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无恙 || 后俊:逆行,为战”疫“留照

见证战“疫”的100张面孔

本期人物档案

后俊,男,70后,藏族,中共党员,甘肃卓尼人,摄影家,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甘南州摄影家协会主席。

【本图为常铭摄影。下文所有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为后俊拍摄】

一首快闪《我和我的祖国》总是在不经意间让人热泪盈眶。是的,说起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总是情不自禁,壮怀不已——地大物博,山川秀美,人民勤劳,民族和谐......

而2020年的全球疫情,令所有的中国人再一次清醒地看到了祖国的伟大。

事实上,新冠病毒的“狡猾”大大地超出了人们的预料,它无声无息,它无孔不入,它无处不在,它见缝插针。在中国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候,34个省、市、自治区无一例外地发现有确诊病例。好在,党中央及时发出了打响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动员令,一时间,人不分你我,地不分南北,我们用全民战“疫”打赢了一场阻击新冠肺炎的歼灭战。

这其中,就包括甘南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属于甘肃省的一个自治州。

也许,你不一定知道甘南州,但如果你关注我们党的奋斗历程,你会知道“腊子口”——在那个已经载入中国革命史册的的地方,我们打赢了关键一战;如果你对世界文化遗产感兴趣,你会知道世界藏学院拉卜楞寺;如果你喜欢旅游,你会知道天然石头城扎尕那、生态大观园冶力关——它们都在甘南州;如果你醉心于风光摄影,你会知道有一个被评为“中国最美旅游胜地”的“摄影天堂”——那就是甘南州.....

甘南,地处中国大西北,甘肃的东南部,是一块神秘每年、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全州所辖七县一市,73万人。这里拥有最美的草原,为中国九大林区之一,全国五大牧场之一,被誉为“人间仙境香巴拉。这里,没有商业化、物质化,它是一个淳朴的地方,它就是你苦苦找寻的诗和远方。

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甘南不一样的民族服饰文化和非物资文化遗产,感受世间最浓烈的人群,聆听天下最嘹亮的歌声,解读雪域最神奇的奥秘,体味高原最宁静的人生。

甘南的美很极致,如同佛之画卷,胜似人间天堂。甘南的美藏在蓝天白云里,藏在牛羊成群的草原里,藏在色彩浓厚的寺庙里,藏在藏民的笑容里……

其实,这些,都是一位藏族朋友用他的镜头告诉我的。他叫后俊。我说,这好像是一个汉族的名字。他说是的,我的藏名叫吾坚九,藏语的意思是有吾坚神的庇护。

此时的后俊,之于我,没有了在和风丽日下拍摄到极致美景时的激动,只有在风声鹤唳下冒险为战“疫”留下珍贵照片时的感动。

藏汉民族融合

后俊是地道的藏族汉子,1972年出生于甘肃卓尼县藏巴哇乡上巴都村。他告诉我,卓尼被誉为“藏王故里”,因为自一世策墨林活佛阿旺楚成任西藏摄政王开始,四任策墨林活佛都出自卓尼。而卓尼又被称为“洮砚之乡”,所产洮河绿石砚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说起家乡,后俊有点眉飞色舞。

也难怪,后俊自1997年9月起历任《甘南报》驻卓尼记者站记者、卓尼县委报道组组长、《甘南发展》编辑部副主任,一直在从事宣传家乡的工作。他说,也许是由于工作的原因吧,他慢慢地就爱上了摄影。也就在那时候,他遇到了他的另一半——一位在卓尼县档案部门工作的汉族女干部。

高原上的爱情,像格桑花,只管迎着阳光,吐露芬芳。很快,他们组成了藏汉融合的家庭。2001年,他们的大女儿出世了。

就在那一年,后俊开始了系统地学习摄影知识。2001年12月至2002年12月,他还专门在中国摄影函授学院学习。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后俊就把业余时间全部投入到对摄影艺术的不懈追求中,他行遍了甘南的山山水水,早出晚归去追逐一缕缕珍贵的光影,抢拍最美是瞬间。因摄影出色,作为公务员的他总是被领导安排在政务宣传的岗位。多年来赶会场、赴现场,他用镜头见证着自治州的改革与发展。2007年9月,他被聘为新华社签约摄影师,成为甘南州首位新华社签约摄影师。

