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何以弦歌不绝?

原创阿舒 山河小岁月

去长沙,一定要打卡的地方有哪些?

湖南博物馆看马王堆辛追?橘子洲头畅想未来?还是茶颜悦色来一杯?

对于读书人来说,一定要去的地方只有一个:岳麓书院。

我只在上学时代去过一次岳麓书院,烟雨朦胧中,仍然记得门口“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铿锵有力。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乃至每一支风荷,都闪烁着时光淬炼。但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真正了解岳麓书院,我们所能感受的,也许只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古老建筑。

在去岳麓书院之前,我们是应该做一些功课的。我建议每一个人都应该看一看湖南卫视最近的纪录片《岳麓书院》。

你知道吗?“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八个字其实是书院师生即兴创作的成果?

你知道吗?岳麓书院曾经经历过一场影响了整个中国的旷世对谈,悠然一长啸,妙绝两无伦,开中国书院史上不同学派自由交流对话论辩的先河。

你知道吗?岳麓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数,其中一位曾国藩,居然还是一名“创作型歌手”?他创作的《爱民歌》通俗易懂还押韵,真是了不得。

你知道吗?讲堂檐前悬挂的“实事求是”匾额,出自1917年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校长宾步程之手,后来,一位意气风发的年轻学生踯躅于此,这块牌匾在他心里生了根,发了芽。1943年,他为中央党校题写校训,同样也是“实事求是”。这位年轻学生,便是毛泽东。

说实话,如果不是看《岳麓书院》纪录片,这些细节我完全不知道!

这部片子也太好看了吧!

画面如此精良——

细节如此还原,居然还看到了何炅老师演的宋真宗——

有时候都分不清是在拍电视剧还是纪录片,良心到极点了——

一查,发现果然不简单。《岳麓书院》由曾执导过《神秘的西夏》《圆明园》《风云战国之列国》的历史纪录片导演金铁木担任总导演,团队经过7年精心策划、3次全国性研讨,组建了国内顶级学术顾问团队,整理相关研讨文本30余万字,为纪录片撰写学术台本30万字。

看了成片就会发现,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第一集开头就完全把我吸引了——

岳麓书院的起源,不过是五代时期战乱频仍之中的两个和尚。这两个和尚,一个叫智璿,一个在史料里叫作“某”,他们冒着危险驾舟穿过洞庭湖,为的是购买金贵的儒家经典。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也许只是在某日,他们望着长沙城的万家灯火,忽然生起一种对于万物的怜念,念佛拯救不了芸芸众生,经书拯救不了战火纷飞的乱世,“士得屋以居,得书以读”,只要让读书人有屋住,有书读,这世间便留下一点生的种子。

这两个出家人这样想着,也就这样做下去了。但他们也许永远不会想到,正是他们对于读书人的善意,将会成就一段千年学府传奇。也正是他们的一颗初心,为我们解答一个秘密——

中华文明何以不亡?

危急存亡这四个字,在岳麓书院的历史长河中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说,岳麓书院的每一次危急时刻,都和一部中华史高度同步。

但每个时刻,都有士子立于危墙,振臂高呼。

公元1131年,金军南下,北宋灭亡。岳麓书院毁于绍兴元年的战火,化为一片废墟,这是岳麓书院历史上的第一次大毁灭:

自绍兴辛亥更兵革灰烬,什一仅存,间有留意,则不过袭陋仍弊,而又重以撤废,鞠为荒榛,过者叹息。——张栻,岳麓书院记

但也是在废墟之中,我们迎来了两个人,乾道元年(1165年),刘珙任湖南安抚使知潭州,在一片废墟里重建岳麓书院,邀请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主持书院。

张栻的心里,存着父亲张浚北伐的决心。他来到岳麓书院,带着父亲的遗愿“吾相国,不能恢复中原,雪祖宗之耻,即死,不当葬我先人之墓,葬我衡山下足矣”。

房子毁了,不过重建而已。书院的精神如何得以存续?张栻给出的答案如当头棒喝,振聋发聩——“盖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这句话如同醍醐灌顶,八百多年来,从这座书院走出的湖湘豪杰俊士,似乎每一个都把这句话刻在了心里。

要传道,要守护住道,就要“不为决科利禄计”。要传道,要守护住道,还要允许自由讨论,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乾道三年(1167年)的九月,一场盛大的辩论会讲在岳麓书院举行,面对挤得水泄不通的学生,张栻和朱熹两位理学大师联袂登台,轮番主讲,彼此辩难。当时的盛况,居然达到“学徒千余,舆马之众至饮池水立涸,一时有潇湘洙泗之目焉。”——翻译一下,人多到,他们的马儿竟将岳麓书院门前饮马池的水都喝光了。

朱熹与张栻虽然同属理学,但并不是没有分歧的,作为闽学学统与湖湘学统的代表,他们相与辨析的,既有心、性、理、气等理学重要概念,还包括《论语》《中庸》《孟子》以及胡宏的《知言》。朱熹门生范崇伯记录:“二先生论《中庸》之义,三日夜而不能合。”

不能合?不要紧,要紧的是思想交锋,有助于匡扶正脉,有助于“传道济民”。

这场会讲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文明思想史上,士人们将永远记得这场会讲,并且将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去捍卫传道之气,这是一种正义之气,也是一种文明之气。

珍贵,珍贵到值得付出生命。

百年之后,公元1275年秋,岳麓书院内,山长尹谷正在给学生们讲授张栻的“义利之辨”。一名学生慌张闯进来,告知湘阴失守,元军已经逼近长沙。尹谷劝说学生们立刻离开长沙,他的理由是:

