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和科学有什么关联?

网友:请问您对量子力学(科学)和哲学的结合怎么看?

天山哲客:

事物是关联的,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主观概念为基础的,人是直线逻辑,本质是立体逻辑,人永远不可能重合本质的立体逻辑,人对本质的认识,是通过主观概念所建立的直线逻辑一条一条的构建类似平行的直线逻辑的立体结构,去贴近本质。

量子力学,目前被认为是科学的前沿,大都数人会认为,人类的进一步认识出于科学,而不出于哲学,这个认识必须要改变。

人类对哲学的认识,如果以人主观概念对事物的直线逻辑去认识,那么所构建的一条又一条的立体结构的直线逻辑,会对认识有一个割裂、独立的区分,这样,量子力学和哲学就可以认为不是一个范畴,就可以追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量子力学是哲学带来的美好想象力所引导的概念方向,在这个方向上建立的直线逻辑,所构建立体逻辑对事物进一步的认识而形成的一个组合确定(就是我们的科学)。如果量子力学试图以所谓的科学方向也就是主观概念方向延伸去进一步认识,将不会有结果,它会和当年的地心学说一样。如果量子力学的突破,人们认识到了哲学的作用,而运用哲学,也就是利用哲学去丰富量子力学的进一步认识,结果也是一样的,这是试图主观概念创造美好想像力去完成对本质的认识。这样理解,会引起很多聪明的人或是学识渊博的人争论,如果说这种争论是无知的,那会让这些人忍无可忍 ,会认为这是以无知对他们这些有知的一种最大的无知。

但是本质就是本质,事实就是事实,无知就是无知,因为量子力学是科学的尖端,它是人的主观概念范畴。哲学是经验之外的东西,也可以认为是主观概念之外的。这需要解释,事物是关联的,便于人的直线逻辑习惯的理解,我们只能把它分开来看,也就是一条一条的直线逻辑去构建类似平行的立体逻辑。

一个是经验范畴,一个智慧范畴,智慧是引领,没有智慧就没有科学,科学不是智慧,是经验。如果人类能够自我创造智慧,也就是说哲学完全是人类自我决定的事物,那么动物沿着主观概念所确立的进化,它一样会有科学,和人相比,只能是低级和高级的问题,也就是说,人类在进步,它也在进步,道理是一样的,人类造出了飞机,那么猴子和人类用了一样长的实践(经验),甚至于它超出了人类的实践,那么它也应该能造出马车来,至少也能养个鸡喂个羊之类的,然而它没有,根本在哪?智慧的来源不一样,而不是自我创造。人的智慧来源就是人有哲学,再贴近地说,人有神的追寻概念。在这不要一提神就让自己变得非常聪明。要区别于宗教,宗教是神的追寻主观概念化的表现,也可以说神出于最高追寻的确定,而不是出于宗教。

这里,不去具体的认识为概念,只概括地去看,哲学是人类获得智慧的表现,谁给的?是人自己给的吗?不是,至少不绝对是。是神给的吗?是。“聪明”人又不干了,还是那句话,无知,无知的人就是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历史告诉我们,现在正在告诉我们,将来还会告诉我们。地球是圆的,“聪明人”的天圆地方,坚持了一千多年,地球围着太阳转,聪明的地心学说要了人的命……不是数不胜数的问题,所有这些认识,绝对伴随着“聪明人”的出现,“聪明人”的表现是主观概念顽固,认为人的智慧是自我绝对存在的,只是说是在实践中确定的,他不会认识到是神给的,所以他无知!

