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满足冰山中的深层渴望——接纳(1)

当孩子感觉真实的自己是能够被接受的,自然会放松下来,不需要努力装成什么样子,或者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故意扮成父母不希望他成为的样子。这时,在爱的滋养下,他就更有机会成长为有爱又有能力的人,独特而充满激情和创造力,自尊自信,享受生命,同时也实现着自己的人生梦想。

不为难孩子的天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妈妈:我儿子性格太内向了,不爱跟人打交道,别人问他话,他总是不回答。你说一个男孩子,这个样子,长大后怎么能在社会上吃得开啊!为了让他变得外向,我把他换到了一个更大、孩子更多的幼儿园,可还是没有啥用。唉,怎么办?我真闹心啊!

孩子:我就是不喜欢说话,特别是跟不认识的人打招呼,为什么非要说话呢?妈妈说我要是总不说话,就没有人喜欢我了。她越这么说,我越觉得自己不好,更不爱说话了!

心理影响:不接受孩子的性格特质会让孩子感到很为难。

每个人生来的性格特质是不同的。在心理学领域,关于人们天生性格特质存在这多种学说。举个例子,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了“体液说”,他认为,人体内的四种体液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特质。在此基础上,罗马医生盖伦发展总结出“四大气质类型”: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体液说” 在人格心理学领域流行至今。德国哲学家康德指出:多血质的人是开朗的,胆汁质的人情绪反应具有爆发性,黏液质的人情绪反应迟缓而不易冲动,抑郁质的人则处事沉稳。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学说也告诉我们,人的性格特质生来就有不同。

既然是先天因素,靠后天的主观努力是很难改变的。如果我们忽略这个事实,非要让孩子变成期望中的“好性格” ,那么对于孩子而言,他就要付出很大代价,去对抗自己身体和心理本能的状态,也许还会自责,由此产生烦躁、失望、沮丧、无力等感受。其实,无论哪种性格特质的孩子,只要不压抑他的天性,允许他放松地做自己,他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活得自在快乐。并且,这时孩子反而更愿意主动调整自己来适应周围环境。

满足“接纳” 渴望的建议:接受孩子的性格特质

其实,我们不接受孩子的性格特质,大多是源于自身的恐惧。根据经验,我们之所以发现某些性格的人在社会上受欢迎,而某些性格的人会遭受不公平待遇,甚至被人欺负,也许这些情况就在我们自己的身上发生过。因为爱孩子,害怕孩子受欺负,所以我们才会竭尽全力,试图把孩子改造成所谓的“好性格” 。但是我们却忽略了,经验只是我们对世界的感知,不一定适合孩子。父母需要为自己的恐惧负责,想办法处理自己的恐惧,而不必让孩子为此买单。

当然,这也不是说完全不能改造孩子,只是不能通过强迫的方式。父母可以尝试通过提供环境、创造机会,以身示范等,让孩子看到有多种不同的选择。不过,父母心里要明确,无论孩子最终是否改变,那都是他的选择,要准备好坦然接受任何结果。

我女儿从两岁到六岁期间从来都不跟别人打招呼。我问过她为什么,她说不好意思。我采取的方式是:接受她这样子,而我做我的——每次遇到认识的人,我都会真诚地打招呼,有时还会聊上几句。等到女儿七岁时,我忽然发现她变得热情起来,主动跟人打招呼,别人没看到她,她又是还会追上去问候,那是她发自内心的热情啊!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如果我们能信任孩子,让他处于放松的状态下,他自然会呈现出内在的美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