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倍水相+重T,容易油水分离?

一花一世界,一皂一匠心

很少有皂师经历过,打皂时重T,油水分离的情况。其实这也难怪,因为很少有皂师真正的重T入模,大部分的皂师做不做渲染皂也是轻T入模。
大部分皂师没有经历过重T油水分离的情况,不代表就没有。而且这种现象的成因很值得皂师去探究。花老师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和大家介绍过椰子油,如果是二倍以上的水相,重T时就容易出现油水分层的现象。其实打100%的椰子油,T后添加水相,并且二倍以上水相+高速搅拌器,打皂时油水分层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其实,按化学理论来说,每一种油脂在重T的时候都会出现油水分离的现象,只不过低倍水相还没来的急油水分层,就被大家给倒入模具了。而入模保温后,皂液温度比较高,水分蒸发的比较快,油水分离出的水分的速度小于皂液水分蒸发的速度,所以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比如说,花老师正在翻译的,这本大名鼎鼎的《Scientific Soapmaking》,该书作业就自爆,自己打高水相100%橄榄油皂时出现过油水分离的现象。
来听过花老师职业皂师培训课的学员,一定知道,从油脂和碱液混合到入模,皂液经历了好几个阶段。从最开始的皂液里含有纯油脂和纯碱液,到皂液里含有油脂、碱液、皂基、甘油等过程比较复杂。今天,为了阐述文章的内容,可以把皂化简单粗暴的分成两个阶段:水包皂阶段和皂包水阶段。

油脂变皂的过程可以简单的阐述为:油+碱=皂基+甘油的过程。最开始皂液里的皂基+甘油成分比较少,所以是分散在油脂和碱液里的。而等到重T的时候,剧情就完全反转了,变成了皂的成分(皂基+甘油)很多,而油脂(因为更多的油脂和碱液皂化变成了皂基+甘油)变少了。

一开始的时候,皂的成分比较少,皂液是碱水和油脂包皂;到了重T的时候就是皂的成分比较多,变成了皂包水。

而皂之所以能去污,是因为皂(主要是皂基)像一只双头怪一样,有两个头,一个头可以和水结合,另一个头可以和油脂结合。而在皂液里变成的皂也有这种双头特性,而皂这只双头怪,在皂液浓度很高的时候还特喜欢聚在一起。聚在一起的时候还都喜欢把可以和油脂结合但是排斥水的那一个头露在外边。这样当皂液重T,皂比例比较高的时候,就容易出现油水分层现象。

参考文献:《Scientific Soapmaking》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