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逆平喘要穴-----经渠穴
经渠穴源于《灵枢·本输》,为手太阴肺经的经穴,具有宣肺利咽,降逆平喘的功效,主要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调理。同时具有较好的养生和保健作用,长期按压或艾灸,可发挥降逆平喘的作用,能使呼吸轻松顺畅,改善各种因素引发的呼吸不畅。现将经渠穴的相关知识汇总如下,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穴位定位
标准定位
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
解剖定位
当桡侧腕屈肌腱的外侧,有旋前方肌;当桡动、静脉外侧处;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名称由来
经渠穴中:经,动而不居;渠,沟渠。为手太阴肺经穴,其脉气流行不止,又当桡骨茎突内侧与桡动脉之间,形成凹陷处,如沟渠之水,故而得名。
功效和主治
宣肺理气,清肺降逆,疏风解表,舒筋利节
传统主治
发热恶寒,咳嗽气喘,胸闷胸痛,咽喉肿痛
现代主治
手腕痛、掌中热,落枕
配位应用
咳喘:经渠、天府;背痛:经渠、丘墟、鱼际;喉痹:经渠、颊车、合谷、少商;热病无汗:经渠、阳池、合谷、支沟。
操作方法
针刺: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腧穴部位多有神经分布,故不宜自行针灸);
艾灸: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穴位靠近桡动脉,不宜瘢痕灸;
推拿:按法、点法、揉法、拇指弹拨。
养生保健
气不太顺或气不接时,可用中指指腹揉经渠4-5分钟,有降逆平喘的作用,能使呼吸轻松顺畅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