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动词,“投”这个字很形象。比如,我们投出一个手榴弹,炸死一堆鱼,捞上来高高兴兴回家了。在不少人眼中,一次投资就是干他娘一票。这样的心态让许多怀揣积累财富愿望、迈入投资大门的人,逐渐变成了急性子的红眼赌徒,甚至最终家破人亡。与这种动态行为相比,我的理念是静态的:投资是一种财富配置方式。把自己的财富以各种资产形式合理保存,包括货币、证券、实物等。我以为,基于资产配置的理念下,不需要对短期收益过于较真,也不要对空仓、满仓、半仓过于执着,因为现金也无非就是一个资产品种而已。只不过钱是名义上的一般等价物,当银行账户数字没有减少时,让人感觉它的价值(购买力)没有减少,比较安心罢了。当非现金资产账面上缩水时,诚然会感到不舒服甚至恐慌,但也只是一种心理作用。如果你认识从解放前法币时代过来的老人,可以和他们交流交流,没准他们的认知更加科学。如果认同资产配置的理念,那么我们要对资产的底层属性进行认知。1、锁定货币的资产包括:银行存款、债券、货币基金、分级A,也包括高风险的网贷,也就是所谓的固定收益资产。2、与货币分离的资产包括股票、股票型基金、黄金、数字币、住宅、车位、商办、REITs、各类大宗商品,也包括实物比如私家车、家电家具。为什么要重视与货币的锁定与分离?因为现代社会的货币是信用体系。纸币发行无需成本,仅仅取决于主权国家的意志。然而,几乎所有国家的顶层思路都是统一的:适度通胀有利于发展,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硬上一波“不太适度”的通胀。看看这些例子:我国1992-1995年和2009年印钞增速在30%左右,前苏联解体时印钞增速达到1000%,委内瑞拉10000000%的奇葩数据我们就不看了,因为电视剧还时不时会提一下民国法币按天计算的疯狂贬值。即使不考虑极端风险,回顾我国改革开放至今,每一个十年,货币膨胀也分别达到了800%、800%、600%和400%。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只懂存银行的父辈辛劳一生,到老积蓄却少的可怜的原因。锁定货币的资产,还可以根据主权国家分类,有的国家通胀低、信用高,有的国家反之。这里面也有选择配置和分散持有的思考空间。二、资产分为三类:能带来现金流的、无现金流的、负现金流的。1、能带来现金流的资产:运行良好的企业股权(企业利润)、房产(租金)、债券(利息)等。2、无现金流的资产:黄金、数字币等。巴菲特说过他不喜欢黄金,因为不带来现金流。3、负现金流的资产:除了广为人知的“私家车是负资产”外,其实各类大宗商品如原油、化工产品、黑色金属、农产品等都是负现金流的资产,因为他们有仓储成本、虫蚁损耗、氧化腐蚀损耗。即使可能带来盈利,但利润来源是投机(非贬义),而非投资。在剖析了资产底层属性之后,我们可以制定一些资产配置的框架性原则:1、合理分散,鸡蛋不要全装在一个篮子里,防范黑天鹅。2、必须持有一定数量与货币分离的资产,防范恶性通胀。5,不要裸空,裸空是一种负投资,让自己站在了时间的对立面。6,不要大仓位配置自己不懂的资产,同时多学习、提高认知能力。
十多年来,我最终形成了以价值投资、可转债和固收、套利交易为三军的投资体系阵型。
套利是进攻性强、盈利能力很高的交易方法,巴菲特年轻时用自由资金套利,年化收益率超过50%。我在2019年做特发转债折价套利20天盈利27%,在2020年石油QDII套利30天盈利50%,紫金银行配债套利30天赚14%,文科园林配债套利50天赚20%。上面这些过程,我都在公众号或者论坛上提前写过,可以回溯证实。当机会到来时,套利可以获得暴利,而且是高确定性的,并不是赌。套利交易攻击性强,但需要等待,时机一到,其势如火,是为前军。价值投资的最大优势,是让时间成为朋友。精选优秀上市公司,在时间抹平情绪带来的估值波动之后,不难达到年化20+%的内生增长收益。如果进一步根据估值筛选行业和个股,并保持淡定心态,在熊市低估时逐步加仓,牛市泡沫时逐步卖出,以获得估值修复的超额收益,年化30+%其实也是不难的。另一个优势,是积跬步以至千里,过程不疲惫不操劳,不影响工作。可转债,是股票的一个影子品种,它下有保底,上不封顶。当对应股票大涨时,它可以跟随上涨;当对应股票腰斩甚至膝盖斩巨亏时,它又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债券,至少保证取回面值100元,还加送利息。固收证券比可转债还要稳妥,可以作为熊市中的配置补充,是很好的现金替代品。如果结合利率周期、用好骑乘效应,还能获得超额收益。岁月如梭,不知不觉我在投资之路上已经走过十多年。我越来越深的感受到,以配置理念投资,就能安心持有,不去计较当下盈亏数字的跳动,而能放眼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