正当风气乘势而入,至可慨叹!
自特货改为直运汉口以后,宜昌顿受影响。商民周转不灵,停业或收缩者,为数甚多。在民国二十年以前,宜昌经营工商业之稍具规模者,约在3000家以上。特货改为直运汉口以后减少到1300家左右。宜昌市因受四川劣质铜元充斥及频年军事影响,物价越来越高,平民生活,大感苦痛。
居于城市中的平民主要是劳动界和教育界。
劳动界主要是人力车夫和轿夫、挑夫。宜昌人力车有均益、道康两公司,分别有车400乘、200乘。苦力欲取得车夫资格须纳保证金:正号2000文,副号减半。正号可在公司直接租车,每乘每日租金1060文,副号只能于正号手中转租,谓之“买车”。两家公司挂号车夫计有3000余人,人多车少,常买不到车,生活颇难维持。生意好时,每日可拉钱二三千文。除缴公司车租及饮、食、烟、酒之费,所余无几。轿夫及挑夫,每名每日脚价约1600文上下,茶水饭食,概不过问。力夫无事,则住于夫行中,一切生意,概由夫行包揽,脚价每千,行中扣钱百六十文。苦力无他途可以谋生,困苦殊甚。
宜昌教育界中学教员的平均薪水月得百串左右(数十串者颇多)。办事职员多只五六十串左右。小学教员三四十串,职员多只一二十串,以宜昌生活之高与钱价之低,于个人衣食而外,尚须仰事俯畜、友朋交际,其何以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