我说,现在的后俊,是一个“常住女生宿舍”的人。因为他是两个女儿的父亲,一家四口,就他一个男子汉。他笑了,一脸的幸福。

镜头记录山河

我理解他“笑”里包含的意思。因为喜欢摄影,他并不“常住女生宿舍”。

后俊的镜头涉猎广泛,风光、民俗、纪实、新闻均有触及,特别是新闻摄影,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为自治州留存了大量宝贵的影像资料,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摄影之友》《甘肃日报》《甘南日报》等发表摄影作品近2000幅。他曾在州政府大门口宣传橱窗连续举办400余期图片宣传栏,还帮助其他单位和个人设计出版了10余本大型画册,产业策划举办过多次全州规模的摄影、书画展览,不遗余力指导提携摄影和书法新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2010年8月7日,甘南州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事故,后俊当天就深入灾区一线,在做好抢险救灾指挥部工作的同时,数十次深入三眼峪、罗家峪等重灾区和抢险救灾第一线,拍摄了约4000幅资料照片和新闻图片,并借助新华社这一平台,积极供稿发稿。短时间里,向全球和国内签发通稿103篇、图片被美国《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报》,香港《大公报》,马来西亚《南洋商报》,越南通讯社,新华社、中国政府网、《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甘肃日报》,网易等媒体采用超过1000幅。

在2012年8月由中国摄影家协会、甘肃省嘉峪关市政府联合举办的丝路长城摄影展中,他有5幅作品入选,并获得了一个优秀奖。2015年9月在山西平遥国际摄影节举办个展《藏戏》。2016年6月,后俊的摄影作品《大美水帘洞》《甘南插箭》《郎木寺之晨》入选中国摄影家协会和天水市委市政府主办的2016影像丝绸之路天水摄影双年展。2017年9月,又在山西平遥国际摄影节上举办个展《甘南——藏民俗的大观园》。2019年9月,后俊摄影作品《草原盛会》《出嫁》入选中国摄影家协会和甘肃省文联主办的“一带一路·筑梦中国“摄影展”。这也是近年来在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摄影展览中甘南州入选的最高荣誉摄影作品。

从传播学的角度讲,这也是后俊以摄影的形式在向外界宣传甘南、推介甘南所做的可贵努力。有付出总会有回报。1998年至2004年连续5年被《甘南报》社评为优秀驻站记者;2002年11月当选第三届甘南州十大杰出青年;2012年3月被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省文联评为第二届甘肃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2016年12月被新华社甘肃分社评选为全省十大优秀新华社签约摄影师。

2013月11月,后俊当选甘南州摄影家协会秘书长。2014年8月29日担任甘南州政府信息办副主任的他,因摄影成绩突出,当选为甘南州文联兼职副主席,2015年11月15日当选甘肃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2016年8月22日,后俊被推选为甘南藏族自治州摄影家协会主席,2019年3月后俊出任甘南州文联副主席。

【以上2幅图片为2020央视元宵晚会现场,背景摄影作品均为后俊创作】

倾情大爱中国

黄河流经甘南州433公里,在玛曲大草原突然一个回弯,形成了秀美绝伦的“天下黄河九曲十八弯”。初春的黄河,寒气逼人,冷风嗖嗖,宛如一条白练,向天边蜿蜒、伸展......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卷中华大地。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注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对于累计有8名确诊病例和3名疑似病例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何尝不是一场人民战争。州县乡村户,城市农区草原,街道社区小区,全民战“疫”。

2月8日正月十五,央视2020年元宵晚会如期播出,甘肃省抗击疫情的4张图片作为诗朗诵节目的背景登上了舞台。这4张代表甘肃人民抗疫阻击战的照片,均由后俊拍摄于甘南州人民医院和州疾控中心,是他数以万计的全方位拍摄记录甘南州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疫”照里的区区四幅作品。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作为一名摄影人,后俊不顾个人安危,主动请缨参战,被批准进入甘南州新冠肺炎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宣传与舆论应对组,当起了一名摄影工作者。

在保护好自身的同时,后俊主要通过手中的镜头,深入战“疫”一线,为“疫”留照,给自治州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他拍摄了甘肃西藏医护工作者与死神赛跑的英雄故事,描绘了甘南疾控人甘做新冠肺炎白衣侦探的高大形象,更记录下了广大干部群众奋战“疫”线的壮丽群像。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后俊先后为自治州拍摄留存上1.3万幅档案资料照片,与此同时,积极投稿发稿,澎湃、网易、搜狐、中国文艺网、《甘肃日报》、《甘南日报》、甘南广播电视台、中国甘南网等地级以上媒体采用图片和文字报道300多篇幅。甘肃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甘肃日报》社摄影部主任吕亚龙通过他掌握的资料评价说,后俊不是媒体专职记者,但他作为一名摄影家却冒着生命危险进病房拍摄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救治情况,近距离拍摄疾控人采集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样本,还拍摄了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一个人能够拍到这些照片,这在甘肃是唯一,全国也少有。

疫情期间,后俊还通过微信、美篇、抖音等自媒体、社交媒体等平台,及时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报道疫情防控信息,生动讲述各条战线抗击疫情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充分发挥了摄影在记录历史、反映民生、传递正能量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和优势,要体现我们甘肃特别是甘肃西藏一名摄影人的责任与担当。

