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时代,家长应教会孩子开源节流:做到适度消费、适度储蓄
每年的双十一,淘宝、京东成交额都能再创新高。
按说,2020是特殊的一年。年初,中国遭遇了突如其来的疫情,许多行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艰难”成为今年的代名词。
但是,似乎“艰难”的状况也没有阻挡人们网购的热情。11月1日,淘宝双十一拉开帷幕,小区妈妈群里就炸开了锅,热热闹闹地讨论薇娅和李佳琪直播带货多么划算,此后几天快递更是堆成了山。
移动支付来了,再也不用真金白银地支付现金,支付宝、微信手指轻轻一点,想买的就买到手了。
如此方便快捷,如此悄无声息,连大人尚且无法控制地剁手。
并且,信用卡以及各种借贷平台,还在拼命地鼓励人们超前消费。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一组数据表明,有74%的90后是根本没有存款的。
商场里,经常有孩子戴着电话手表,电话手表里配备着支付宝。孩子买杯奶茶,熟练地打开支付宝,店员扫一下,立即支付。
如果孩子是购买游戏装备呢?如果是打赏喜欢的主播呢?如果在消费的刺激下进行校园贷呢?
很可怕。
在移动支付时代,家长更应该教会孩子学会开源节流,在消费的同时,也要留出适当储蓄抵抗风险。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消费观呢?有两个方面需要父母注意。
1、培养孩子兴趣
有时,小孩子会要求父母给买一些比较昂贵的用品。比如,电话手表或者知名大品牌的衣物。要的理由,常常不是真的生活需要,而是“谁谁谁都有电话手表,我也要”。
一般,注意力在攀比上的小孩子,是因为觉得生活无聊,没有找到热爱的事情。
从小娃娃开始,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一些健康的爱好。比如,书籍阅读。
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各类优质资源满天飞。但是经典的书籍永远是最适合孩子的启蒙的。
阅读习惯不是天生的,需要父母带领,需要后天养成。
孩子进入书籍的世界,从中汲取的营养,会远远超越一时的物质满足。
也就不会沉迷于攀比和物质消费了。
2、父母要有正确的消费观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能力在稳步上升,但日常的焦虑情绪也在无法控制地蔓延。
以前,饭桌上,大人和孩子讨论的,是哪个饭菜好不好吃,今天有什么好玩和有趣的事。
现在,大人们饭桌上讨论的是,哪个同事家拆迁分到几套房子,哪个朋友股票又赚了一把,哪个孩子考上了重点中学等等。
大人们,疲于奔命还房贷、还车贷、交孩子补习班的钱。甚至,抱着一夜暴富的想法,在没有积蓄的情况下,也要借钱借贷炒房、炒股。
人们被资本追着,满世界跑。没有成为金钱的主人,反而成为金钱的奴隶。
任何时候,认认真真地生活,踏踏实实地赚钱,安全地消费和储蓄,给孩子一个平静安稳的生活,都应该是社会的主流。
只有在这种环境中,孩子才会逐渐学会如何正确与金钱打交道。既不受其奴役,又不被其支配,从而养成正确的消费观。
孩子小时候,父母可以带他去超市,让他自己采购、自己用现金付款。体会一下真金白银的付出。
也可以在孩子懂事的年纪(大概六、七岁),给他建立自己的第一个储蓄账户(存钱罐),每天父母给孩子投一元或两元进去。约定等攒到五百或一千元的时候,孩子可以自己做主怎么花。
同事的孩子,采用过建立储蓄账户的做法。以前孩子去超市购物不看价格标签,想买什么就向父母要。
储蓄账户建立,历时四百多天,才攒够第一个一千元。拿着一千元去超市,孩子反而说:好不容易攒到了,我都舍不得花了。
当然,父母的目的不是不让孩子消费,而是要孩子明白,要量力而行,不能一味地超强消费。
不论何时,适度消费,适度储蓄,才是父母应该给孩子树立的消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