智慧是怎么来的?存在就是智慧,人是存在的结果,也可以认为是智慧的结果。万物的存在就是一个大智慧,不是你想到了智慧,而是给了你智慧,你才去认识,才有了你的实践。人和猴子的不同,是大智慧对存在多样性的结果,可以认为是不同智慧获得的结果。这样说,“聪明人”又会认为,这是人以自我想像对事物拟人化的结果,这又是一个误区,不是你拟人化了存在,是大智慧拟人化了人。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人类从有了文明开始,就一直在追寻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没有坚定,将来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坚定这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坚定了,那人类就会走入一个更高的文明,建立一个更贴近于本质的立体结构逻辑,对事物的认识会是关联的、结构的、深入的,去快速认识,以改变现在这种经验知识直线逻辑去一条一条的建立立体结构逻辑,他会更快进入认识,现在的主观概念基础可以认为,是一种经验和想像力的结合。

科学是经验的一种延伸,经验是智慧带来的,智慧是大智慧带来的,这样说,人们不容易接受,会认为这是人心灵的意念,和科学没有必然联系,甚至会认为不是一个范畴。科学是人类最高智慧体现,智慧是人类思维中的一种意念,也可以说是一种想法,这种认识其实是错误的。事物存在于对立统一,对于对立统一的认识,不能狭义的认为,存在的(事物)对立统一,是对立统一的结果是存在。这个认识很关键,就是说我们认为的科学,它完全出于我们自己的认识,当然现在我们的认识已经有了一个很高的层次,我们认为我们的认识是以自我智慧为根本,在对立统一中认识的的结果,问题在于你的认识就是对立统一的结果,就是说,你认识的根本思维活动,它就是对立统一的结果,谁和你对立,也就是说谁给你的对立,是万物存在的大智慧——神的追寻概念。现在你不要去追究,你是听到,看到,或是知道怎样获得的智慧,它是对立统一的结果,不是一个存在和一个存在的对立,走向统一,是对立走向统一出现了存在,这也是人一直认为自我存在智慧的原因,并且人类永远不会以主观概念为基础的能看到、听到、或知道,智慧是怎样给你的,这就意味着你重要合本质,你重合了大智慧,你就是万物存在的根本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要认为,人总有一天能看到所谓的本质,这是一种试图重合本质的意念,是直线逻辑的最典型的顽固。

这世上没有绝对意义的直线,任何存在都遵循类似圆的运动,人类最高阶段是相对的,不是人们认为的有一天我们会以我们的科学,这条直线走出顽固,而以旁观者来看万物,就像寻找上帝粒子那样去试图脱离万物。人是万物存在的一个结果,也就是大智慧的一个小智慧,永远不可能超越大智慧,只能是最高贴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相对开始什么样,相对结束也是什么样。我们的科学也是一样,它不是直线,它是一个类似圆的运动,可以认为有一个类似回归。这些概念人类会有很长的路去认识,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靠什么认识,靠大智慧和小智慧对立统一,可以认为是一种波在传递,它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人类的哲学。最初那个一切经验之外的美好想像力,在这不要混淆人主观概念对哲学的认识,所谓被确定的哲学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九不是真正的哲学范畴,它属于人类主观概念范畴意念,主观想象,是对存在的主观确定,它是人的主观概念范畴。

关于科学和哲学结合,本身就是结合的产物,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对立统一的结果,它是大智慧和小智慧,在对立统一中的结果,虽然属于主观概念范畴,但主观概念的活动,包括科学,它是运动的结果,谁让运动?当然不是人创造了运动,人是被运动的,运动是大智慧在对立统一中的结果,所以人主观概念的活动,它就是对立统一的结果,不是人自我绝对存在的,也不是人创造了对立统一去运用,是对立统一原则创造了主观概念的活动而运用。

如果试图以科学为最高智慧,创造美好想像力,去进一步延伸科学,这是一种直线逻辑的试图,这是没有认识到科学是智慧的具体,而不是科学创造了智慧,科学是主观概念范畴,智慧是存在的范畴,也可以认为智慧是科学的前提。