斯文不绝,则华夏不亡,望诸君能传一盏灯,延续华夏文脉,以待再次光大。

但次日清晨,当他打开岳麓书院的院门,发现学生们都在,没有一个人离开。这一刻,他百感交集,有生如此,则弦歌不绝。

留下来意味着什么?他们都懂。彼时的长沙城苦苦支撑,据史料记载,“矢尽,废箭磨光,配上羽毛;盐尽,盐席焚烧;粮尽,捕雀捉鼠。”这群从来没有参加过战斗的岳麓师生,“荷戈登碑,死者什九”,然而,他们注定等不来援军。

除夕夜,尹谷听闻元军登城,他知道,告别的时刻到了。师生们围拢在一起,他们没有吃年夜饭,尽管这将是他们生命中最后一个除夕夜。他给学生们写了一副对联,“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留下“吾以寒儒受国恩,典方州,谊不可屈,若辈必当从吾已耳”的遗言,朝着临安方向望阙跪拜,而后举火自焚。

这样的时刻,对于岳麓书院的师生来说,是第一次,但绝不是最后一次。是什么使得他们充满勇气?要知道,他们不过是读书人,手无寸铁,身无旁物,他们有的,不过就是一点文墨,一点义理,还有胸中的一点正气。

城破,岳麓书院幸存学生里,有一个叫张唐的人。他是张栻的后人,他和同学们一起悄悄藏起了宋真宗题写的“岳麓书院”匾额,随后组织了抗元队伍,继续和元军对抗,直到被捕,壮烈而亡。此时,他坚信,那块牌匾,一定还会再次重挂,这就是湖湘精神,这就是中国精神。

崇祯十七年,岌岌可危的是大明朝。84岁的岳麓书院山长吴道行听到北京城陷落的消息之后,他坚持渡河前往岳麓书院,朝北叩拜,绝食而亡。吴道行的学生叫王夫之,他终生投身于抗清大业,但我们更记得他那句话:“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这句话如同一声惊雷,惊醒千年中华儿女;更如一盏灯,烛照未来。

岳麓书院所传承的正道,所守护的文明,在清末达到了历史的巅峰。

这是属于大清王朝的危亡时刻,列强来袭,内乱不断,什么可以救中国?

一位岳麓书院的学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是王夫之的头号迷弟,湖湘名将曾国藩。曾国藩在岳麓书院,留下了不少故事,最著名的一件,便是传说曾国藩在岳麓书院有一位难缠的室友。这位室友的书桌隔窗户有一段距离,可以放下一张书桌,曾国藩为了取光,将书桌挪到窗户边,室友不满:“我就靠着这扇窗户的光读书,如今被你遮住了,我还能读书吗?”曾国藩说:“那你说,我书桌放哪里好?”室友指着光线比较暗的床侧说:“可放在这里。”曾国藩就将桌子放在室友指定的地方。过了一会儿,曾国藩的室友睡觉了,曾国藩还在读书。室友又大声埋怨曾国藩,曾国藩没有生气,马上改为默读,可见其气度。

岳麓学子曾国藩组建湘军,屡败屡战,克复天京,挽大厦于将倾,拯救了危亡的大清王朝,尽管,只是暂时。

另一位岳麓学子唐才常给出的答案是“维新革命”。1900年,唐才常筹建“自立军”,商定七月十五日起事。最终起义失败,唐才常被抓,两天后的凌晨,引颈于武昌紫阳湖畔,留诗“七尺微躯酬故友,一腔热血溅荒丘”。

1917年,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迁入岳麓书院,校长宾步程手书了《汉书》中的一句成语——“实事求是”,悬挂在岳麓书院讲堂。此时,一个年轻人正寄住在岳麓书院的半学斋,从宿舍打开窗户,就能看到书院的匾额。

这个年轻人,叫做毛泽东。他的答案,我们都知道了。

放眼全球,还有比岳麓书院更饱经沧桑的书院吗?

当我们回顾这座历经千年沧桑的书院在千年中华历史中的几个瞬间,历经七毁七建,岳麓书院依旧在原址上屹立不倒。战乱时期,岳麓书院的士子们守护着那盏文明火种。和平年代,岳麓书院的士子们传承文脉正道。为此,他们兼容并蓄,他们奋勇而前。惊心动魄之间,无数士子献出了生命,更多士子为之奋斗,战火纷飞之下,只要弦歌不绝,只要文脉得以延绵,如那最初波浪翻滚舟中的两个和尚的淳朴愿望——“士得屋以居,得书以读”,中华就一定有希望。

中华何以永不亡,因有文脉。文脉何存?就在一座又一座岳麓书院里。

而中华的文脉,溯源而上,是一种巨大的文化自信。正如《岳麓书院》纪录片里所讲的那样,岳麓书院包容着不同思想流派,在张栻和朱熹的对谈里,我们感受到这种碰撞,正是这种碰撞,使得中华文明的文脉如同一根健康的血管,为中华文明源源不断输送着养分,生生不息。

守护文明,传道正脉,这大约就是《岳麓书院》纪录片团队及湖南广电人的初衷——一种义不容辞的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

诚恳地推荐这部纪录片,看完不落泪的,来找我。

1、纪录片《岳麓书院》,湖南卫视

2、伍新福,湖南通史(古代卷),湖湘文库

3、唐兵兵,岳麓书院,一部湖南士人的心灵史,潇湘晨报2020-12-13

4、朱汉民、邓洪波,岳麓书院史,湖南大学出版社2017-01

*本公众号图文消息为 「山河小岁月」独家创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