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能煮却不能闷,难道不是自相矛盾?煮茶和蒸茶又有什么区别?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周末,闲暇无事,打算煮茶。
撬茶饼,洗茶壶,烧沸水,一大早便开始忙碌。
茶叶在水中翻涌沸腾,渐渐舒展,浮浮沉沉。
空气中,有诱人的茶香逐渐蔓延。
提起茶壶,琥珀色的汤水自壶口倾斜而下,倒了两杯,一杯给麻花,一杯给自己。
而后,拿起手边的书,捧着老白茶,一路慢悠悠地走到阳台。
坐在躺椅上,翻动着微微泛黄的书页,捧起茶轻啜一口。
书香与茶香萦绕,阳台上安安静静,偶尔能听到鸟叫声,而心也沉静如一汪春水,惬意极了。
喝完一杯后,觉得意犹未尽,又起身去倒了一杯。
轻轻嗅着,清新自然的药香扑面而来,嘴里还带着回甘和馨香,心里暖暖的,就像被融化了一样。
提到煮茶,很多人会拿它和蒸茶做比较。
另外,经常有人问:“白茶为什么能煮却不能闷泡?”
趁此机会,来说说茶圈里最常见的3种饮茶方式,闷泡、煮茶和蒸茶之间的关系。
《2》
先来回答,白茶为什么能煮不能闷?
最关键的原因,在于茶水比例。
平日用盖碗泡白茶,110毫升左右的标准盖碗,通常投茶5克足矣。
而如果打算煮茶,则300-400毫升的水,只需投茶2-2.5克。
很显然,从泡茶到煮茶,投茶量减少了,而注水量变多了。
虽然煮茶也不建议时间太长,但受到种种限制,无法像用盖碗冲泡那样快速做到茶水分离,出汤的时间总归会慢一些。
故而,为了不让汤水苦涩,自然是要适当调整茶水比例。
如此一来,即使是让沸水和茶叶接触一段时间,也不会让茶汤太浓太苦涩。
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此外,我们不提倡闷泡白茶,也是有原因的。
闷泡,顾名思义,就是“闷+泡”,让茶叶闷在容器里,与水长时间的接触和浸泡。
小小的盖碗里,白茶和沸水闷泡在一起,尽情释放物质。
然而这样的做法,后果也很容易想象,那就是会让汤水变得浓酽苦涩。
《茶文化与茶健康》一书中,提到过茶多酚、茶氨酸和咖啡碱的释放速度,是不一样的。
就像人跑马拉松,不可能速度完全相同。
自然是有人跑得更快,充当“领头羊”,有的人匀速前进,慢慢悠悠。
在泡茶时,也有着相似的规律。
茶多酚和咖啡碱的释放速度更快,而茶氨酸的释放速度较为缓慢。
假设,我们用快出水的方式泡白茶。
即使茶多酚和咖啡碱释放速度快于茶氨酸,但奈何茶叶与水接触的时间很短很短,短到还来不及过量释放。
所以,在快出水的情况下,茶汤中茶氨酸、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是平衡的,是正常的。
喝起来,清甜爽口,滋味恰到好处。
但如果闷泡了,延长了出汤时间,便是给茶多酚和咖啡碱更充足的机会,来大量析出。
那么,这样的汤水喝起来,自然是又苦又涩,不好喝。
因此,我们在用盖碗泡白茶时,至少在前6-7冲,不需要闷泡。
等到味道变淡,快出水已不足以让滋味物质充分释放时,再来适当坐杯一会儿。
两相对比就知道,煮茶和闷泡呈现出来的茶味浓度,截然不同。
煮茶,是一种更为健康的饮茶方式。
只要方式得当,照样能喝到老白茶的甘醇鲜香,纯净灵动。
但闷泡,却是让我们喝下大量的茶多酚和咖啡碱。
不仅没有好处,反而还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3》
煮茶和蒸茶,哪个方式更好?
