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楷书是行草书的基础?
楷书是行草书的基础,是说楷书在技法上是行草书的基础,所有书体所需要用到的书写技巧基本上通过通过学习楷书就可以掌握。
这个问题,实际上这就涉及到楷书和行草书的关系。
经常我们会看到的一个反驳就是,楷书产生、完善于中国书法书体形成的最末期,而行草书的成熟,是产生于楷书之前,那么有些人就根据这些书体形成的历史事实来下结论:
行草书不应该以楷书作为基础。
确实,如果我们从书法史书体演变的角度来说,楷书的确是最后才成熟的,唐朝时期,狂草艺术是在已经成熟的今草基础上发展的,而楷书到了唐朝才算成熟发展,所以在历史发展的坐标系上,它是位于最后面的。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学习书法呢?是按照书法书体发展的历史顺序来学习,还是按照人们约定俗成的规矩呢?
我认为按照历史学习无可厚非,但对于历史的发展进程而言,他强调的是一种事物渐变发展的过程。既然是渐变发展,那么就是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所以不完善阶段的书法,要不要学习?
就好像我们说,以前古代人住过山洞、吃过生肉,茹毛饮血,我们如果效仿古人,是不是也要这样?
显然不行,而我们按照古代书体发展的顺序来学书法,就跟我们现在突然舍弃舒适的现代生活,去追逐原始生活一样,是不明智的行为。所以,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挑选书法作品,筛选书法的过程,它不是全部照单全收,也不是一点都不涉猎,而是有所选择。
这个选择,既有艺术水平上的考量,也有书法史上的考虑。
所以,在书法学习顺序上,我们完全可以先学习楷书书法,用楷书来为行书草书的学习打下基础之后,再用行草书来反哺行草书。
当然我们也有另外一种思路,那就是先学习篆书、隶书,用篆书隶书来为行草书打下基础。
篆书、隶书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我们行草书的学习做铺垫。但是这里面存在的问题就是,篆书和隶书与行草书的结构差异很大,行草书的结构形体,尤其是行书,是按照楷书的结构来的,所以,在学习上,如果有楷书的基础,实际上再学习草书、行书就很容易了。
而实际上,行草书和楷书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楷书诞生时候,行草书就已经存在了。
草书早期的形态是从隶书脱离演变而成,而楷书也是从隶书发展来的,所以楷书和草书从根源上来说,是属于同一个源流的。
从书法的学习角度来说,楷书和行草书在风格上有某些互补之处,楷书缺乏行草书的灵动,而行草书又没有楷书的端庄,所以这两者在风格上是互补的,楷书如果在保持庄重之时,还有灵动,而行草书如果能在灵动之时,含有庄重,就非常好了。
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楷书确实是行草书的基础。但是从书法学习者的书法学习来说,行草书和楷书的学习应该是互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