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创造世界奇迹!中国第一个即将消失的沙漠,整整花了60年
2020年4月22日,一条惊人的消息传出,让全世界都为之一颤!
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毛乌素沙漠即将从中国的版图上消失!
中国是如何创造这个奇迹?过程究竟有多艰难?背后又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中国再次创造世界奇迹
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历史、960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历史大国”,这样坚实的历史地理基础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平原有效耕地面积相对较少,山地和沙漠占70%以上,只有7%的耕地面积却要养活那样庞大的人口。
从中国全境看,如泛黄纸页一般的沙漠面积很大,可达173万平方公里。中国几乎有上亿的民众都被沙漠问题所困扰,而且沙漠问题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
实际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已经开始了沙漠治理,特别是以干旱区最为集中的西北地区为重点治理对象,西北地区的沙漠面积约占中国沙漠总面积的80%。
在陕西和内蒙古的交界处,出现了中国首个即将被消灭的沙漠,这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工程奇迹。这片沙漠被称为毛乌素沙漠,总面积超过40000平方公里。中国花了60年的时间把这片贫瘠的土地变成了绿洲。
毛乌素沙漠在我国的几大沙漠中“名列前茅”,毛乌素沙漠又被称作鄂尔多斯沙地。毛乌素一词,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坏水”,毛乌素沙漠这一地名则是起源于陕北靖边县海泽滩乡毛乌素村。
进入千禧年以后,毛乌素沙漠已经有超过600万亩的沙地经过防沙和绿化治理。毛乌素沙漠有80%的面积都被改造成了良田或者是种植成森林,水土流失等土地问题已经不复存在了,而且黄河每年的输沙量还减少4亿吨。
在沙漠腹地,榆林还有160万亩新开垦的农田。“沙漠之都”榆林已成为“沙漠绿洲”。2020年4月22日,陕西省林业局宣布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将从陕西省内“消失”。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少不了国家的支持和陕西人民坚持不懈地奋斗。
石光银:不破沙漠不罢休
秦汉时期,毛乌素南部地区曾是匈奴的政治经济中心。草原辽阔,河流清澈,景色宜人,当时这是一片肥沃的牧场。
宋代,毛乌素地区逐渐出现沙漠化。明代中后期,如何给长城去沙,成为了皇帝和官员心中的大事,因为去沙的成本实在太高。
但是如果放弃这项工作,无异于是在给外敌机会,轻松翻越城墙,进入明朝边境,抢劫财物,肆意杀人。
在17世纪,这个问题不再困扰统治者,因为明朝灭亡了,而清朝不需要利用长城来阻挡外敌。清初,神木、榆林、乌审旗仍有茂盛的草原和森林。
尤其是位于府谷县西北部和羊市塔乡之间的千年油松和天然形成的松林,它们顽强地保留了毛乌素最后的繁荣,成为毛乌素“南侵沙漠”百余年的最后见证人和守护人。
1949年,榆林、神木、靖边一带流动沙丘密集分布,毛乌素西北部主要分布固定沙丘和半固定沙丘。
沙漠风沙的入侵对与之相邻的榆林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幸运的是,中国人民从来都不是愿意屈服于自然威慑的懦夫。他们挥舞铁锤,扛着树苗,开始了与沙漠的搏斗。
1959年,治理黄沙的漫漫长路才刚刚开始,而这条路一走就是数十年光阴。
盛夏时节,在沙漠中治沙的人们不得不在50多度的高温下挖坑植树。为了节省时间,他们晚上住在附近的帐篷里。帐篷是用沙筑成的,沙子会时不时地掉下来,使人完全无法睁眼。寒冬来临,治沙的人们日夜守在运河边,只是为了抓住灌溉机会,让幼苗茁壮成长。
此去经年,人们的满头青丝已经变成了白发,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多。但是在毛乌素沙漠的西南边缘,一道辐射范围极广的的绿色屏障正在缓慢竖立,4000多亩重要绿地被开拓出来。
正是这道屏障将沙漠推回了20多公里,让每个人都看到,即使是普通人也能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就这样,他们用几代人的时间将贫瘠的毛乌素沙漠变成了绿洲。
目前,毛乌素沙漠30%都被植物覆盖,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93.24%,也就是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在中国地图上已基本消失。
随着生态的恢复,居民开始有了新的收入来源。他们把沙漠特色旅游、温室养殖、温室蔬菜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甚至在池塘养殖大闸蟹,增加就业,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区域发展。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国家的防沙治沙政策和无数的防沙治沙人士。在无数治沙人士中,石光银是一个特殊的人。石光银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他一生与沙子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
石光银曾经说过,我们几代人都遭受过沙尘暴之苦。如果我们想根除贫穷的根源,我们必须首先解决荒漠化问题。
1984年,国家鼓励个人承包荒沙荒山的政策出台后,石广银与当地政府签订了承包该乡农场3000亩荒沙的合同,成为当时榆林第一个承包治沙的人。
那一年,石光银带领男女老少七家同心协力,在3000亩沙漠沙地上种下了所有的沙柳和杨树。幸运的是,天气晴朗,雨水充沛,树苗成活率达到85%以上,3000亩沙漠沙土成为绿洲。
石广银在带领村民治理荒漠化的过程中,“拆除”了大沙梁,平整了2000多亩水田,打了20多口机井,铺设了地下水管,种植了网架林,配备了抽水机具。此外,还建立了新兴林牧场、肉牛示范牧场、樟子松育苗基地、西湖等等经济实体和旅游景点。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石广银始终坚守这一承诺。他坦率地说,很少有人能坚持治理荒漠化40年或50年,这确实是痛苦的,但它可以给人民带来很多社会和生态效益,那就是值得的。
草方格与沙漠胶水
毛乌素沙漠得以成功被消灭,其功劳除了艰苦奋斗的人民群众还要依靠先进的技术。为了消除存在了数千年的毛乌素沙漠,中国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种植了8个韩国大小的超级绿洲!
