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ababy后悔,董卿周杰伦落泪:有远见的父母,都会在这时候推孩子一把

许多家长和老师都有这样的纠结:怎么让小孩学习不那么辛苦,又有好成绩?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自觉去学习呢?

我们不得不说,真正的学习从来都是一件辛苦的事,全世界都一样!

在教育孩子这条道路上,永远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觉。

以前的我,也曾以为孩子就要放养,这样TA才能拥有更多自由的空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是,后来我慢慢发现,要教育出一个优秀且自觉性高的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能指望他能自觉,你不约束孩子,那只会让他越来越放纵自己。

有些孩子之所以“不自觉”,是因为他身上的“惰性”,而这种“惰性”直接来源于父母本身。

好孩子都是管出来的,熊孩子都是惯出来的。

想培养出一个熊孩子很简单,由疼爱到溺爱,孩子被娇惯放纵久了,就会变成熊孩子。

而想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也很简单,那就要给他恰到好处的管束!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都不会指望孩子能自觉。

华语乐坛流行音乐天王周杰伦,曾在节目中自爆小时候被母亲逼着学钢琴的辛酸史。

周杰伦从4岁开始学钢琴,还被妈妈要求每天练2个小时。而小时候好动的他,根本坐不住,妈妈叶惠美就会拿着藤条,默默地坐在一旁督促。

每当听见窗外别的孩子们在外头嬉戏打闹玩游戏的声音,周杰伦心里就特别的难过。

周杰伦甚至埋怨妈妈:“为什么别人都在玩,而我要学钢琴”。

但是,妈妈还是不会放松对他的要求,拿着藤条逼迫他练琴,他只能继续练习。

成名之后的周杰伦,非常感谢妈妈的一番苦心。

正是因为妈妈的高要求,才让周杰伦凭借音乐才华在华语乐坛中有一席之地。

在《向往的生活》有一期中,请来了女星Angelababy和小提琴家吕思清。

看着吕思清老师将小提琴拉得婉转动人,Angelababy羡慕不已。

演奏完后,她私下问同样会拉小提琴的刘宪华:“你是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学?

刘宪华回答说:“对,被逼着。”

“那你小时候愿意吗?

“我不愿意,一直到我十一二岁,就一直不想拉,然后我就参加了第一个比赛,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喜欢了。”

Angelababy又问:“那你觉得现在感谢父母吗?

“非常非常感谢。”

Angelababy叹了口气,画外音说:“为什么当初没人逼我。

Angelababy出生在上海,自小与外婆一起长大。

13岁那年,离开上海去香港读初中,和父母一起生活。父母工作太忙,对她缺失严格的管教与陪伴。

有段时间,她甚至因为字“太丑”而上了微博的热搜,这与父母从小的放养也不无关系。

虽然Angelababy现在过着令无数人艳羡的人生,但我们不能否定的是:

还有绝大一部分孩子,因为父母的不管教,长大后过着身无技能、轻言放弃、浑浑噩噩的人生。

那些真正有远见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难免会带点狠。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如果不逼他们一把,他们就会错过最好的学习时机。毕竟谁的人生都只有一次,不能再重来,错过了再悔恨当初也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在孩子自觉性不高,不会主动学习的时候,父母一定要严厉督促孩子,这样才能让他成才!

有这样一项研究表明:12岁以内的孩子,对任何事物的专注度不会超过40分钟。

只有让孩子坚持学习某样东西,并达到一定水平,觉得自己擅长这项技能,他们才会继续热爱。

在坚持的道路上,父母的引导、鼓励以及陪伴,可以说是相当重要。

环球人物曾对董卿做过一期采访,问她对阅读的看法。

董卿回答:“我基本上保持每天睡前1个小时阅读,雷打不动的。很多人问我怎么能坚持的,其实无所谓坚持不坚持,这是一个习惯罢了。”

董卿的习惯,跟她的原生家庭其实有很大的关系。

父亲出身贫苦农村,凭着自己的努力考进复旦大学,毕业后成为报社总编。他认为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因此从小对董卿的教育就极其严苛。

刚认字的时候,就要求她每天抄成语、古诗,大声朗读背诵。再大一点,就列出书单,严格要求她每天的阅读量。

他认为女孩子不能放太多的心思在打扮上:“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每天花在照镜子的时间还不如多看书。”