从字形上来看,“煮”和“蒸”都是以“灬”为部首。
它是由“火”演变而成,可见在古时候,煮和蒸都离不开火。
对于煮茶,大家都不陌生。
毕竟从古至今,煮茶都被视为一件风雅之事,深得文人墨客的心。
最出名的,当属苏大学士了。
他对于煮茶品茗,可谓是情有独钟,写诗填词都离不开茶。
《汲江煎茶》中有句:“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情。”
不仅体现了自己的别出心裁,更道尽了煮茶的要点。
到了如今,更是如此。
在功夫茶泡法渐渐成为主流时,偶尔煮个茶,复古一把,也十分有趣。
况且,煮茶也算是一种“偷懒”的方法。
不像用盖碗冲泡那般,一冲一冲地注水、出汤,只需在合适的时间投茶、关火,就能得到一壶老白茶。
尤其是和三五好友,围炉煮茶,颇有情致。
不过,煮茶虽然比盖碗泡茶简便不少,但同样有讲究。
譬如,投茶量不能太多,否则容易煮得太浓,让汤水又苦又涩。
投茶的时机,不能太早,如果是直接煮干茶,需要先煮水,后投茶。
煮茶的时间,不能太久,当水再次沸腾时,就可以关火等待止沸了。
然而,有些茶友因为怕麻烦,向来讲究随心所欲。
煮茶之前,不用克秤称茶,随手抓一撮就扔进去了。
煮茶的时候,也没有等候在一旁,过了大半个小时才来关火。
可想而知,这样的茶汤必然是不好喝的,是苦涩难忍的。
煮凉茶可以不讲究,但煮老白茶,却不行。
诚然,煮茶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但如果细节没有做好,喝到浓苦、变味的茶汤,想必心里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
《4》
比起煮茶,了解蒸茶的人甚少。
其实,蒸茶一词原本指的是一道制茶工序。
在陆羽的《茶经》里,曾经记载了当时唐朝,从采茶到成茶的具体步骤:
“晴,采之、蒸之、捣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大致意思是,采摘的芽叶把它们上甑蒸熟,用忤臼捣烂,放到模型里用手拍压成一定的形状。
接着焙干,最后穿成串,包装好,茶就可以保持干燥了。
其中,蒸茶是第二道,为了让茶梗和茶叶变软,方便后续的制作。
而如今的蒸茶,则与之不同。
蒸茶所用的,是一种专门的蒸茶器,有兴趣的茶友可以自行上网搜索。
蒸一壶茶,需要先把茶叶投进蒸茶器,再烧水。
随着水不断沸腾,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它们慢慢地浸润茶叶,慢慢地让内质释放出来。
最后,将这些精华滴落到壶底。
相信列位看官已经发现了,这是蒸馏的一种变形。
依靠水蒸气的高温和湿度,让茶叶的滋味物质释放出来,最后汇成一杯茶汤。
只不过,蒸茶是茶在上面,水在下面,二者并没有直接接触。
因此,蒸茶所需要的时间,很长。
在我们南方,想要蒸一壶茶,大概要花费20-30分钟时间,如果蒸茶器的容量很大,则需要更多的时间。
如此漫长的时间,更适合那些喜欢“慢生活”的茶友。
早晨起来,蒸一壶茶。
做一套瑜伽,读一会儿书,随着时间悄悄流逝,蒸茶也完成了。
《5》
有时候觉得,泡茶和烹饪一样。
在不同的方式下,能呈现出不同的口感。
盖碗冲泡、煮茶和蒸茶,老白茶所呈现出来的风味,也不尽相同。
快出水得来的老白茶,口感更清甜、爽口。
而煮出来的,则更显醇厚、甜润。
不过,各位茶客的喜好不同,自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冲泡方法。
只要掌握到了精髓,不论是泡,是煮,还是蒸,都能手到擒来。
有空的时候,对比三者间的滋味,正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趣味所在。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