后俊从1月27日正月初四早上,开始背上三架二十多斤重的相机,拍摄甘南州府合作城区面貌,跟拍州市场监管局检查整治疫情期间合作市城区售假冒伪劣产品、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同时也拍摄了大量超市正常营业、菜市供应充足和口罩销售等照片。

1月28日正月初五,经多方联系协调,后俊进入甘南州人民医院传染科,也就是新冠肺炎救治点拍摄。虽然还未出现确诊病例,但谁也保证不了现有接收的发热和患有传染病的患者会是潜伏期新冠肺炎病毒携带者。医护人员按实战要求,从值守、到护理再到专家组甄别病患,大家一片忙碌。他用长焦、广角多方面拍摄了他们的工作场景。在医院的大门设立的预检分诊处,拍摄了医院医护人员为前来就诊的普通患者、家属及发热人员登记、测量体温和消毒工作场面。在简单吃过午饭后,他又步行到三公里外的州疾控中心拍摄消杀、化验室职工穿戴防护服及化验工作。当日,后俊还拍摄了合作市坚木克尔街道办念钦社区、扎油沟村、扎油新村群众联防联控工作场面以及合作市通钦街道办碌曲路福润家园等小区消毒杀毒工作,还步行到离家五公里之遥的合作北高速路收费站出入口拍摄防控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每日甘肃网宋菲菲老师得知后俊拍了大量疫情防控照片后,主动约稿,于1月30日上午,在《每日甘肃网》以《甘南州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为题,一口气发布图片25张,随后在《新甘肃》转发,在全省引起了较大反响。

“不在现场拍摄,没有为自治州留下文献资料,我会遗憾一辈子。”1月30日下午3点,后俊步行到临乌玛高速合作南口收费站交通检疫点拍摄。为了拍到大场面,反映全貌,爬上了附近的一座山头,拍到了满意的全景。下山后,在寒冬里,公安民警维护秩序、交警疏导车辆、卫生工作人员测温、防疫人员消毒、乡镇干部民兵问话登记等生动而艰难场面被一一收入镜头。一会儿手脚冻麻了,捂会手,跺会脚,继续拍摄,直到取到满意的晚上执勤检测画面为止,不知不觉已到晚上九点,肚子也饿地咕咕叫。趁着月牙儿淡淡的月光,步行回家,已经是晚上十点半,看了微信计步,3.3万步,算了算,已超过了40华里。2月27日凌晨四点半,踩着厚厚的积雪,他又去合作南交通检疫点,拍摄下了风雪交加中引导车辆、测量体温、身份登记等照片,执勤值守者也为后俊不怕艰苦深入卡点采访拍摄的精神所感动,纷纷伸出了大拇指。

面对日益严重的疫情,特别是2月1日甘南州合作地区确诊1例新冠肺炎患者后,后俊依然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拍摄合作地区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由于交通管制,基本上是扛着摄影器材,步行到目的地拍摄,哪怕远在7公里外的乌玛高速公路合作南出入口交通检疫点也是一样。

疫情防控,定点医院和疾控部门是重要区域。后俊查阅相关报道和资料后,甘南州在这两个方面的照片却很少很少,他就下定决心再难再险,也要为白衣天使造像,为白衣侦探留影。新冠肺炎的确诊,必须通过采集患者咽拭子的标本,再进行核酸的检测。这是一项高危的操作,或许一个张嘴动作,就有可能产生大量携带病毒的气溶胶。这里就成为离病毒最近最忙碌的“战场”之一。在协调沟通的过程中,州疾控中心领导被后俊的诚心和执着所打动,要求他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拍摄,但也告诫他要有思想准备,极有可能被感染。

2月11日,甘南州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例(目前在院治疗5例,病情平稳。11日出院1例),疑似病例3例,均为合作市报告,全部在州人民医院隔离治疗。全州累计排查密切接触者257人,当日合作市已解除医学观察9人,其余248人尚在医学观察(合作市215人、卓尼县31人、夏河县2人)。

第二天,后俊躲过媳妇的埋怨和女儿的央求,赶到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区,冒着风险进“雷区”,顶着寒风闯“红区”。在清洁区,穿上防护服后央求他人拍下了他职业生涯中最不帅的一张工作照,然后,独自上电梯走向隔离区。这短短的几十米路程感觉格外遥远。口罩的雾气时不时糊住眼镜镜片,防护服闷得他浑身是汗,但心中的使命感,不断地催促他再多拍一点,再多拍一点。特别是咽拭子采样,只有短短10秒钟的时间,后俊就抢先工作人员进入房间,看光线、找角度,把握动作神态,抢拍最好的画面,由于房间狭小,与当事人只有一两米的距离。两个多小时的拍摄中,拍摄珍贵照片500多幅。又是每日甘肃网选取15幅精品力作倾情发布。妻子女儿和弟弟妹妹们通过新闻报道才知道后面去了危险期拍摄,通过微信视频,对他整整开了一小时的“批斗会”。

