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古佚书中的阴阳学说
马王堆导引术古佚书中多处出现了阴阳学说。如:
经脉理论:《十一脉灸经》中分别以手足太阳(锯阳)、少阳,阳明,太阳(锯阳),少阴,厥阴等两类脉命名。《脉法》中也提到足少阴,臂太阳,臂少阴等脉。《阴阳脉死候》更将三阳、三阴分别与天气,地气联系起来。
《五十二病方》中提到了泰阳,泰阴两脉名。“痔,等疾病中也有“化”(阴),“牡(阳)等分类。
《养生方》中则有《合阴阳方》。
《十大经·果童》中说:“夫夭有恒翰,地有恒常,合们口常,是以有晦有明,有阴有阳。夫地有山有泽,有黑有.白,有美有亚(恶)。地俗(欲)德(殖)以静,而天正名以作。静作相养、德虐相成(指春生与秋杀),两若(各)有名,相与相成。阴阳备物,化变乃生”。
这里则更加广泛地列举了万物均具有阴旧两性,才会出现变化。
昂书《经法·道法》中说:
“天地之恒常,四时。晦(黑夜)明(白天),生(春夏)杀(秋冬).揉(柔)刚。万民之恒事,男农,女工(即男耕女织)……任能毋过其长。使民之恒度,去私立公,变恒过度·一富密察于万物之所始终,而弗为主。·故能至素至精,悎(浩)弥无刑(形),然后可以为天下正。
这一节从不同角度闸述阴阳学说等基本规律。
帛书《经法·四度》中说:
“日月星辰之期,四时之度,〔动静〕之立(位〕,外内之处,天之V也,高〔下〕不敝(蔽)其刑(形),美亚(恶)不匿其请(情),地之稽也”。又说:
“君臣易立(位),胃(谓)之逆,贤与不宵(肖)并立胃(谓)之乱,动静不时胃(谓)之逆,生杀不当胃(谓)之暴。逆则失本,乱则失职,逆则失天,〔暴〕则失人。失本则口,失职则侵,失天则几(饥),失人则疾。”
本节所引的话,是从不同角度来阐述阴阳变化的学说,
竹简《养生方》说:
“阴.阳九窍十二节俱产(生),而独先死(早衰)何也?”左神则从劳动、精神、饮食、居住、房事等方而来找原因。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又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中医理论认为:在人体消长运动中,如果一方面太过,就会引起另一方面的不足,相反,一方面的不足,也会导致另一方的大过。因为在人体消长中,总要保持相对的平衡,生命运动才能正常的进行,也就是《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戚梢气乃绝”之.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防病治病健身的道理,就是要合理调整阴阳。
阴阳对立的两个方而并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万联系的。用图形来表示,它就象一个“太极图”。阴不离阳,阳不离阴。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阴阳对立的两个方而,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如四季气候中的寒暖变化:“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在正常情况下,这种,“阳阴消长”是处在相对平衡状态之中。人体机能也是一样,假若这种正常的运动形式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引起本身失调,而不能保持“阴阳消长”的相对平携状态,那就属于“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变化范围。
在这种情况下,养生学提出了“养性禀中和”的理论。
这一理论见于权代荀悦撰写的《申鉴俗嫌》,原文是:
“养有性乎,日,养性察中和,守之以生而已……故君子节宜其气,勿使有所雍闭,滞底昏乱百度则生疾。故喜、怒、哀乐、思、虑,必得其中……”。
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十七》说:
“能以中和养其身,其寿极命”。
其实,这一论点,也曾散见于马王堆医书,如竹简《养生方》所说的。
“力事勿使,哀乐勿以(太甚),饮食勿右·…;等等。
此外,也散见于其他著作,如:
《礼记·中庸》说: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素问·上古夭真论》说:
'恬静虚无,真气从之,一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俱·一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也,以其德全而不危也。