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十发:中国画要有民族性与时代性
一、关于“传统与创新”
中国画要有民族性、时代性。画一张画,要有民族自己的东西,要吸取外来的东西为我们所用,而不是吸取了外来的东西而变成了外国的东西,要化进来而不能化出去。当然,这不要下结论,而要百花齐放。我认为,我们民族自己的东西是主要的,这方面我们有教训。画中国画,应该首先解决“古为今用”,先继承遗产,发扬民族自己基本的东西,这是绝不能丢掉的。在不丢掉的前提下,吸收外来艺术的长处,不要把“洋为中用”去冲掉“古为今用”。
程十发 《傣族婚礼》 镜心 纸本
传统有个意、形、神、法,古代的大家都具备这些条件。古代画家有不足的地方,要后代继承、发扬加以补充,现代画家的不足之处要靠后代加以发展。所谓传统,就是用笔、用墨,要加以研究。要有笔有墨,笔中有墨,墨中有笔,不是简单地模仿,甚至抄袭古人具体的一笔一墨。脱离艺术传统,本身不是艺术。什么叫艺术?艺术就是在表达一个人的思想,而不是单纯讲故事。画画应该是画人的思想,不光是画形体。
程十发 《神女图》 立轴 设色纸本 戊午(1978年)作
二、关于“风格与创作”
要形成个人的艺术风格,先要形成个人的艺术性格。我的风格,是因为通过学习,求得与前人不一样而形成的。总之,每个作者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扬长抑短,自然会有自己的面貌。“真”是最美的,“真”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因而与别人不一样。如果画得与别人一样,那是模仿人家。不要认为自己的缺点被人抓住而感到难为情,也许这正是自己的长处。
我的作品来源于伟大的生活,我们有了生活,创造了比生活更美善的作品,其目的还是献给生活。技法如果没有思想,没有意,没有感情,就很难办。如果没有和感情结合起来,技法则是没有用的。
神与形的关系是无形不出现神,只有形也不一定会达到神,神不等于同客观上的形完全一样。画山水不能画成旅游图、画花鸟不能画成挂图,艺术要用感情,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性。
顾炳鑫 《梅妃造像》
三、关于“画技与画法”
客问余,何为画法?余云:初学时,落笔之先搜索法度,熟后信手拈来,不求画法而得法度。此即画法,亦为上法。
有问余何为国画技法之特点,余不惑而曰:自一笔始,一笔而终者谓之国画。昔张僧繇有“一笔画”,广义言之,即用笔一以贯之者,此民族之特色也。中国艺术传之东瀛往往称“道”,如花道、茶道、书道等等。“道”者,有一自始至终变化之法式,如舞剑、拳术,何处开合,何处进退,何处虚实,自始至终一气呵成。“法”,石涛把它归成一句,叫“一画”,这“一画”都贯彻在法度中,特别是写意画,工笔画也如此。
画画要追求偶然性,偶然性偶于必然性。要做有心人,当偶然性出现时,就被有心人抓住,偶然性引出必然性,为别创一格带来好处。艺术要追求偶然性,偶然性从必然性中来。画要有天趣、味道,追求修饰就乏味,追求原始、天真的有味。原始的彩陶、壁画在当时并不追求什么技法,但富有味道。
作画要从大处入手,不要太注意细微的部分。过分仔细了,平均对待,反失去了重点,也失去了必要的偶然性,变得缺乏艺术趣味了。故,画人物要同画速写一样,注意大轮廓,先取势,缓刻画。
吴光宇 《柳园箫韵》 立轴
四、关于“书法篆刻和画外功夫”
中国画是书画合一的。从元代以后,中国画上就出现了较长篇的题字,这样更要求画家有书法与文学的修养,如扬州画派中金农的作品,可以说他有时还依靠题字而并不依靠画的本身。
我们的祖先在线条发展的途径中,有了那么多千变万化的创造,同时又发展了另一种艺术语言—书法。书法的始祖也就是线条的图画,它们一直结合在一起,今天用绘画来工作的人们,也必须从书法的变化中求得它们发挥线条美的艺术才能。
艺术家同时也是哲学家,要研究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整个绘画的过程,就是一个充满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构图上的虚与实、色彩上的冷与暖、用笔上的轻与重、艺术处理上的写实与变形……一幅好的、吸引人的作品也是一幅充满矛盾的作品。反之,四平八稳的作品绝不是好作品,充其量是平庸的作品。
蒋兆和 《杜甫诗意》 立轴 设色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