【此图为医护人员手机拍摄】

进病房采访拍摄,甘南州很多的媒体人都望而却步,约不到同伴,后俊只有逆行而上。2月24日上午,后俊只身一人来到州医院传染科,正赶上医护人员交接班。她们在防护服上相互书写名字和鼓励的话语,他还特意帮大家在防护服上写下了“甘南、甘南必胜、甘南州人民医院”等藏文字样。在做了一级防护后,后俊进入重度污染区,近距离拍摄了医生查房、护士护理患者的场面,还用相机特意摄录了几段高清视频,全部无偿交给州电视台使用。此前他还三次深入医院拍摄了患者病愈出院的场景,到甘南州首发病例小区拍摄街道社区值守服务和住户们的日常生活。

3月22日,我电话连线千里之外的后俊,他用视频告诉我,他正和他的摄影伙伴们在海拔四千多名的太子山跋涉。他们背着摄影器材,踩着厚厚的积雪,在赶往下一个拍摄点。

3月29日,后俊又赴州府所在地合作市隔离点,拍摄医护人员对湖北来甘南人员、境外回国人员、新冠肺炎治愈复阳人员等重点隔离观察人员健康和生活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4月9日,他去甘南州合作一中、合作藏中拍摄学生开学报到的场景......

后俊说,摄影人也许就是“爱折腾”。抗“疫”中,我的故事虽不多,宛如平常一首歌。但只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不结束,对于这段历史的记录者、留影者,我还将继续逆行拍摄下去,直到疫情过后,春暖花开的那一刻。

他说得很谦虚,我已经非常清楚:于这一场战“疫”,后俊何尝不是一份重要的力量呢?他的镜头,就是他最有力的武器!那么多珍贵的图片,不就是他交给这段历史最好的答卷吗?

最后,他问我,疫情结束后,要不要来甘南州?这一次,轮到我笑了:还用说吗?

本书简介:这是一本全方位展示疫情之下中国人真实状况的书《山河无恙——见证战“疫”的100张面孔》,由湖南作家刘志军(笔名:司马戊)倾力创作,计划写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100个人在抗疫中的故事,或平凡,或感人,都是正能量、真实的。已入围的故事人物包括医护人员曹丽君、李德辉、王裕虎、俞华、彭庆娟、肖扬帆、熊德术,志愿者汪勇、武耀光、史四群,卫源,韩红、陶莎,文艺界人士王跃文、肖毅、后俊,企业界人士王丽萍、李漾波,大米先生武汉团队,武汉居民费飞,张俊哲,患者杨维军、王瑶等。他们的故事,就是中国这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我们应该致敬这一段历史,致敬这一个民族!于是,真实地记录国人在这场战“疫”中的群像,客观地留存这一段珍贵的历史,就成了这本书的初心——只为这个民族留一些珍贵的记忆!

出版策划:湖南读书会

书名题字:胡有德

相关对接:如有素材或人物线索提供或其他事宜,请加微信363928454

延伸悦读:

山河无恙 || 曹丽君:既已许国再难许卿

山河无恙 || 卫源:错过了汶川救援,我不愿错过武汉

山河无恙 || 武耀光:这一次我成了家人的骄傲

山河无恙 || 杨维军:这一次,刻骨铭心

山河无恙 || 俞华:逆行者战疫日记

山河无恙 || 费飞:不被抛弃,决不放弃

山河无恙 || 汪勇:“传奇”的背后

山河无恙 || 熊德术:心中有信仰,人间值得

山河无恙 || 王裕虎:襁褓里的孩子就叫“援鄂”

山河无恙 || 肖毅:战“疫”,我用镜头见证

山河无恙 || 大米先生武汉团队:服务一线,我们在所不辞

山河无恙 || 张俊哲:非常时期的非常经历

山河无恙 || 王跃文:首次写诗的大作家

山河无恙 || 陶莎:一群陌生人,共护一座城

山河无恙 || 肖扬帆:战“疫”,让我成长

山河无恙 || 邓露:身无铠甲亦挥戈

山河无恙 || 李德辉:常德战“疫”的中流砥柱

山河无恙 || 郑能量:请忘记郑能量,记住正能量

山河无恙 || 吴安华:用我的生命托起你的生命

山河无恙 || 华雨辰:不会装卸的播音员不是好老师

山河无恙 || 史四群:我残疾,我有爱,我抗“疫”

山河无恙 || 熊念:80后医学博士,该扛还得扛

山河无恙 || 蔡毅:被“逼”下岗的“猛士”

山河无恙 || 湖南省湘菜产业促进会:心藏大家,才是大家

山河无恙 || 王瑶:内心有阳光,阴霾不会久

山河无恙 || 胡佩:“那双手”被全国人民的爱心治愈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