为了锻炼她的耐力,甚至让她寒冬酷暑都绕着操场晨跑一千米。

父亲对她严苛到极致的教育,让董卿觉得难以接受,数次在采访时落泪,觉得自己不是亲生的。

童年让她受尽了煎熬,但也不可否认,这样的教育让她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

我们能看到,现在的董卿,对诗词歌赋信手拈来,气质里永远藏着优雅知性。那是她几十年如一日坚持阅读的成果,是厚积而薄发,而不是一蹴而就。

莫言说过:“孩子的优秀,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印度电影《起跑线》里,母亲米塔也说:“学习就是阶级。

有远见的父母,会逼着孩子坚持,为未来的生活增添一份底气。

哪怕当下会被孩子埋怨、不理解,但总有一天,孩子会反过来感谢父母的用心良苦。

在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有一段这样的对话:

刘星怪妈妈刘梅小时候没给自己报兴趣班,刘梅委屈地说:“小时候给你报这班那班,想让你学,你自己不学啊!”

刘星回:“我不愿意学,你就不让我学啦!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难道你也不懂事吗?您就应该从小培养我、教育我,从小您就逼着我学呀……”

刘梅瞬间哑口无言。

有时候,孩子的童年过得没一点压力,长大了未必对父母心存感激,反而,他们也会后悔当初的轻松放纵,甚至反过来责怪父母。

在孩子选择放弃之前,父母都要学会适当地逼孩子一把。因为不逼孩子一把,TA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反观那些出众的孩子,背后都是有远见的父母。

黄磊女儿多多,在国际大赛中包揽了钢琴、小提琴5个一等奖。

而她妈妈孙莉,小时候就没少因为练琴的事和多多生气。

即使长大一点,多多也曾一到练琴时间就耍赖、偷懒。

要不是孙莉的狠心“逼迫”,多多也不会有今天如此耀眼的成就。

沙溢儿子安吉,被誉为“国民好儿子”,是个懂得关心别人的小暖男。

然而,他也曾因为弹钢琴弹不好而崩溃大哭,却依旧抹着眼泪继续坚持。

正如胡可所说我们不需要执着一定完美的结果,却要拥有坚持的品格。

很多事情要做好不单单依靠兴趣,更需要的是一份坚持执着的精神,还有面对困难时迎难而上的勇气。

只有父母充足的引导和督促,才能让孩子承受住各种考验,蜕变成更好的自己。

不过,要提醒的是,每个孩子的承受能力不同,太过极端的逼迫并不可取。

父母要做的是,在孩子沉溺于短期快感,不肯付出长期投入的时候,推他们一把。让孩子体会到:努力过后的成就感,远比打游戏、刷短视频的即时享乐,来得有意思。

千万不要让小时候偷过的懒,变成长大后无法弥补的遗憾。

纵观我们身边的人,但凡取得一定成就的都是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才有成功的可能。

学习也是一样,谁不是一路考试拼搏上来的,谁小时候不也是一大堆家庭作业,有时做得不好还要被老师批评两下?

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在这过程中更加感受不到什么快乐。

有一些家长以为国外的教育就是快乐的,其实在国外,优秀的学生他们一样要很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比如新加坡的小学教育,教学领域非常广泛,除了一些专门的课程之外,还有艺术、语言方面等领域,充分开拓学生的天赋。

但是新加坡的中小学教室后面不也经常悬挂着一把戒尺吗?

据说,孩子表现不好,老师是要照手心打三下,而且是要两个老师在场才能执行。

所以,让孩子快乐成长是正确的,但是学习过程一定是要辛苦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并不意味着孩子课外不需要复习,不需要刻苦学习。

没有经过无聊和辛苦的学习过程,就不可能有快乐的学习成绩。

绝大部分孩子都不可能把学习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优秀学习成绩的取得,需要孩子在别人玩游戏的时候,别人在看电影的时候,静下心来学习。

有的孩子心智比较早熟,从小便有自己的远大志向,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此而努力;

也有些孩子没有树立远大的目标,但至少有一个像考上好中学或好大学这样的短期目标。

但无论是那种情况,他们首先是有一个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努力付出,这个过程是谈不上快乐的。

快乐是体现在学习的结果上,当孩子取得优秀的成绩,辛苦的努力得到回报时,学习的快乐才会显现出来。

蔡康永曾经说过: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

有时候,孩子需要适当的强制,这种强制并不是对他的压迫,而是在他意志软弱的时候帮他克服困难,让他变得更加坚强。

父母管教是基础,孩子自觉自律是目的,基础打牢,不怕地动山摇。在教育路上,永远不要只指望孩子自己能自觉、自律,父母还是要起到监督的作用!

有远见的父母,都会逼孩子一把,这样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看到更美的风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