那中国究竟是如何在千年沙漠中种植这么多树木的呢?
有人说,在沙漠中简单地种植大量耐旱植物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荒漠化问题,这显然是无知的,因为他们不知道,除了干旱之外,沙漠中更严重的问题是流沙的活动和堆积。
即使种植成千上万的植物,如果不提前解决流沙活动的问题,就算是在极端高温且缺乏水分的情况下,大批量种植的耐旱植物也能存活下去,但是如果被深埋在流沙之下,连氧气都没有了,它们又该如何存在?
因此,治沙的第一个关键问题便是如何固定沙丘,而不是盲目地在沙漠中大量播种植物。
因此,有一种称为“固沙魔术”的草方格结构被创造了出来,这种“魔术”可以起到拦截降雨、水甚至雪并有效提高沙层含水量的作用,草方格的出现意味着中国不仅可以借助这种结构牢牢固定原本随风流动的沙丘,还可以借助草方格拦截水源,草方格是降低沙漠中培育耐旱植物成本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为此,我国专门研制了一种定向打孔固沙车,使草方格生产由原来的人工操作改为机械化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速度。
为什么沙漠治理的困难主要是如何固沙?因为沙子轻飘飘的,只要风一吹,沙子很容易四处飘散,最终导致沙漠范围不断蔓延。
在沙漠治理方面,最有效的固沙手段是在沙漠中植树造林和种植抗旱植物,但即使是抗旱植物,也必须定期提供充足的水分。
但是沙子并无法有效的留住水分。沙漠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那就是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如果天气过于干燥,很可能导致大面积沙漠植物死亡,从而导致以前所有的荒漠化防治工作前功尽弃。
而正在此时,一种名为沙漠胶水的新兴技术成果的诞生,使沙漠化防治工作进入快车道。
沙漠胶水与我们寻常所见的胶水不一样。它能够使让土壤的沙质问题得到改善,促使本松散的流沙凝固在一起如一般的土壤一样,牢牢锁住水分,减少沙漠水分蒸发。
与其他几种改变沙漠土壤质量的方法相比,沙漠胶治沙的成本仅为每亩2000元至3000元,远远低于其他方法。除种植固沙植物外,处理后的沙漠还可以直接用作农田,保障了中国耕地红线的安全。
如今,毛乌素的森林覆盖率已超过30%,植被覆盖率已达到80%,创造了新的景观。因此,有人提出,既然毛乌素沙漠的治理如此成功,为何不一鼓作气将塔克拉玛干沙漠也塑造成另一个西部美景呢?
实际上,塔克拉玛干沙漠与毛乌素沙漠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沙漠类型,塔克拉玛干沙漠属于天然沙漠。
由于地形原因,雨水很难到达塔克拉玛干沙漠,因此这里的降雨量低,蒸发量高。保持足够的植被生长需要人工灌溉,否则只能从地下取水。然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大部分水埋在地下约10-20米,长期开采地下水可能使含水层结构不稳定,容易导致自然灾害的爆发,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巨大负面影响。
在毛乌素沙漠种植树木的方法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也是不可取的。这两种沙漠类型不同。在毛乌素沙漠,只要选择合适的树种,就会成功。然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如果种植大量的植物,即使是耐旱性很强的植物,它们的根也会深入土壤吸收水分,更重要的是,植物的蒸腾作用会使地下水越来越少,土地更加干旱。
虽然无法将毛乌素沙漠的成功治理经验直接移植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治理上,但是我们相信终有一天,中国境内的所有沙漠,都将会被一一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