不同范畴是人的直线逻辑对于事物的认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关联的,就本提问来说,可以认为是结合的结果。但这个结合,是在对立统一中,不是人决定于结果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的理解很难,人会认为,科学就是人自我决定的,虽然承认是对立统一中的一种具体,但并没有认识到存在的根本,通俗地说就是人的智慧是思维活动的前提,这个前提的根源在于物质存在的泛义对立统一运动,也就是大智慧在对立统一中存在的(人)小智慧。人所建立的主观概念就是智慧的关联,人的主观概念所延伸的思维活动,比如产生的科学想像和认识确定,它同样是对立统一的结果,而非人的自我绝对创造。在这个问题上,人的认识是混淆的,潜意识中有认识,但在主观意识中,人又会顽固地认为完全是自我存在的,也就是智慧完全是属于自我的结果,只是进一步地认为是人自身存在的智慧,对于一切存在的对立统一反映,他不认为智慧是对立统一的结果,而认为是自我智慧去对立统一而体现智慧。解决这个问题很难,多少文字都解决不了,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直到人类坚定了智慧是物质存在的泛义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而非自我绝对客观存在。

人类会逐步贴近本质,建立贴近本质的立体逻辑,这样就会有一个明显的主观概念和美好想像力,相对快速的关联,也可以认为是结合。当然,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坚定智慧的认识,这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不是你想改变,它就改变,它要在漫长的接受过程中形成一个本质的坚定。

对于科学和美好想像力结合,当然是一种美好的前景,但是这个美好前景,必须有对智慧坚定认识的前提,否则就是人的主观直线试图,最终不会有进一步贴近本质认识的结果。在一定距离,它是有结果的,但不会走得太远,就发现方向是错误的。物质存在的运动,运动就有力,有力就有惯性,这种短期内的科学主观延伸,是惯性,而非根本力的运动,到一定程度,它就需要根本力去维持继续。

就目前来看,科学已经走到了主观直线试图的道路上,有一种走到尽头的感觉,这在科学界已经有了潜意识的共识,各学科都走到尽头,无法再有突破。现在所谓的前沿,就是试图各学科所确立的概念,再组合产生新的概念,并没有概念之外的概念的这种突破。在具体中也能看到,就像汽车,无论怎样去创新,它并没有改变本,只是标的变动,没有任何突破性的东西。这是科学的惯性,而非真实的运动。

这样的困局,不要试图以科学创造想像力来解决,这不是智慧的表现,这是人最无知的一面。有一句话,人类早就说过,科学的尽头是哲学(美好想像力),哲学的尽头是神。不要无知地看这句话,它不出于宗教,而出于科学界,并且是很多著名科学家的一个共识,这只是表达的一部分,还有没有表达而认可的或是疑惑的科学家存在。

解决这个困局,找到智慧,建立一个新的方向,才能够走出去,建立新的主观概念,事物是关联的,这并不是说以前的科学是错误的,它是类似圆的运动,只能说科学也必须是类似圆的,不是直线。

人类历史上可以看到,人们是怎样走出科学困境的,地心学说是日心学说的基础,不能绝对的说,地心学说是错,它们是关联的,地心学说建立在星球认识上,而认识了球体围绕着的运动,但这个方向是错的,如果当时以科学创造想像力,它就无法改变这个认识,就跟天圆地方一样,在当时它就是科学,进一步认识,它就是一切经验之外的美好想像力。这个美好想像力不要认为是哪个人的奇思妙想,或是一种绝对实践的结果,它是美好想像力所带来的。

人类目前可以认为又走到了地心学说那样的困境,找到智慧建立新的方向,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在这里不要去重复地心学说那样的无知,认为不要科学,靠“神学”的胡思乱想,不认识大智慧中的小智慧,是无知的,人类没有创造任何的存在,科学是在运用事物存在的特性(智慧)。

事物存在于对立统一中,人们在对立中会逐渐认识到并解决神的追寻概念,在宗教中的主观概念化和本质追寻中的疑惑,找到智慧的通道,人类会进入更高层次的文明。

对这种结合的认识,便于人的主观直线逻辑习惯,还可以直观的在更具体中去看现象。美好想像力,暂且把它认为是波的来源,这种波存在于每一个人,它是一种潜意识,没有经过对立,它不成为存在,人并不知道,它是在对立统一中不断地对立,最后统一到一个点,也就某个人,将它表达出来。起初是广泛地争议,妒忌,顽固,蔑视,几乎是普遍地反对,这就是对立统一原则,没有哪个事物是脱离对立统一而直线存在的,在新的对立中又逐渐走向统一,人们最终将潜意识中的美好想像力统一下来,成为新的主观概念确定。所以说,它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是所有人完成的,因为每个人都存在这种共同意识,就是那个智慧波,哪怕是反对的,它是对立的一面,他也起到了作用,就和汽车运动一样,汽车最要克服的就是阻力,但阻力和动力是关联的,阻力为零,动力也为零,汽车将不会运动。

一个新的概念方向,是整个人类的共同意识,对立统一的结果,概括地说,没有谁重要谁不重要,它是关联的缺一不可的,如果非要追究谁重要谁次要,其实两千多年以前,说出地球是圆的那个人,他就给了答案,神是重要的,人是次要的。他的原话:神是智慧的,人顶多是爱智慧的。你们还有什么可以争智慧的?

就目前科学的具体,可以看到,不论是中国还是世界,科学都已经走到尽头了,而且科学所处的环境还不如当时的地心学说,因为科学成了特定的东西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特定的人去触及科学,和大多数人几乎毫不相干,并且成了他们的专属了,一切他们之外的,都会被蔑视,扣上“民哲”“幼稚”“没有科学依据的潜想”,科学成了唯一真理,并且是他们专属的唯一真理,跟地心学说是一样一样的。在这不要去臆想,是要为民哲说话,或者为自己说话,这是最愚蠢无知的猜疑,真正的科学没有要获得什么,它是追寻,毕哥德拉斯要什么了吗?布鲁诺要什么了吗?伽俐略要什么了吗?他们没有你们想像的所图,就是追寻。

不说大的方面,智慧的根本,就说眼前的现实。这些科学的化身们,和当时地心学说的科学化身们是一样的,抱着个科学惯性当真理,一群读书破万卷远离操作实践,并且蔑视这些实践的人们,在闭门造车,试图以科学繁衍科学,现在看得很清楚,科学在他们手里已无路可走,不要去看西方,他们一样走到了尽头,他们和我们的不同,就是他们开启了工业文明,他们的科学惯性更大一些。

这样说,会引来很多人的反对,会认为这是社会分工的问题,真正的科学不是什么社会分工的问题,它是智慧反映在人类的共同意识的结果,整个人类缺一不可,现在是人类的科学形成了固定模式,是科学的惯性,在惯性中,人们把科学形而上学了。

科学不是一两个人完成的,也不是一群人完成的,它是人类共意识的结果。在具体中的结合应该是广义的结合,在广义中的结合应该是和万物的存在的大智慧泛义的结合,这种大结合、小结合,才有科技,才有真正的科学。有了这个真正的科学,才有科学的惯性,有了科学的惯性,就又要出来一群科学的化身,试图自我创造科学,将科学走到尽头,又没有了科学,因为没有惯性了,没有科学就又有了科学,人的大智慧出小智慧,人类的共同意识又建立新的主观概念方向,新的主观概念方向,又带来新的认识,新的认识又带来新的具体,新的具体就出新的科学。

(0)

相关推荐

  • 借助时间概念透视双重本体论

    在辩证思维中,动与静的对比关系相对容易理解,真正让人难以理解的,是隐藏在运动背后的一个关键概念--时间. 运动是物理现象,之所以相对容易理解,因为那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客观存在的现象,能够被人直观感受到 ...

  • 时间到底存在不存在?

    时间到底存在不存在,如果存在,其本质又是什么? 一切事物的存在是在对立统一中,所以,是相对存在.也就是说,相对他存在,相对你可以不存在,时间这一事物也是一样. 时间是人类主观概念的范畴,确切的说,应该 ...

  • 关于哲学、科学、智慧的思考

    #哲学.科学和智慧三者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要想弄明白"哲学"."科学""智慧"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就要对这三者的概念有一个了解. 先 ...

  • 终极哲学的常识化建构路径

    人类文明,始于自我意识的进化诞生,是从零起点建构人的文明体系.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之所以能封闭哲学的开放性,是因为相对于旧哲学误读了"存在"与"非存在"具有对立统 ...

  • 哲学方法论的终极突破

    因为人类的智识起源于无知,所以从强名曰道的角度,一切概念,在命名这一体系性认知的起点处,便有了假借或假设的先天基因,此后人类才日益整体摆脱狐疑的恐惧. 由此可见,借假求真,于人类知识体系的建构功不可没 ...

  • 专业哲学需要通过本体论创新自证清白——修改版,增幅在50%

    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认为,正因为人类的集体逻辑天花板未破,所以在一致性无法终极自圆其说状态之下,人类文明在进步中同时衍生了种类繁多的专业壁垒待解,是谓充满局限的人类文明,因此透过一切文明局限与人的自圆其 ...

  • 在逃离地球的预见中审视哲学

    能循序渐进地推导出用哲学指导科学帮人类逃离地球,体现着科学对哲学亘古未变的附属性地位.这样定义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既是对哲学概念的终极性正本清源,又是求得人类大同的基本前提,更是在思想即人生的视域内 ...

  • 东西方思维就是阴阳太极

    中国人的思维是整体的,动态的,混沌的:西方人的思维是局部的,静态的,清晰的.这两种思维模式各有优劣,西方思维产生细分科学,注重个体,国家越分越小:东方思维开放包容,注重整体,国家大一统. 当今世界想要 ...

  • 学会主动妥协的必要性

    (续)启发大众普遍学会主动妥协,是我为文的主旨所在--当人皆会主动妥协时,便意味着哲学终极目标的实现,因为那样的社会环境里其实已经再无须任何人做任何无谓的被动妥协了,这恰恰就是人类一直求而不得的无人再 ...

  • 一文读懂:宗教、哲学、科学,的诞生史

    作者:黃爾文 公元2021年5月7日 2文讲解<西方哲学史>系列 (第3章. 宗教.哲学.科学 の 诞生) 释迦摩尼 如果按照一个"发展顺序"来讲的话呢: ❶是人类最初 ...

  • 专题:服务碳中和目标的海洋负排放技术路径与战略思考、哲学与科学丨【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年第3期发...

    2021年第3期   评论 推动海洋碳汇成为实现碳中和的新力量 本刊特约评论员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专题:服务碳中和目标的海洋负排放技术路径与战略思考 编者按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大 ...

  •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 张世英先生晚年主要致力于运用中国哲学的资源,努力克服西方近代以来凸显的哲学偏向,并呼应西方现代哲学中扬弃两分的走向。由此出发,张先生也不断拓展哲学的研究领域,关注美学与哲学、科学与哲学、人格境界等问题

    杨国荣 | 缅怀张世英先生日期:2020年09月18日 00:06:52 作者:本站编辑 张世英(1921-2020)我与张世英先生的学术之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那时,黑格尔依然为学界所重,我自 ...

  • 哲学是什么-----哲学的定义、哲学和科学的关系及中国有无哲学

    哲学是什么-----哲学的定义.哲学和科学的关系及中国有无哲学 若论哲学与科学关系.哲学的未来.中国有无哲学等问题,首先要明确"哲学"是什么,就是哲学的定义,没有定义,这一切就没谈 ...

  • 哲学和科学有什么关系?

    阴阳雨晴2018.3.27发表于<今日头条> 欧洲的哲学和科学 初期是母子关系,中期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现在是并列关系,也可以说没有关系. 有些哲学与科学无关. 首先要明确,除了欧洲以外,其 ...

  • 宗教、哲学、科学的区别

      宗教.哲学.科学的区别 原创奇葩日记2021-06-03 17:07 宗教:先相信,再理解 [原理]通过信仰,寻找答案 [特点]需要机缘开悟. [场景]一个权威的存在,众人的寄托和供奉,修行现世, ...

  • 从哲学走向科学的宇宙学

    网友"基础物理领军者"在"事物认识和测量的三个原理"一文的留言中写到:"我有个女同事这样对我说:"你有钱又怎么样,又不给我花,我老公没多少钱 ...

  • 哲学、科学、宗教

    一.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思想路线.思想方法 不论是自然科还是社会科学.及人的思维科学,都需要哲学提供思想路径和思想方法如,哲学关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以识的原理,为研究物质的物理性的物理学,研究物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